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张紧机构及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89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张紧机构及传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对同步带的张紧力进行调节的机构稳定性差、调节不均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张紧机构,设置于同步带所围成的空间内;包括:固定座;张紧轮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其中,支撑组件可转动地或可滑动地安装于固定座,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分别与同步带相抵,且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关于支撑组件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张紧机构能够对两个同步带轮之间的两段同步带进行同步张紧调节,从而在调节过程中不会造成同步带轮的转动;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张紧机构不依赖于弹性件(如扭簧)来提供张紧力,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张紧效果。

A Tension Mechanism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张紧机构及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传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张紧机构及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同步带和同步带轮广泛应用在传动装置中,由于同步带在运转一定时间后会产生松弛,因此,需要对同步带进行张紧以保证正常运转。现有技术中对同步带进行张紧的调节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采用扭簧自动张紧;通常情况下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张紧轮,张紧轮与其中一侧同步带贴合,在扭簧的弹性力下,使张紧轮与同步带紧贴,并始终使同步带保持绷紧状态;这种调节方式不能控制张力的大小,所调节的张紧程度取决于扭簧的弹性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扭簧的弹力会不断降低,从而不能提供良好的张紧效果,另外,随着同步带的传动(尤其是在遇到震动时),扭簧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影响了张紧效果;因此,上述的张紧效果及可靠性均比较低下。(2)采用调节螺钉进行调节;通常情况下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滑块,滑块上具有张紧轮,张紧轮与其中一侧同步带贴合,并能够随滑块同步滑动,通过调节螺钉来调节滑块(张紧轮)的位置,以此实现对同步带的张紧力进行调节;但是这种调节只能对单侧的同步带进行调节,同时调节过程中会使从动轮产生一定角度的偏差,因此,调节完毕后需要进行原点校正工作,以消除调节过程中所带来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对同步带进行双侧调节的张紧机构及传动装置。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张紧机构,设置于同步带所围成的空间内;该张紧机构包括:固定座;张紧轮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地或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分别与所述同步带相抵,且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关于所述支撑组件相对设置;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张紧轮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或滑动。作为示例,所述支撑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转动件螺接;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转动件螺接;其中,所述第一张紧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张紧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作为示例,所述转动件为蜗轮,其相背离的两个端面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所述第一滑动件为柱状结构,其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螺柱螺接的螺纹孔,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滑动件为柱状结构,其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螺柱螺接的螺纹孔,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张紧轮。作为示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其中,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用于驱动所述蜗轮转动。作为示例,所述固定座内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固定座的外壁;所述第二滑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固定座的外壁;所述转动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孔内,所述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孔内。作为示例,所述固定座内还具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蜗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作为示例,所述固定座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作为示例,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中心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分别安装于所述转杆的两端。作为示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转杆和所述固定座。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固定架、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其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张紧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张紧机构能够对两个同步带轮之间的两段同步带进行同步张紧调节,从而在调节过程中不会造成同步带轮的转动;另外,本技术的张紧机构不依赖于弹性件(如扭簧)来提供张紧力,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张紧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张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张紧机构的第一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张紧机构的第二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张紧机构的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传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张紧机构;101-第一座体;1011-第一容置腔;1012-第二容置腔;1013-第一滑孔;1014-第二滑孔;102-第二座体;103-第一张紧轮;104-第二张紧轮;105-转动件;1051-第一螺柱;1052-第二螺柱;106-第一滑动件;107-第二滑动件;108-蜗杆;109-轴承;110-转杆;111-固定座;112-紧定螺钉;200-固定架;201-主动轮;202-从动轮;203-同步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张紧机构,该张紧机构包括:固定座、张紧轮组件和调节组件;其中,张紧轮组件包括支撑组件、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安装于支撑组件上;其中,支撑组件可转动地或可滑动地安装于固定座,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分别与同步带相抵,且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关于支撑组件相对设置;调节组件用于驱动张紧轮组件相对于固定座转动或滑动。其中,通过调节组件可以使支撑组件相对于固定座滑动或移动,由于张紧机构位于同步带所围成的空间内,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分别与同步带相抵,且关于支撑组件相对设置;因此,当支撑组件被转动或滑动时,可同时调节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与同步带之间的抵紧力大小,在调节过程中不会驱使从动轮(和主动轮)转动。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清楚的表示出张紧机构100的内部结构,在图1中未示出第二座体),在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固定座(第一座体101和第二座体102)。支撑组件包括:转动件105、第一滑动件106和第二滑动件107。转动件105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座;第一滑动件106可滑动地安装于固定座,且与转动件105螺接;第二滑动件107可滑动地安装于固定座,且与转动件105螺接;其中,第一张紧轮103安装于第一滑动件106,第二张紧轮104安装于第二滑动件107,转动件105转动时,第一滑动件106与第二滑动件107相互靠近或远离。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05构造为蜗轮,其相背离的两个端面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螺柱1051和第二螺柱1052(其中,第一螺柱1051和第二螺柱1052的旋向相反);第一滑动件106为柱状结构,其一端具有与第一螺柱1051螺接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另一端安装有第一张紧轮103;第二滑动件107为柱状结构,其一端具有与第二螺柱1052螺接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另一端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张紧机构,设置于同步带所围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张紧轮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地或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分别与所述同步带相抵,且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关于所述支撑组件相对设置;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张紧轮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或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张紧机构,设置于同步带所围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张紧轮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地或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分别与所述同步带相抵,且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二张紧轮关于所述支撑组件相对设置;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张紧轮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或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转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第一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转动件螺接;第二滑动件,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且与所述转动件螺接;其中,所述第一张紧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二张紧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相互靠近或远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蜗轮,其相背离的两个端面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所述第一滑动件为柱状结构,其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螺柱螺接的螺纹孔,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二滑动件为柱状结构,其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螺柱螺接的螺纹孔,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张紧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蜗杆;所述蜗杆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其中,所述蜗杆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朝鹏张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