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180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甲组分:环氧树脂20‑40%、膨胀石墨3‑5%、石墨烯0.1‑0.5%、三氧化钼1‑1.5%、陶瓷纤维7‑17%、磷酸三苯酯1‑3%、偶联剂0.2‑0.7%;乙组分:聚酰胺树脂20‑30%、脂肪胺加成物10‑15%、聚磷酸铵18‑25%、聚磷酸三聚氰胺9‑13%、季戊四醇磷酸酯10‑15%、碳纤维1‑3%。该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能够提高防火涂料性能,提高耐气候老化的性能,提高涂层机械强度和耐水性,改善施工性能,实现一次厚涂,改善与钢材底漆涂层的配伍性能。

Expansive epoxy fire retardant coating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防火涂料主要类别有:①溶剂型丙烯酸涂料;②水性丙烯酸类防火涂料;③溶剂型环氧防火涂料。以上这些主要的原材料是丙烯酸树脂或乳液、双酚A环氧树脂、聚磷酸铵、聚磷酸三聚氰胺、季戊四醇磷酸酯等。而实际情况是:1、水性防火涂料耐水性不好,如果一次性涂层过厚,则容易产生开裂;丙烯酸类防火涂料的附着力不好,耐水性不够优秀,一般也就在168小时,而且由于含有溶剂,溶剂型丙烯酸防火涂料干燥速度慢,不能一次厚涂,当涂层达到1mm时(每遍),干燥时间长达1周;2、一般的环氧树脂防火涂料固体含量不高,耐水性还不够理想,由于含有溶剂,也不能实现一次厚涂;3、较薄的防火涂料涂层不能达到较长的防火时间;4、上述除水性防火涂料以外,其它溶剂型防火涂料由于含有溶剂,所以与防腐底漆的配伍性能不够理想,常常因为溶剂挥发慢而导致底漆被溶胀“咬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防火涂料性能,提高耐气候老化的性能,提高涂层机械强度和耐水性,改善施工性能,实现一次厚涂,改善与钢材底漆涂层的配伍性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甲组分:环氧树脂20-40%、膨胀石墨3-5%、石墨烯0.1-0.5%、三氧化钼1-1.5%、陶瓷纤维7-17%、磷酸三苯酯1-3%、偶联剂0.2-0.7%;乙组分:聚酰胺树脂20-30%、脂肪胺加成物10-15%、聚磷酸铵18-25%、聚磷酸三聚氰胺9-13%、季戊四醇磷酸酯10-15%、碳纤维1-3%。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甲组分、乙组分配比为2.5:1。为了降低体系整体粘度和粘滞阻力,保证涂料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环氧树脂优选为脂环族环氧树脂5-10%、双酚F环氧树脂5-10%及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20%。作为优选,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所述聚磷酸铵为高聚合度聚磷酸铵,n≥1000;所述聚酰胺树脂为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定量石墨烯分散于脂环族环氧树脂中,滴加偶联剂,超声震荡;(2)将定量膨胀石墨、三氧化钼投入到双酚F环氧树脂中,研磨,加入上述步骤(1)浆料,搅拌均匀后加入定量磷酸三苯酯、聚磷酸铵、聚磷酸三聚氰胺及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高速分散,然后降低转速,慢慢加入陶瓷纤维,搅拌均匀,得到甲组分;(3)将定量聚酰胺树脂、脂肪胺加成物置于釜中搅拌均匀,慢慢加入定量聚磷酸铵、聚磷酸三聚氰胺、季戊四醇磷酸酯,然后高速搅拌均匀;(4)将步骤(3)混匀的物料加入捏合机,慢慢加入碳纤维捏合均匀,得到乙组分;(5)将甲组分、乙组分按比例混合,抹涂在钢板上,完成加工。其中,所述脂肪胺加成物采用如下工艺制作而成:将多乙烯多胺100份置于反应釜中,溶于25份乙二醇乙醚中加热到70-120℃,釜接冷凝器回流,慢慢滴加双官能团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10份,反应1小时后滴加叔胺类促进剂(如DMP-30)2份,继续搅拌反应30分钟,抽真空除去乙二醇乙醚,冷却备用。本专利技术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1、针对现在的溶剂型涂料,改为无溶剂型涂料,对环境友好,干燥固化无收缩,实现一次厚涂;2、通过加入复配的固化剂,使防火涂料耐水性大大提高,;3、通过复配脂环族环氧树脂,使防火涂层耐老化性能提高;4、通过物理掺混有机硅材料,提高防火涂料发泡层的强度,增强抵抗火焰的冲击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1)将0.2份石墨烯分散于8.6份脂环族环氧树脂中,滴加0.4份钛酸酯偶联剂,超声震荡;(2)将4.6份膨胀石墨、1.3份三氧化钼投入到9.2份双酚F环氧树脂中,研磨到50μm以下,加入上述步骤(1)浆料,搅拌均匀后加入1.8份磷酸三苯酯、24.1份聚磷酸铵、11.0份聚磷酸三聚氰胺及18.9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高速分散,然后降低转速至300转,慢慢加入14.1份陶瓷纤维,搅拌均匀,得到甲组分;(3)将27.9份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14.3份脂肪胺加成物置于釜中搅拌均匀,慢慢加入24.7份聚磷酸铵、12.0份聚磷酸三聚氰胺、14.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然后高速搅拌均匀;(4)将步骤(3)混匀的物料加入捏合机,慢慢加入2.4份碳纤维捏合均匀,得到乙组分;(5)将甲组分、乙组分按2.5:1混合,用铲刀抹涂在钢板上。其各项性能参数如下:实施例2:(1)将0.4份石墨烯分散于9.1份脂环族环氧树脂中,滴加0.6份钛酸酯偶联剂,超声震荡;(2)将3.9份膨胀石墨、1.2份三氧化钼投入到8.7份双酚F环氧树脂中,研磨到50μm以下,加入上述步骤(1)浆料,搅拌均匀后加入2.6份磷酸三苯酯、23.9份聚磷酸铵、11.5份聚磷酸三聚氰胺及19.2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高速分散,然后降低转速至300转,慢慢加入14.8份陶瓷纤维,搅拌均匀,得到甲组分;(3)将29.5份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13.2份脂肪胺加成物置于釜中搅拌均匀,慢慢加入21.9份聚磷酸铵、12.7份聚磷酸三聚氰胺、14.2份季戊四醇磷酸酯,然后高速搅拌均匀;(4)将步骤(3)混匀的物料加入捏合机,慢慢加入2.9份碳纤维捏合均匀,得到乙组分;(5)将甲组分、乙组分按2.5:1混合,用铲刀抹涂在钢板上。其各项性能参数如下:实施例3:(1)将0.1份石墨烯分散于5份脂环族环氧树脂中,滴加0.2份钛酸酯偶联剂,超声震荡;(2)将3份膨胀石墨、1份三氧化钼投入到5份双酚F环氧树脂中,研磨到50μm以下,加入上述步骤(1)浆料,搅拌均匀后加入1份磷酸三苯酯、20份聚磷酸铵、10份聚磷酸三聚氰胺及10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高速分散,然后降低转速至300转,慢慢加入7份陶瓷纤维,搅拌均匀,得到甲组分;(3)将20份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10份脂肪胺加成物置于釜中搅拌均匀,慢慢加入18份聚磷酸铵、9份聚磷酸三聚氰胺、10份季戊四醇磷酸酯,然后高速搅拌均匀;(4)将步骤(3)混匀的物料加入捏合机,慢慢加入1份碳纤维捏合均匀,得到乙组分;(5)将甲组分、乙组分按2.5:1混合,用铲刀抹涂在钢板上。其各项性能参数如下: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甲组分:环氧树脂20‑40%、膨胀石墨3‑5%、石墨烯0.1‑0.5%、三氧化钼1‑1.5%、陶瓷纤维7‑17%、磷酸三苯酯1‑3%、偶联剂0.2‑0.7%;乙组分:聚酰胺树脂20‑30%、脂肪胺加成物10‑15%、聚磷酸铵18‑25%、聚磷酸三聚氰胺9‑13%、季戊四醇磷酸酯10‑15%、碳纤维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甲组分:环氧树脂20-40%、膨胀石墨3-5%、石墨烯0.1-0.5%、三氧化钼1-1.5%、陶瓷纤维7-17%、磷酸三苯酯1-3%、偶联剂0.2-0.7%;乙组分:聚酰胺树脂20-30%、脂肪胺加成物10-15%、聚磷酸铵18-25%、聚磷酸三聚氰胺9-13%、季戊四醇磷酸酯10-15%、碳纤维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组分、乙组分配比为2.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脂环族环氧树脂5-10%、双酚F环氧树脂5-10%及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2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磷酸铵为高聚合度聚磷酸铵,n≥1000。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膨胀型环氧防火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愚贺海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烯能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