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968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驱动电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包括驱动器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驱动器组件包括驱动器外壳和电源线,所述驱动器外壳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的一侧,所述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水进行降温冷却,然后降温后的水流通过所述出水管流入所述冷却管,此时所述冷却管中的水通过所述连接管流向另外一根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水从最右侧的所述冷却管中流出,并通过所述回流管重新流入所述水箱中,形成水循环,相比较现有的散热方法,新型的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能够有效的对驱动电源进行散热,避免驱动电源内部热量聚集,对电源形成有效保护。

A Dual-color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Driving Power Supply for 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
本技术属于驱动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LED灯以节能、环保等优点正逐渐替代白炽灯,由于LED灯无法直接与市电连接,其需要一个将输入的市电进行转化的驱动电源。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目前市场上的驱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热量,现有技术中的散热装置大多在驱动电源的外壳设置散热片,从而进行散热,还有的设置风机向散热片进行吹风,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较差,使得内部热量集聚,从而大大减少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较差,使得内部热量集聚,从而大大减少电源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包括驱动器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驱动器组件包括驱动器外壳和电源线,所述驱动器外壳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的一侧,所述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连接管、散热板、水箱、冷却器外壳、出水管、半导体制片、回水管、冷却管和水泵,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外壳,所述散热板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的上方,所述冷却器外壳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外壳,所述冷却器外壳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的上方,所述冷却管贯穿于所述散热板,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水管和连接管,所述水泵、半导体制片和水箱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却器外壳,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冷却器外壳的内部,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所述半导体制片连通于所述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回水管连通于所述冷却管,所述半导体制片和所述水泵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散热板之间等距分布。优选的,每个所述散热板中有两个所述冷却管,两个所述冷却管之间为上下分布。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设置为U形,且多个所述冷却管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冷却管的上端,所述回水管固定连接于另外一个所述冷却管的上端。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片设置为管状,所述半导体制片的进水端连通于所述水箱,所述半导体制片的出水端连通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方开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通过设置所述连接管和冷却管来实现对驱动电源进行快速冷却的,在使用时,驱动电源内部的热量通过所述驱动器外壳传递到所述散热板中,然后所述水泵开始运转,将所述水箱中的水抽出,然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水进行降温冷却,然后降温后的水流通过所述出水管流入所述冷却管,此时所述冷却管中的水通过所述连接管流向另外一根所述冷却管,所述冷却水从最右侧的所述冷却管中流出,并通过所述回流管重新流入所述水箱中,形成水循环,相比较现有的散热方法,新型的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能够有效的对驱动电源进行散热,避免驱动电源内部热量聚集,对电源形成有效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冷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器组件、11-驱动器外壳、12-电源线、2-冷却组件、21-连接管、22-散热板、23-水箱、24-冷却器外壳、25-出水管、26-半导体制冷片、27-回水管、28-冷却管、29-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包括驱动器组件1和冷却组件2,驱动器组件1包括驱动器外壳11和电源线12,驱动器外壳11固定连接于电源线12,电源线12位于驱动器外壳11的一侧,电源线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冷却组件2包括连接管21、散热板22、水箱23、冷却器外壳24、出水管25、半导体制片26、回水管27、冷却管28和水泵29,散热板22固定连接于驱动器外壳11,散热板22位于驱动器外壳11的上方,冷却器外壳24固定连接于驱动器外壳11,冷却器外壳24位于驱动器外壳11的上方,冷却管28贯穿于散热板22,冷却管28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出水管25和连接管21,水泵29、半导体制片26和水箱23均固定连接于冷却器外壳24,水泵29位于冷却器外壳24的内部,出水管25固定连接于水泵29的输出端,半导体制片26连通于水箱23,水箱23通过回水管27连通于冷却管28,半导体制片26和水泵29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接管21进行水循环的,在冷却水到达冷却管28中后,冷却水带走散热板22中的热量,冷却管28中的冷却水从的上端通过连接管21流入相邻冷却管28的下端,冷却水从另外一个冷却管28的下端通过另外一个连接管21相邻冷却管28的上端,从而形成冷却水的循环流动,带走每个散热板22中的热量。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接管21和冷却管28来实现对驱动电源进行快速冷却的,在驱动电源使用时,产生的热量通过驱动器外壳11传导至散热板22中,此时启动水泵29和半导体制片26,水箱23中的冷水从半导体制片26的进水端流入半导体制冷片26中,半导体制冷片26通电后温度降低,将冷却水进行降温,然后冷却水从半导体制片26的出水端流入水泵29中,水泵29将冷却水从出水管25流入最左侧的冷却管28中,在冷却水到达冷却管28中后,冷却水带走散热板22中的热量,冷却管28中的冷却水从的上端通过连接管21流入相邻冷却管28的下端,冷却水从另外一个冷却管28的下端通过另外一个连接管21相邻冷却管28的上端,从而形成冷却水的循环流动,带走每个散热板22中的热量,在经过循环后,冷却水从最右侧的冷却管28流入回水管27中,并重新回到水箱23中,形成水循环,相比较现有的散热方法,新型的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能够有效的对驱动电源进行散热,避免驱动电源内部热量聚集,对电源形成有效保护。进一步的,散热板22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散热板22之间等距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散热板22进行导热的,在驱动电源使用时,产生的热量通过驱动器外壳11传导至散热板22中,散热板22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散热板22之间等距分布,在有空气流通时,增加散热板22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形成自然散热。进一步的,每个散热板22中有两个冷却管28,两个冷却管28之间为上下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冷却管28进行冷却的,每个散热板22中有两个冷却管28,两个冷却管28之间为上下分布,在冷却水到达冷却管28中后,冷却水带走散热板22中的热量,进一步的,连接管21设置为U形,且多个冷却管28之间通过连接管(21)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接管21进行水循环的,在冷却水到达冷却管28中后,冷却水带走散热板22中的热量,冷却管28中的冷却水从的上端通过连接管21流入相邻冷却管28的下端,冷却水从另外一个冷却管28的下端通过另外一个连接管21相邻冷却管28的上端,从而形成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组件(1)和冷却组件(2),所述驱动器组件(1)包括驱动器外壳(11)和电源线(12),所述驱动器外壳(11)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源线(12),所述电源线(12)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的一侧,所述电源线(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冷却组件(2)包括连接管(21)、散热板(22)、水箱(23)、冷却器外壳(24)、出水管(25)、半导体制片(26)、回水管(27)、冷却管(28)和水泵(29),所述散热板(22)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所述散热板(22)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的上方,所述冷却器外壳(24)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所述冷却器外壳(24)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的上方,所述冷却管(28)贯穿于所述散热板(22),所述冷却管(28)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水管(25)和连接管(21),所述水泵(29)、半导体制片(26)和水箱(23)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却器外壳(24),所述水泵(29)位于所述冷却器外壳(24)的内部,所述出水管(25)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泵(29)的输出端,所述半导体制片(26)连通于所述水箱(23),所述水箱(23)通过所述回水管(27)连通于所述冷却管(28),所述半导体制片(26)和所述水泵(29)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双色耐高温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组件(1)和冷却组件(2),所述驱动器组件(1)包括驱动器外壳(11)和电源线(12),所述驱动器外壳(11)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源线(12),所述电源线(12)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的一侧,所述电源线(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冷却组件(2)包括连接管(21)、散热板(22)、水箱(23)、冷却器外壳(24)、出水管(25)、半导体制片(26)、回水管(27)、冷却管(28)和水泵(29),所述散热板(22)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所述散热板(22)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的上方,所述冷却器外壳(24)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所述冷却器外壳(24)位于所述驱动器外壳(11)的上方,所述冷却管(28)贯穿于所述散热板(22),所述冷却管(28)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出水管(25)和连接管(21),所述水泵(29)、半导体制片(26)和水箱(23)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冷却器外壳(24),所述水泵(29)位于所述冷却器外壳(24)的内部,所述出水管(25)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泵(29)的输出端,所述半导体制片(26)连通于所述水箱(23),所述水箱(23)通过所述回水管(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杰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