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68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整经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连接有导纱机构,导纱机构包括托板、穿线盘、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托板的一端与支撑架垂直连接,托板的后侧面连接有穿线盘,穿线盘上开设有穿线孔,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设置在托板上,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分别位于穿线孔的两侧,第一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一压纱盘,第二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二压纱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分别位于穿线孔的两侧,走纱路径呈现S形,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之间的纱线互不干扰,纱线分明,且纱线包裹导线柱部分多,再通过压纱盘压住纱线,不会在出现纱线上下跳动的情况。

A yarn guide mechanism of warp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
本技术涉及整经机
,具体涉及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
技术介绍
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纱线卷绕在经轴之前,需要导纱机构将纱线整理分条,采用现有的导纱机构,纱线在快速输送的过程中,纱线容易相互交叉缠绕,互相干扰,需要人工分离,对于特种纱,如高弹性的金银线很容易出现跳纱的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解决现有纱线容易相互交叉缠绕和跳纱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包括托板、穿线盘、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所述托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垂直连接,所述托板的后侧面连接有穿线盘,所述穿线盘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分别位于所述穿线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一压纱盘,所述第二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二压纱盘。进一步的,所述托板上设有旋转片,所述旋转片与托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纱柱固定在旋转片上。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托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的螺栓。进一步的,所述穿线盘由透明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穿线盘的中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分别位于穿线孔的两侧,走纱路径呈现S形,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之间的纱线互不干扰,纱线分明,且纱线包裹导线柱部分多,再通过压纱盘压住纱线,不会在出现纱线上下跳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整经机导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支撑架;2、托板;3、穿线盘;31、穿线孔;4、第一压纱柱;41、第一压纱盘;5、第二导线柱;51、第二压纱盘;6、旋转片;7、销轴;8、凹槽;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分别位于穿线孔的两侧,走纱路径呈现S形,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之间的纱线互不干扰,纱线分明,且纱线包裹导线柱部分多,再通过压纱盘压住纱线,不会出现纱线上下跳动的情况。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包括托板2、穿线盘3、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所述托板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垂直连接,所述托板2的后侧面连接有穿线盘3,所述穿线盘3上开设有穿线孔31,所述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设置在所述托板2上,所述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5分别位于所述穿线孔31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一压纱盘41,所述第二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二压纱盘51。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支撑架1可以固定在地上,导纱机构与支撑架1连接,纱线从穿线盘3的穿线孔31穿出,然后从第一导线柱的后方绕到第一导线柱的前方,然后纱线绕到第二导线柱5的后方,再从第二导线柱5的后方绕到第二导线柱5前方,纱线的绕线路径呈“S”形,然后纱线绕到经轴上。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分别位于穿线孔31的两侧,走纱路径呈现S形,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5之间的纱线互不干扰,纱线分明,且纱线包裹导线柱部分多,再通过压纱盘压住纱线,不会在出现纱线上下跳动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托板2上设有旋转片6,所述旋转片6与托板2通过销轴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纱柱固定在旋转片6上。从上述描述可知,转动旋转片6,第二导线柱5随之旋转改变位置,使得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5之间的距离改变,进而可以调整纱线从穿线孔31出来到第二导线柱5前方出来的走纱长度,增大走纱长度可以提高纱线的张力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托板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8,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凹槽8内,所述托板2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的螺栓9。从上述描述可知,旋松螺栓9可以将托板2和支撑柱分开,进而可以改变托板2在支撑柱上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穿线盘3由透明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31位于所述穿线盘3的中心。实施例1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包括托板2、穿线盘3、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所述托板2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垂直连接,所述托板2的后侧面连接有穿线盘3,所述穿线盘3上开设有穿线孔31,所述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设置在所述托板2上,所述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5分别位于所述穿线孔31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一压纱盘41,所述第二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二压纱盘51。所述托板2上设有旋转片6,所述旋转片6与托板2通过销轴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纱柱固定在旋转片6上。所述托板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8,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凹槽8内,所述托板2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的螺栓9。所述穿线盘3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穿线孔31位于所述穿线盘3的中心。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整经机导纱机构,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分别位于穿线孔的两侧,走纱路径呈现S形,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之间的纱线互不干扰,纱线分明,且纱线包裹导线柱部分多,再通过压纱盘压住纱线,不会在出现纱线上下跳动的情况。转动旋转片,第二导线柱随之旋转改变位置,使得第一导线柱和第二导线柱之间的距离改变,进而可以调整纱线从穿线孔出来到第二导线柱前方出来的走纱长度,增大走纱长度可以提高纱线的张力稳定性。旋松螺栓可以将托板和支撑柱分开,进而可以改变托板在支撑柱上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包括托板、穿线盘、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所述托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垂直连接,所述托板的后侧面连接有穿线盘,所述穿线盘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分别位于所述穿线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一压纱盘,所述第二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二压纱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经机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包括托板、穿线盘、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所述托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垂直连接,所述托板的后侧面连接有穿线盘,所述穿线盘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一导纱柱和第二导纱柱分别位于所述穿线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一压纱盘,所述第二导纱柱上套设有第二压纱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经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贤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乐市欣美针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