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25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包括丝锥、拉杆、挡板和冲击块,丝锥和挡板分别安装在拉杆的两端,冲击块上设置有通孔,冲击块通过通孔与拉杆滑接、且通过挡板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端的丝锥旋转攻丝进入衬套内,从而与衬套螺旋连接,然后拉动拉杆或者用手握住冲击块冲击挡板,即可在炉体的外侧将衬套取出,极大的减少了密封件和衬套取出的时间(通常可以控制在五分钟内),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拆开炉体带来对炉体结构的破坏。

A Disassembly Device for Thermocouple Seal Bushing of Ki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
本技术属于窑炉
,具体为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窑炉的热电偶密封件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内部的密封件由于配合间隙小,经氧化、生锈、热胀冷缩导致变形等等一些原因,导致更换密封衬套时很难取出来,尤其是采用多个密封圈14和密封衬套7(参见图2)密封的情况,无法从炉体的外部将其取出。通常,如果要取出密封圈14和密封衬套7,必须要将炉体内的发热体、石墨箱全部拆出来再利用小圆棒从炉体内将衬套敲出来,导致从将其取出到再恢复好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存在耗费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包括丝锥、拉杆、挡板和冲击块,所述丝锥和挡板分别安装在所述拉杆的两端,所述冲击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冲击块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拉杆滑接、且通过所述挡板限位。进一步的,在所述冲击块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冲击块的中部位置向中心凹陷形成一可用手握持的环形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与所述拉杆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一可用手握住、以使拉杆相对密封衬套保持竖直的把手。进一步的,所述丝锥的丝锥头的外径比所述密封衬套的内径小0.5mm-1.0mm。进一步的,还包括螺栓组件,所述拉杆与所述丝锥连接的端部设置有沉孔,所述拉杆上沿其沉孔的径向贯穿有拉杆通孔,所述丝锥上设置有丝锥通孔,所述拉杆和丝锥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贯穿所述丝锥通孔、拉杆通孔而相互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套筒和螺栓组件,所述连接套筒的两端径向设置有套筒通孔,所述丝锥与所述拉杆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丝锥与拉杆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可插接在所述连接套筒内,且均通过所述螺栓组件而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与所述丝锥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带内螺纹的沉孔,所述丝锥与所述拉杆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可与所述沉孔螺旋连接的外螺纹。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连接套筒,所述丝锥的刀柄部设置有限位外凸缘,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内设有卡住所述限位外凸缘的限位内凸缘,所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拉杆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一端的丝锥旋转攻丝进入衬套内,从而与衬套螺旋连接,然后拉动拉杆或者用手握住冲击块冲击挡板,即可在炉体的外侧将衬套取出,极大的减少了密封件和衬套取出的时间(通常可以控制在五分钟内),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拆开炉体带来对炉体结构的破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拉杆和丝锥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公开的拉杆和丝锥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公开的拉杆和丝锥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公开的拉杆和丝锥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丝锥;2、拉杆;3、挡板;4、冲击块;5、通孔;6、环形凹槽;7、密封衬套;8、把手;9、连接套筒;10、螺栓组件;11、套筒通孔;12、连接孔;13、沉孔;14、密封圈;15、拉杆通孔;16、丝锥通孔;17、限位外凸缘;18、限位内凸缘;19、锥柄;20、丝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包括丝锥1、拉杆2、挡板3和冲击块4,丝锥1和挡板3分别安装在拉杆2的两端。其中,冲击块4上设置有通孔5,冲击块4通过通孔5与拉杆2滑接、且通过挡板3限位,使用时,将丝锥1螺旋挤入密封衬套7,待丝锥1的丝锥牙嵌入密封衬套7后(在拉杆2的下端或者丝锥1上设置有攻丝扳手夹持施力的两个平行面),用手握住冲击块4冲击挡板3,进而将密封衬套7带出来,接着可取出密封圈14,最后反向旋转密封衬套7,即完成一个密封衬套7的取出工作。同时,为了便于手持,以更好的施力,在冲击块4的轴线方向上,冲击块4的中部位置向中心凹陷形成一可用手握持的环形凹槽6,使用时,手握在环形凹槽6上。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与拉杆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一可用手握住、以使拉杆2相对密封衬套7保持竖直的把手8,使用时,一只手握住把手8,使拉杆2相对把手8竖直,另一只手握住冲击块4,从而更加复合人机工程学的作业习惯。在本实施例中,丝锥1的丝锥头的外径比密封衬套7的内径小0.5mm-1.0mm,从而,在保证固接密封衬套7的同时,减少了攻丝的深度和难度。为了更好的利用现有丝锥1,方便丝锥1在其它场合的重复利用,同时,为了利用丝锥1上的方形锥柄19,从而能配合现有的丝锥扳手更合理地旋入密封衬套7中,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螺栓组件10,拉杆2与丝锥1连接的端部设置有沉孔13,拉杆2上沿其沉孔13的径向贯穿钻设有拉杆通孔15,丝锥1上设置有丝锥通孔16,拉杆2和丝锥1通过螺栓组件10贯穿丝锥通孔16、拉杆通孔15而相互连接,其连接原理与实施例二相同,但是可以减少一个连接套筒9的使用,螺栓组件10也可以用销钉连接替代。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丝锥1和拉杆2采用分体式设计方式,其中,还包括连接套筒9和螺栓组件10,连接套筒9的两端径向设置有套筒通孔11,丝锥1与拉杆2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孔12,丝锥1与拉杆2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可插接在连接套筒9内,且均通过螺栓组件10连接,只需要在丝锥1的丝锥杆20上钻设连接孔12即可,丝锥1可重复利用,互换性好。实施例三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丝锥1和拉杆2采用分体式设计方式,拉杆2与丝锥1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带内螺纹的沉孔13,丝锥1与拉杆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可与沉孔13螺旋连接的外螺纹,只需要在丝锥1上车一段用于连接的外螺纹即可,丝锥1通过旋入和旋出沉孔13,从而实现与拉杆2的装配和分离。实施例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丝锥1和拉杆2采用分体式设计方式,还包括一连接套筒9,丝锥1的刀柄部设置有限位外凸缘17,连接套筒9的一端内设有限位内凸缘18,通过限位内凸缘18卡住限位外凸缘17从而达到连接,连接套筒9的另一端内设有内螺纹,拉杆2的端部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从而,丝锥1的末端通过连接套筒9卡接限位。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锥(1)、拉杆(2)、挡板(3)和冲击块(4),所述丝锥(1)和挡板(3)分别安装在所述拉杆(2)的两端,所述冲击块(4)上设置有通孔(5),所述冲击块(4)通过所述通孔(5)与所述拉杆(2)滑接、且通过所述挡板(3)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锥(1)、拉杆(2)、挡板(3)和冲击块(4),所述丝锥(1)和挡板(3)分别安装在所述拉杆(2)的两端,所述冲击块(4)上设置有通孔(5),所述冲击块(4)通过所述通孔(5)与所述拉杆(2)滑接、且通过所述挡板(3)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冲击块(4)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冲击块(4)的中部位置向中心凹陷形成一可用手握持的环形凹槽(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与所述拉杆(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一可用手握住、以使拉杆(2)相对密封衬套(7)保持竖直的把手(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锥(1)的丝锥头的外径比所述密封衬套(7)的内径小0.5mm-1.0m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用于窑炉热电偶密封衬套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组件(10),所述拉杆(2)与所述丝锥(1)连接的端部设置有沉孔(13),所述拉杆(2)上沿其沉孔(13)的径向贯穿有拉杆通孔(15),所述丝锥(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山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精工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