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街天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2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街天桥,包括:桥体、扶梯、柔性薄膜发电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桥体,跨接道路两边。所述扶梯连接于所述桥体的两端。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至少设置于所述桥体。所述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天桥,与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收集、转换成所述送风装置所需用电。所述过街天桥,在不与电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独立供电。

Foot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街天桥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街天桥。
技术介绍
城市内过街天桥为造型美观及方便雨水排放,多设置波浪线或曲面圆弧形顶棚。顶棚与桥面形成半封闭的空间,空气不易流通,天桥内异常闷热。我国个别的城市过街天桥设有电扇,以加快天桥空间的空气流通。目前,城市过街天桥的风扇,多靠市政电网供电,需从路政变电箱引出电线到天桥风扇。这种天桥线路冗长、繁杂,铺设耗时费工。同时,这种天桥的供电线路长期暴露于室外,风吹日晒,线路易老化,引发触电事故。怎样才能使装设风扇的过街天桥更节能、环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过街天桥浪费电力资源的问题,提供一种过街天桥。一种过街天桥,包括:桥体、扶梯、柔性薄膜发电装置和送风装置。所述桥体用于跨接道路两边。所述扶梯连接于所述桥体的两端。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至少设置于所述桥体。所述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桥体,与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桥体还包括桥面和扶栏。所述扶栏设置于所述桥面的两侧边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街天桥还包括顶棚。所述顶棚通过支撑体搭设于所述桥体和所述扶梯的上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包括:柔性薄膜光伏组件、控制装置、汇流装置和电流转换装置。所述柔性薄膜光伏组件铺设于所述桥体或所述扶梯。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桥体上。所述控制装置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汇流装置设置于所述桥体上,所述汇流装置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桥体上。所述电流转换装置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汇流装置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转换装置的电能输出端与所述送风装置的电能输入端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还包括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设置于所述桥体上。所述储能装置与所述汇流装置并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的电能输出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薄膜光伏组件包括:柔性太阳能面板和集电盒。所述柔性太阳能面板覆盖于所述顶棚远离所述桥体的表面。所述集电盒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柔性太阳能面板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集电盒的电能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的电能输入端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太阳能面板还铺设于所述桥面、所述扶栏或所述扶梯的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棚为弧形,所述柔性薄膜光伏组件沿所述顶棚的长度方向排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顶棚与所述桥面之间,且位于所述顶棚的两侧边缘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与所述桥体的通行方向垂直。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过街天桥,通过设置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收集、转换成电力设备用电。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连接,利用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工作,加快所述天桥空间的空气流动。由此,所述过街天桥实现独立供电。所述过街天桥因为无需与电网连接,仅需独立铺设供电线路,所以更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过街天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薄膜发电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薄膜发电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薄膜光伏组件的排布图。标号说明:过街天桥10桥体20桥面210扶栏220扶梯30阶梯310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柔性薄膜光伏组件410柔性太阳能面板411集电盒412控制装置420汇流装置430电流转换装置440储能装置450直流线路460交流线路470送风装置50顶棚6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电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见图1,一种过街天桥10,包括:桥体20、扶梯30、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和送风装置50。所述桥体20用于跨接道路两边。所述扶梯30连接于所述桥体20的两端。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至少设置于所述桥体20。所述送风装置5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与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电连接。所述过街天桥10的结构形式不限,只要能跨接道路两边,使穿越道路的行人和道路上的车辆实现完全的分离通行即可。所述过街天桥10结构形式的包括:悬挂式结构、承托式结构或混合式结构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街天桥10的结构形式为承托式结构,所述过街天桥10将承重的桥梁直接架设在桥墩上,供行人行走的桥面210铺设在桥梁之上,而扶栏220仅仅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并不承重。所述过街天桥10的封闭形式不限,只要能实现所述天桥的跨接功能即可。所述过街天桥10可以为露天式、封闭式、半封闭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街天桥10为半封闭式,既能保证良好的通透性,又能在恶劣环境中遮风挡雨,保证通行的安全。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可以设置于所述桥体20或所述扶梯30。所述送风装置50的形式不限,只要能促使所述过街天桥10内的空气流动,降低所述过街天桥10空间内的温度即可。所述送风装置50可以为风扇、空调、鼓风机或吹风机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50为风扇,因为风扇的价格便宜,结构简单,重量较轻。通过设置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收集、转换成电力设备用电。通过设置所述送风装置50,促使所述过街天桥10内的空气流动,降低所述过街天桥10空间内的温度。将所述送风装置50与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连接,在不与电网连接的情况下,实现所述过街天桥10的独立供电。所述过街天桥10的供电线路仅在天桥铺设,电线铺设较短,节约资源。所述桥体20还包括桥面210和扶栏220。所述扶栏220设置于所述桥面210的两侧边缘。所述桥面210的材料不限,只要能保证桥面210的平整性和通行性即可。所述桥面210的材料可以为钢板、水泥或防滑橡胶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桥面210采用防滑橡胶,增大道路的摩擦系数,更加安全。所述扶栏220的形式不限,只要能保护行人即可。所述扶栏220可以为钢结构式,也可以是钢结构与钢板结合式,还可以是钢结构与钢化玻璃结合式。所述扶梯30的形式不限,只要能连通地面和所述桥面210即可。所述扶梯30可以为步行梯、自动扶梯或垂直升降电梯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梯30为步行梯。所述阶梯310的材料不限,只要能保证所述阶梯310表面的平整性和通行性即可。所述阶梯310面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街天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体(20),用于跨接道路两边,所述桥体(20)还包括:桥面(210)和扶栏(220),所述扶栏(220)设置于所述桥面(210)的两侧边缘;扶梯(30),连接于所述桥体(20)的两端;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至少设置于所述桥体(20);送风装置(5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与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电连接;顶棚(60),通过支撑体搭设于所述桥体(20)和所述扶梯(30)的上方;其中,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包括:柔性薄膜光伏组件(410),铺设于所述桥体(20)或所述扶梯(30);控制装置(42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上,所述控制装置(420)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柔性薄膜光伏组件(410)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汇流装置(43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上,所述汇流装置(430)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装置(420)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电流转换装置(44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上,所述电流转换装置(440)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汇流装置(430)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转换装置(440)的电能输出端与所述送风装置(50)的电能输入端电连接;储能装置(45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上,所述储能装置(450)与所述汇流装置(430)并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420)的电能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街天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体(20),用于跨接道路两边,所述桥体(20)还包括:桥面(210)和扶栏(220),所述扶栏(220)设置于所述桥面(210)的两侧边缘;扶梯(30),连接于所述桥体(20)的两端;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至少设置于所述桥体(20);送风装置(5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与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电连接;顶棚(60),通过支撑体搭设于所述桥体(20)和所述扶梯(30)的上方;其中,所述柔性薄膜发电装置(40)包括:柔性薄膜光伏组件(410),铺设于所述桥体(20)或所述扶梯(30);控制装置(42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上,所述控制装置(420)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柔性薄膜光伏组件(410)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汇流装置(43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上,所述汇流装置(430)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装置(420)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电流转换装置(440),设置于所述桥体(20)上,所述电流转换装置(440)的电能输入端与所述汇流装置(430)的电能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流转换装置(440)的电能输出端与所述送风装置(50)的电能输入端电连接;储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