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东寅专利>正文

陶瓷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93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外筒体、内筒体、第一限位环片、第二限位环片和轴杆构成的内外筒体可相互转动的陶瓷轴承,为了实现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将内筒体(20)置于外筒体(10)轴线的贯穿容置孔(15)内,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间有间隙,在内筒体(20)的轴线的贯穿轴孔(25)内穿有轴杆(40),并在内外筒体(20、10)的两端面分别嵌有有一定间隙的第一限位环片(30)和第二限位环片(35)。(*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相互转动的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的种类很多,有轴向式的、径向式的、滚珠式或滚柱式等,但多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如1999年7月2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US5927859”,它是由内、外圈和滚动元件组成,内外圈除了作相对转动外,在内外圈间还设有数根有间隙的金属柱体,结构复杂,成本高。为了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耐腐蚀性,减少成本,近年来有许多用陶瓷作成的轴承,如1993年1月6日公开的专利号为“91103977”的“工程陶瓷制成滚柱的轴承”,它采用的是由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和复合陶瓷滚柱构成,无滚柱保持架轴承内圈构造是内圈外径周边上设置若干R型腔沟槽,R型腔内放置陶瓷滚柱,滚柱与轴承内圈同步回转,滚柱自转。此轴承虽然确保了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解决了耐磨性、耐腐蚀性的问题,但由于采用在若干R型腔沟槽内放置陶瓷滚柱,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陶瓷轴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轴承,主要由外筒体、内筒体、第一限位环片、第二限位环片和轴杆组成,所述的外筒体的轴线上有一贯穿的容置孔,内筒体容置于外筒体的容置孔内,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内外筒体作相对转动,两筒体之间有间隙;所述的内筒体的轴线上有一贯穿的轴孔,轴孔内穿有轴杆;所述的内外筒体的两端面分别嵌有第一限位环片和第二限位环片,其中第一、二限位环片的内侧与内外筒体的相对端面间分别有间隙。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在外筒体内侧套有带轴杆的内筒体且在两侧分别嵌有限位环片,不但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拆装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元件组装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棱形元件组装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2、3中,轴承的外筒体10和内筒体20均为陶瓷材料。所述的外筒体10的轴线上有一贯穿的容置孔15,外筒体10内侧的容置孔15套有一内筒体20,外筒体10中的容置孔15断面为圆形,也可为棱形;所述的内筒体20的形状与外筒体10内侧的容置孔15形状相匹配,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作相对转动,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的内侧的容置孔15间有间隙;为使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间保持顺畅的转动,该间隙在0.005mm~0.05mm之间,最优方案为间隙在0.002mm~0.02mm;所述的内筒体20的轴线上有一贯穿的轴孔25,轴孔25的形状可为任何形状,轴孔25内穿有轴杆40。此外,在内筒体20和外筒体10的两端分别嵌有第一限位环片30、第二限位环片35,其中第一限位环片30和第二限位环片35的内侧分别与内外筒体20、10构成端面间有一定的间隙。实施例1将陶瓷材料制成的内筒体20安装在陶瓷材料的外筒体10的内侧圆形的容置孔15内,在内筒体20的轴线上的轴孔25中穿进轴杆40后,分别在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的两端上分别装上第一限位环片30和第二限位环片35,内筒体20和外筒体10间的间隙为0.002mm~0.02mm,而第一限位环片30和第二限位环片35与内外筒体20、10构成端面保持的间隙在0.002mm~0.02mm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轴承,主要由外筒体(10)、内筒体(20)、第一限位环片(30)、第二限位环片(35)和轴杆(40)组成,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10)的轴线上有一贯穿的容置孔(15),内筒体(20)置于外筒体(10)的容置孔(15)内,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间有间隙,所述的内筒体(20)的轴线上有一贯穿的轴孔(25),轴孔(25)内穿有轴杆(40);所述的内、外筒体(20、10)的两端面分别嵌有一定间隙的第一限位环片(30)和第二限位环片(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由陶瓷材料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内侧的容置孔(15)间的间隙为0.005mm~0.05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10)的内侧的容置孔(15)形状为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10)的内侧的容置孔(15)形状为棱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由外筒体、内筒体、第一限位环片、第二限位环片和轴杆构成的内外筒体可相互转动的陶瓷轴承,为了实现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本技术采用了将内筒体(20)置于外筒体(10)轴线的贯穿容置孔(15)内,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间有间隙,在内筒体(20)的轴线的贯穿轴孔(25)内穿有轴杆(40),并在内外筒体(20、10)的两端面分别嵌有有一定间隙的第一限位环片(30)和第二限位环片(35)。文档编号F16C33/02GK2731167SQ200420096150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赵东寅 申请人:赵东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轴承,主要由外筒体(10)、内筒体(20)、第一限位环片(30)、第二限位环片(35)和轴杆(40)组成,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相对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10)的轴线上有一贯穿的容置孔(15),内筒体(20)置于外筒体(10)的容置孔(15)内,内筒体(20)与外筒体(10)间有间隙,所述的内筒体(20)的轴线上有一贯穿的轴孔(25),轴孔(25)内穿有轴杆(40);所述的内、外筒体(20、10)的两端面分别嵌有一定间隙的第一限位环片(30)和第二限位环片(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寅
申请(专利权)人:赵东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