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444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包括与轴同心的外圈(1),外圈(1)内的滚针(2)置于保持架(3)内直接与轴接触,其特征是在外圈(1)内侧一端装有紧固于轴的定位圈(4),定位圈(4)由外圈挡边(6)和装于外圈(1)内侧的内挡圈(5)限定轴向位移,内挡圈(5)装于外圈(1)内侧一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轴向定位的组合式滚针轴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包括与轴同心的外圈,外圈内的滚针置于保持架内直接与轴接触,其专利技术点是在外圈内侧一端装有紧固于轴的定位圈,定位圈由外圈挡边和装于外圈内侧的内挡圈限定轴向位移,内挡圈装于外圈内侧一端。上述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中,所述定位圈第一轴向定位面为定位圈与内挡圈的接触面,第二轴向定位面为定位圈与外圈挡边接触面。上述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中,所述外圈内侧一端为台阶式圆筒状,内挡圈套装于外圈内侧并与台阶式圆筒状相配合,内挡圈与外圈一起旋转,内挡圈一面与定位圈相接触,内挡圈另一面抵住外圈并与保持架相接触,限制滚针轴向位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现有滚针轴承外圈内侧一端加装一定位圈,定位圈位于装于外圈内侧的内挡圈和外圈挡边之间,定位圈紧固于轴并与轴一起转动,这样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具有轴向定位作用,其结构较双壁外圈组合式轴承要简单得多,加工工艺方便,轴承强度高,可靠性好。图中1外圈,2滚针,3保持架,4定位圈,5内挡圈,6外圈挡边。内挡圈5装于外圈1内侧一端,外圈1内侧一端为台阶式圆筒状,内挡圈5套装于外圈1内侧并与台阶式圆筒状相配合,可通过压入配合或其他方法固定在外圈1内,使内挡圈5与外圈1一起旋转。内挡圈5为碗状体,内挡圈5一面与定位圈4相浮动接触,内挡圈5另一面抵住外圈1并与保持架3相浮动接触,限制滚针2轴向位移。定位圈4为圆环状圈,定位圈4与碗状内挡圈5间有足够的径向和轴向间隙,从而能在外圈1及内挡圈5内之间可以自由地相对旋转。外圈1内侧一端的台阶式圆筒状壁较外圈壁要薄一点,这是为了安装碗状内挡圈5,并在安装好内挡圈5后通过弯曲而形成外圈挡边6的结构。但外圈1边的厚度基本一致,因为在外圈1内侧台阶式圆筒状处的厚度应加上碗状内挡边5的厚度,这样使得外圈1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能满足足够的强度要求。组合式滚针轴承的加工工艺采用一般的冲压、车削及磨削成型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包括与轴同心的外圈(1),外圈(1)内的滚针(2)置于保持架(3)内直接与轴接触,其特征是在外圈(1)内侧一端装有紧固于轴的定位圈(4),定位圈(4)由外圈挡边(6)和装于外圈(1)内侧的内挡圈(5)限定轴向位移,内挡圈(5)装于外圈(1)内侧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其特征是定位圈(4)第一轴向定位面为定位圈(4)与内挡圈(5)的接触面,第二轴向定位面为定位圈(4)与外圈挡边(6)接触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其特征是外圈(1)内侧一端为台阶式圆筒状,内挡圈(5)套装于外圈(1)内侧并与台阶式圆筒状相配合,内挡圈(5)与外圈(1)一起旋转,内挡圈(5)一面与定位圈(4)相接触,内挡圈(5)另一面抵住外圈(1)并与保持架(3)相接触,限制滚针(2)轴向位移。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轴向定位的组合式滚针轴承。一种具有轴向定位的单壁外圈组合式滚针轴承,包括与轴同心的外圈(1),外圈内的滚针(2)置于保持架(3)内直接与轴接触,其专利技术点是在外圈内侧一端装有紧固于轴的定位圈(4),定位圈由外圈挡边(6)和装于外圈内侧的内挡圈(5)限定轴向位移,内挡圈装于外圈内侧一端。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方便,轴承强度高,可靠性好。文档编号F16C19/22GK2573753SQ0226698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长根 申请人: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安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