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装置及带有该夹持装置的桁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27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31
一种夹持装置及带有该夹持装置的桁架,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卡装结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卡装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末端,且两个卡装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卡装结构向外突出或者向内凹陷,即所述卡装结构嵌入或者包裹所述夹持物。快速的完成抓取定位动作,夹持住待搬运物件,提高效率。

The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truss with the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持装置及带有该夹持装置的桁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桁架抓取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带有该夹持装置的桁架。
技术介绍
将桁架机器人引入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智能铸造成形工厂,满足3D打印设备生产出的大负载砂芯的搬运、清理、浸涂等工艺流程,结合实际工况,确定桁架机器人夹持装置须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足够大的抓取行程、优良的密封性以及高质量的重复定位精度。实际运行过程中,桁架机器人相对的两个加持部,是两个相对的刚性臂,需要将桁架机器人夹持部位与砂型相对应的位置对齐,然后使得桁架机器人嵌入砂型对应位置,从而完成夹持动作,虽然桁架机器人精度较高,但是加持部与砂型对应位置对齐定位会花费较长时间,因为只要有大概5毫米左右的误差,就无法对齐嵌入,使得抓取失败,就需要移动位置,然后重新定位,如此重复,使得定位抓取就花费很长时间,极大地影响了自动化产线的运转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及带有该夹持装置的桁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快速的完成抓取定位动作,夹持住待搬运物件,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夹持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夹持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卡装结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卡装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末端,且两个卡装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卡装结构向外突出或者向内凹陷,即所述卡装结构嵌入或者包裹所述夹持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夹持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卡装结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卡装结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末端,且两个卡装结构相对设置,所述卡装结构向外突出或者向内凹陷,即所述卡装结构嵌入或者包裹所述夹持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结构外表面为弧形,即向外突出或者向内凹陷的弧形;最佳的,所述卡装结构为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卡装结构一端向所述第二夹持部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卡装结构一端向所述第一夹持部方向弯折;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和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一螺杆的一端和第二螺杆的一端啮合,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且带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所述第一螺杆外侧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夹持部一端设置有相匹配的内螺纹,即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外侧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夹持部一端设置有相匹配的内螺纹,即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轴承固定在外壳围成的空间中,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外壳,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滑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涛杨光明王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