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912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包括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安装于节温器壳体上,所述节温器壳体内部的节温器本体设置有推杆,所述节温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通孔,所述壳体通孔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推杆与所述固定螺栓位置相对;所述固定螺栓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螺栓通孔;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包括:贯穿所述螺栓通孔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拉杆的下端伸出所述节温器壳体之外,所述拉杆与所述节温器壳体密封连接。当节温器故障失效引发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且发动机紧急作业不能停机更换时,可通过此手动控制装置开启节温器,从而保证发动机能正常运行。

Manual control device of thermost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零部件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节温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元件,是控制冷却液流向的阀门。传统的节温器总成主要是由节温器壳体和内部的节温器本体构成,可以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流量,也就是通常发动机所述的大小冷却循环,以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目前使用的节温器主要是蜡式节温器,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感应体里的石蜡呈固体状态,此时节温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冷却液完全不进入散热器,进行小循环。当温度升高达到节温器开启设定值时,感应体里的石蜡逐渐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大,产生推力,使节温器阀门开启,冷却液开始进入散热器进行冷却散热,开始进行大循环。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的节温器开启小循环时的结构示意图。节温器本体1装在节温器壳体2内,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阀门12与阀座17紧密接触,处于关闭状态,此时通过P口进入的冷却液,经过节温器直接进入小循环腔T2,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小循环。如果温度升高到节温器开启设定值时,石蜡感应体11内的石蜡开始液化膨胀,作用在推杆13上,产生向下的推力,打开阀门12,同时经连接板16拉动弹簧座15,弹簧14压缩,随着水温升高,阀门12继续向下开启直到与止动板4接触(止动板4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于节温器壳体2上的壳体通孔21内),此时阀门完全开启,即如图2所示,通过P口进入的冷却液,经过节温器进入大循环腔T1,发动机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水温降低到节温器开启设定值以下时,石蜡固化,弹簧14回位,带动阀门12关闭。节温器长时间使用,可能会由于阀门卡滞或石蜡泄露等原因,导致节温器阀门开度不足或无法开启,发动机会出现过热的现象,严重时还会烧坏发动机。所以要求节温器故障时尽快停机更换,以免造成事故。但如果发动机紧急作业使用时,节温器故障,若发动机停机更换可能会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手动开启节温器的大小循环,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包括: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安装于节温器壳体上,所述节温器壳体内部的节温器本体设置有推杆,所述节温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通孔,所述壳体通孔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推杆与所述固定螺栓位置相对;所述固定螺栓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螺栓通孔;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包括:贯穿所述螺栓通孔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拉杆的下端伸出所述节温器壳体之外,所述拉杆与所述节温器壳体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推杆与所述拉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推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拉杆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推杆通过上部销轴连接,所述推杆上设有推杆槽,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伸入所述推杆槽内,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推杆上对应设有销轴孔,分别为:连接杆上端销轴孔和推杆销轴孔,所述连接杆上端销轴孔和所述推杆销轴孔内设有所述上部销轴。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拉杆通过下部销轴连接,所述拉杆上设有拉杆槽,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伸入所述拉杆槽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拉杆上对应设有销轴孔,分别为:连接杆下端销轴孔和拉杆销轴孔,所述连接杆下端销轴孔和所述拉杆销轴孔内设有下部销轴,所述连接杆下端销轴孔为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长形孔。优选地,所述拉杆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位于所述节温器壳体外部。优选地,所述拉杆上还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抵靠于所述调整螺母底部。优选地,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节温器壳体外部的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包括连接头、导套、指示牌和与所述指示牌配合使用的杆形的指示件,所述连接头和所述导套分别套设于所述拉杆上,所述连接头和所述导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壳体通孔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指示件固定于所述拉杆上,所述指示件沿所述拉杆的径向设置,所述指示牌固定于所述导套上,所述调整螺母抵靠于所述导套的下端。优选地,所述指示牌上设有指示孔,所述指示件位于所述指示孔内,所述指示孔为长形的孔,所述指示孔沿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和所述导套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拉杆上的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设有至少一片。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导套相对的一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连接头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压板和所述密封圈均套设于所述拉杆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拉杆与推杆连接在一起,且拉杆伸出节温器壳体,使得拉动拉杆即可拉动推杆,推杆带动阀门向下运动,直至阀门与止动板相接触,完全打开大循环,冷却液进行大循环。当节温器故障失效引发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且发动机紧急作业不能停机更换时,可通过此手动控制装置开启节温器,从而保证发动机能正常运行。由于连接杆下端销轴孔为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长形孔,长形孔的长度大于等于阀门的行程,节温器正常工作时,连接杆的下端可在拉杆槽中移动,使得连接杆下端销轴孔的长度、拉杆槽的深度均满足阀门的行程,以确保当节温器自动开启大小循环时,推杆产生的推拉力不会通过连接杆作用在拉杆上,延长了节温器的使用寿命。由于拉杆伸出节温器壳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调整螺母和锁紧螺母,拧动调整螺母,即可拉动拉杆,进而带动阀门移动,以开启大循环,锁紧螺母固定调整螺母的位置,防止调整螺母松动。由于指示装置包括连接头、导套、指示牌和与指示牌配合使用的杆形的指示件,连接头和导套分别套设于拉杆上,连接头和导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头与壳体通孔螺纹连接,指示件固定于拉杆上,指示件沿拉杆的径向设置,指示牌固定于导套上;使得拉动拉杆时,拉杆带动指示件移动,指示件通过指示牌显示出拉杆的移动距离,进而显示出阀门的开度,以控制节温器的开启大小。由于连接头和导套之间设有若干调整垫片;调整调整垫片的数量,即可调节指示件的位置,以使节温器在初始安装状态,指示件指示在“全闭”、“自动”位置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节温器开启小循环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节温器开启大循环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的使用状态全剖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节温器本体;11-石蜡感应体;12-阀门;13-推杆;131-推杆槽;132-推杆销轴孔;14-弹簧;15-弹簧座;16-连接板;17-阀座;18-手动控制装置;1801-销轴;1802-销轴;181-连接杆;1811-连接杆上端销轴孔;1812-连接杆下端销轴孔;182-拉杆;1821-拉杆槽;1822-拉杆销轴孔;184-垫片;185-指示装置;1851-连接头;1852-调整垫片;1853-导套;1854-螺栓;1855-指示销;1856-十字螺钉;1857-指示牌;1858-指示孔;186-调整螺母;187-锁紧螺母;188-压板;189-O型密封圈;2-节温器壳体;21-壳体通孔;3-固定螺栓;31-螺栓通孔;4-止动板;T1-大循环腔;T2-小循环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安装于节温器壳体上,所述节温器壳体内部的节温器本体设置有推杆,所述节温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通孔,所述壳体通孔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推杆与所述固定螺栓位置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螺栓通孔;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包括:贯穿所述螺栓通孔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拉杆的下端伸出所述节温器壳体之外,所述拉杆与所述节温器壳体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安装于节温器壳体上,所述节温器壳体内部的节温器本体设置有推杆,所述节温器壳体上设置有壳体通孔,所述壳体通孔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推杆与所述固定螺栓位置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螺栓通孔;所述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包括:贯穿所述螺栓通孔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与所述推杆的下端连接,所述拉杆的下端伸出所述节温器壳体之外,所述拉杆与所述节温器壳体密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与所述拉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推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拉杆同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推杆通过上部销轴连接,所述推杆上设有推杆槽,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伸入所述推杆槽内,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推杆上对应设有销轴孔,分别为:连接杆上端销轴孔和推杆销轴孔,所述连接杆上端销轴孔和所述推杆销轴孔内设有所述上部销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温器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拉杆通过下部销轴连接,所述拉杆上设有拉杆槽,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伸入所述拉杆槽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拉杆上对应设有销轴孔,分别为:连接杆下端销轴孔和拉杆销轴孔,所述连接杆下端销轴孔和所述拉杆销轴孔内设有下部销轴,所述连接杆下端销轴孔为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纪涛王峰刘琨然王增英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