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压敏粘合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81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面压敏粘合带,其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并且优选还具有优异的耐油性。双面压敏粘合带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为1.5以上,并且得到所述局部最大值的温度为‑30℃~0℃。

Double-side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压敏粘合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面压敏粘合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各种性能的复杂化的趋势,需要移动设备中采用的各种构成构件的各种性能的复杂化。在移动设备中,有时采用双面压敏粘合带来接合壳体等。近年来,还需要双面压敏粘合带的各种性能的复杂化。移动设备根据其使用形式有坠落危险。因此,需要具有高耐冲击性的移动设备。有时将冲击吸收构件设置在移动设备的壳体外部,以改善移动设备的耐冲击性。然而,在这样的形式中,移动设备的尺寸可能增大或者其设计性可能受损。鉴于前述,期望对会设置在移动设备内的双面压敏粘合带赋予优异的耐冲击性。最近报道了具有耐冲击性的双面压敏粘合片(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5-120876)。该双面压敏粘合片包括由发泡体制成的基材作为必要组分以表现耐冲击性。然而,当将发泡体延伸到一定程度以上、或者对其施加力时,发泡体会破裂,从而变成更小面积或变薄。结果,存在以下问题:发泡体的气泡部分占据该片和被粘物之间的大部分的粘合部分,从而使它们之间的粘合性降低。另外,移动设备通常会在徒手持续与其接触的状态下使用。因此,当连续使用移动设备时,存在如下风险:皮脂迁移到其壳体,渗透到设置在移动设备内的双面压敏粘合带中,从而使双面压敏粘合带溶胀。鉴于前述,期望对会设置在移动设备内的双面压敏粘合带赋予优异的耐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面压敏粘合带,其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并且优选还具有优异的耐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双面压敏粘合带,其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为1.5以上,并且得到所述局部最大值的温度为-30℃~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厚度为100μm以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多层压敏粘合剂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由压敏粘合剂组合物(C-a)形成的压敏粘合剂层(A),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C-a)包含通过使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丙烯酸系单体作为必要组分的单体组分(M-a)聚合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P-a)作为基础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单体组分(M-a)中的含有脂环式结构的丙烯酸系单体的含量为1wt%~30wt%。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3层以上压敏粘合剂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A)形成为除最外层以外的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由压敏粘合剂组合物(C-b)形成的压敏粘合剂层(B),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C-b)包含通过使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要组分的单体组分(M-b)聚合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P-b)作为基础聚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单体组分(M-b)中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为30wt%~90wt%。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包含丙烯酸丁酯。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3层以上压敏粘合剂层,所述压敏粘合剂层(B)形成为最外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并且优选还具有优异的耐油性的新型双面压敏粘合带。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甲基)丙烯酸系((meth)acryl)”是指选自丙烯酸系和甲基丙烯酸系中的至少1种,术语“(甲基)丙烯酸酯”是指选自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至少1种。<<A.双面压敏粘合带>>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为1.5以上,优选为1.6以上,更优选为1.7以上,还更优选为1.8以上,特别优选为1.9以上,最优选为2.0以上。当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落入上述范围内时,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可以表现出优异的耐冲击性。当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偏离上述范围时,双面压敏粘合带不能表现出优异的耐冲击性。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得到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的温度为-30℃至0℃,优选为-30℃至-5℃,更优选为-25℃至-10℃,还更优选为-25℃至-13℃,特别优选为-25℃至-15℃,最优选为-20℃至-18℃。当得到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的温度落入上述范围内时,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可以表现出优异的耐冲击性。当得到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的温度偏离上述范围时,双面压敏粘合带不能表现出优异的耐冲击性。损耗角正切tanδ是表示带的耐冲击性的指标。损耗角正切tanδ的值越高及其范围(region)越大,意味着带在更宽的温度区域中显示更高的阻尼效果。落下冲击的振动频率为约1000Hz,因为在振动频率左右的区域中损耗角正切tanδ越高,可以说该带的耐冲击性越优异。这里,当振动频率为约1,000Hz时,得到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的温度对应为约-30℃至约0℃,优选为-30℃至-5℃,更优选为-25℃至-10℃,还更优选为-25℃至-13℃,特别优选为-25℃至-15℃,最优选为-20℃至-18℃。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上,更优选为120μm以上,还更优选为14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160μm以上,最优选为180μm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厚度的上限优选为500μm以下,更优选为450μm以下,还更优选为40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50μm以下,最优选为300μm以下。当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厚度落入上述范围内时,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可以表现出优异的耐冲击性。当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厚度偏离上述范围时,双面压敏粘合带不能表现出优异的耐冲击性。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1层以上的压敏粘合剂层,优选包含多层压敏粘合剂层。当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多层压敏粘合剂层时,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优选包含3~10层压敏粘合剂层,更优选包含3~8层压敏粘合剂层,还更优选包含3~5层压敏粘合剂层,特别优选包含3或4层压敏粘合剂层,最优选包含3层压敏粘合剂层。当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此类构成时,可以进一步表现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另外,当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3层压敏粘合剂层时,该3层的外侧的2层优选为具有相同组成的压敏粘合剂层。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这样的范围内,除了压敏粘合剂层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还可以包含任意合适的其它层。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优选由多层压敏粘合剂层形成。在该情况下,多层压敏粘合剂层优选为3~10层压敏粘合剂层,更优选为3~8层压敏粘合剂层,还更优选为3~5层压敏粘合剂层,特别优选为3或4层压敏粘合剂层,最优选为3层压敏粘合剂层。另外,当本专利技术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由3层压敏粘合剂层形成时,该3层的外侧的2层优选为具有相同组成的压敏粘合剂层。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双面压敏粘合带的示意性截面图。在图1中,双面压敏粘合带100由3层压敏粘合剂层形成,包括压敏粘合剂层10a、压敏粘合剂层10b和压敏粘合剂层10c。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这样的范围内,任意合适的剥离衬垫可以设置在压敏粘合剂层的表面上,例如用于保护该带直至该带被使用。剥离衬垫的实例包括:通过使如纸或塑料膜等的基材(衬垫基材)的表面经过硅酮处理而得到的剥离衬垫;和通过在如纸或塑料膜等的基材(衬垫基材)的表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压敏粘合带,其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为1.5以上,并且得到所述局部最大值的温度为‑30℃~0℃。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26 JP 2018-0315771.一种双面压敏粘合带,其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为1.5以上,并且得到所述局部最大值的温度为-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其中所述双面压敏粘合带的厚度为100μ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其中所述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多层压敏粘合剂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其中所述双面压敏粘合带包含由压敏粘合剂组合物C-a形成的压敏粘合剂层A,所述压敏粘合剂组合物C-a包含通过使包含含有脂环式结构的丙烯酸系单体作为必要组分的单体组分M-a聚合得到的丙烯酸系聚合物P-a作为基础聚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其中所述单体组分M-a中的含有脂环式结构的丙烯酸系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丹羽理仁木上裕贵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