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轴的结合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29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以确实消除外装轴和内装轴的压按部位之间旋转方向的间隙的旋转轴结合结构,具有非圆形断面孔部的外装轴、和带有嵌合在该外装轴非圆形断面的孔部可以轴向滑动并且可以传递转矩的轴部的内装轴、以及夹装在这两轴的嵌合部并使上述内装轴轴部的一部分和上述外装轴非圆形断面的孔部的一部分压接的弹性体,作为上述弹性体,采用了给上述内装轴力偶并使上述内装轴相对于上述外装轴向一旋转方向压接的弹性体(板弹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作为汽车的转向轴被采用的旋转轴的结合构造。作为旋转轴结合构造的一例,如实开平2-7179号公报所示,它由带有非圆形断面的孔部的外装轴、和带有嵌合在该外装轴非圆形断面的孔部可以轴向滑动并且可以传递转矩的轴部的内装轴以及夹装在这两轴的嵌合部并将上述内装轴轴部的一部分压接在上述外装轴非圆形断面孔部的一部分上的弹性体所组成。在上述公报所示的旋转轴的结合构造中,采用了在内装轴外周形成的两平面中的一面的约靠中央处配置了弹性体,在另一面上,内装轴轴部的一部分被压接到外装轴的非圆形断面的孔部上的一部分的结构。在这种结合构造中,如果外装轴和内装轴的压接部位的面精度很好的话,能使外装轴和内装轴的压接部得到很好的面接触,在此部位就不会产生旋转方向的间隙,但是如果外装轴和内装轴的压接部中一部分有微小的凸部的话,弹性体的压力在该凸部被挡住时,外装轴和内装轴的压接部位就得不到良好的面接触,在该部位会产生旋转方向的间隙。另外,在上述现有的结合构造中,采用由在内装轴外周形成的两平面的一面约靠中央处装配的弹性体,在两平面的另一面上将内装轴轴部的一部分压接到外装轴的非圆形断面的孔部的一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轴的结合构造,它备有:具有非圆形断面孔部的外装轴;具有可轴向滑动且可传递转矩地嵌合在外装轴的非圆形断面孔部的轴部的内装轴;夹装在这两轴的嵌合部并将所述内装轴的轴部的一部分压接在所述外装轴的非圆形断面的孔部的一部分上的弹性体;其特征是作为所述弹性体,采用了对所述内装轴作用力偶并使所述内装轴相对于所述外装轴向一旋转方向压接的弹性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野茂市川淳铃木敏孝铃木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