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书江专利>正文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82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属于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护坡体和连接板,连接板位于护坡体的一侧,且连接板与护坡体固定连接,护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土层,护坡体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槽孔,槽孔的内侧均设有凹槽抓板,凹槽抓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且缓震弹簧的一端均与护坡体固定连接。该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结构稳定,且通过槽孔和凹槽抓板可使本设备能实时的吸收土壤渗出的水分,并且使土壤内的部分水分可流入到中空的凹槽抓板内部,使本设备可有效的与土壤融为一体,避免护坡结构发生滑落。

A temporary slope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程
,具体是一种施工用临时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交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没有完全竣工的作业区域进行临时的护坡保护,以避免过往行人踩踏,同时增添护坡结构可避免土壤滑坡。然而现有的土壤护坡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无法吸收土壤内部的水分,使土壤内部的水分容易渗入到护坡结构内,使护坡结构因吸收水分而增加自重导致护坡结构滑落,使护坡结构无法对土壤起到可靠的保护,不利于实际使用。因此需要在现有临时护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的护坡结构因无法吸收土壤内部的水分而增加自重导致护坡结构滑落的问题,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通过设置连接软轴、固定线杆、槽孔、凹槽抓板和缓震弹簧,使本装置结构稳定,且通过槽孔和凹槽抓板可使本设备能实时的吸收土壤渗出的水分,并且使土壤内的部分水分可流入到中空的凹槽抓板内部,使本设备可有效的与土壤融为一体,避免护坡结构发生滑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包括护坡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护坡体的一侧,且连接板与护坡体固定连接,所述护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土层,所述护坡体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槽孔,所述槽孔的内侧均设有凹槽抓板,所述凹槽抓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且缓震弹簧的一端均与护坡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软轴和固定线杆,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连接软轴,且连接软轴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线杆均匀分布在连接板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槽孔均呈半圆状,且槽孔面向土层的一端均呈开口状。优选的,所述凹槽抓板的内部均为中空状,且凹槽抓板均呈弧形状。优选的,所述连接软轴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且固定线杆均与连接软轴为贯穿设置,并且固定线杆依次为等距横向排列分布。优选的,所述缓震弹簧的一侧均与凹槽抓板和槽孔的中端处连接。有益效果:(1)该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通过槽孔和凹槽抓板可使本设备能实时的吸收土壤渗出的水分,并且使土壤内的部分水分可流入到中空的凹槽抓板内部,使本设备可有效的与土壤融为一体,避免护坡结构发生滑落。(2)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槽孔均呈半圆状,且由于槽孔面向土层的一端均呈开口状,使本设备在铺向土层表面时,在护坡结构整体压力下压的情况下,可使土壤渗入到槽孔内部,使土壤与槽孔内部区域紧密贴合连接,同时由于凹槽抓板的内部均为中空状,且由于凹槽抓板均呈弧形状,当遇有雨水天气时,土壤内部渗出的雨水可部分灌入到凹槽抓板内,而当凹槽抓板内部积有雨水时,雨水又可顺着凹槽抓板的内壁滑落,使滑落的雨水可进一步湿润土壤,在湿润土壤的同时使土壤的硬度进一步减小,使护坡结构可更好的与土壤融为一体,避免护坡结构滑落。(3)其次,由于固定线杆均与连接软轴为贯穿设置,使本设备在固定线杆和连接软轴的共同支撑下可使本设备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使本设备上端的压力可由缓震弹簧承受,提升了本设备的踩踏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护坡体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4中:1-护坡体;101-槽孔;102-凹槽抓板;103-缓震弹簧;2-连接板;201-连接软轴;202-固定线杆;3-土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包括护坡体1和连接板2,连接板2位于护坡体1的一侧,且连接板2与护坡体1固定连接,护坡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土层3,护坡体1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槽孔101,槽孔101的内侧均设有凹槽抓板102,凹槽抓板10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103,且缓震弹簧103的一端均与护坡体1固定连接,连接板2包括连接软轴201和固定线杆202,连接板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连接软轴201,且连接软轴201均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固定线杆202均匀分布在连接板2的内部。其中,槽孔101均呈半圆状,且槽孔101面向土层3的一端均呈开口状,通过槽孔101使本设备在整体压力下压的情况下,可使土壤渗入到槽孔101内部,使土壤与槽孔101内部区域紧密贴合连接。其中,凹槽抓板102的内部均为中空状,且凹槽抓板102均呈弧形状,通过凹槽抓板102使土壤内部渗出的雨水可部分灌入到凹槽抓板102内,而当凹槽抓板102内部积有雨水时,雨水又可顺着凹槽抓板102的内壁滑落,使滑落的雨水可进一步湿润土壤,在湿润土壤的同时使土壤的硬度进一步减小,使护坡结构可更好的与土壤融为一体,避免护坡结构滑落。其中,连接软轴201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且固定线杆202均与连接软轴201为贯穿设置,并且固定线杆202依次为等距横向排列分布,通过连接软轴201和固定线杆202使本设备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提升了本设备的紧固性。其中,缓震弹簧103的一侧均与凹槽抓板102和槽孔101的中端处连接,通过缓震弹簧103使本设备上端的压力可由缓震弹簧103承受,提升了本设备的踩踏力。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时,将该结构平铺在土壤表层,在护坡结构整体压力下压的情况下,可使土壤渗入到槽孔101内部,使土壤与槽孔101内部区域紧密贴合连接,并且当遇有雨水天气时,土壤内部渗出的雨水可部分灌入到凹槽抓板102内,而当凹槽抓板102内部积有雨水时,雨水又可顺着凹槽抓板102的内壁滑落,使滑落的雨水可进一步湿润土壤,在湿润土壤的同时使土壤的硬度进一步减小,使护坡结构可更好的与土壤融为一体,避免护坡结构滑落,同时通过固定线杆202和连接软轴201的共同支撑下可使本设备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使本设备上端的压力可由缓震弹簧103承受,提升了踩踏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包括护坡体(1)和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位于护坡体(1)的一侧,且连接板(2)与护坡体(1)固定连接,所述护坡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土层(3),所述护坡体(1)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槽孔(101),所述槽孔(101)的内侧均设有凹槽抓板(102),所述凹槽抓板(10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103),且缓震弹簧(103)的一端均与护坡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包括连接软轴(201)和固定线杆(202),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连接软轴(201),且连接软轴(201)均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线杆(202)均匀分布在连接板(2)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用临时护坡结构,包括护坡体(1)和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位于护坡体(1)的一侧,且连接板(2)与护坡体(1)固定连接,所述护坡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土层(3),所述护坡体(1)的内侧均匀分布有槽孔(101),所述槽孔(101)的内侧均设有凹槽抓板(102),所述凹槽抓板(10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缓震弹簧(103),且缓震弹簧(103)的一端均与护坡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包括连接软轴(201)和固定线杆(202),所述连接板(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连接软轴(201),且连接软轴(201)均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线杆(202)均匀分布在连接板(2)的内部。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书江
申请(专利权)人:邹书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