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80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滚筛机包括滚筛,所述滚筛设置在集料斗的上方,滚筛设置在传送机构的出料端,所述滚筛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滚筛包括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所述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相互对接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通过可打开和关闭的第二滚筛,便于对卡嵌在滚筛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清理滚筛内杂物的优点。

A Rolling Screen for Removing Miscellaneous Fly Ash in Lime-fly Ash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
本技术涉及二灰中粉煤灰筛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
技术介绍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目前,粉煤灰由于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与强度,材料就地可取、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等优点,在高等级公路中,常用于粉煤灰和水泥混合作为路面结构层的底基层。由于北京地区周边电厂较少,粉煤灰较缺乏,但是在附近一些山上堆积有上个世纪生产的粉煤灰废料,这些废料重复利用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而且缓解了北京地区粉煤灰缺乏的问题。但是这些粉煤灰里面含有石头和树根或者树枝之类的杂物,如果不进行去除,影响粉煤灰的质量。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筛选粉煤灰时,由于树根、树枝及塑料等杂物很容易卡接在滚筛上,或缠绕在转动轴上,而滚筛的两个端口分别设置有遮挡物,不方便伸入工具对杂物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具有方便清理滚筛内杂物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滚筛机包括滚筛,所述滚筛设置在集料斗的上方,滚筛设置在传送机构的出料端,所述滚筛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滚筛包括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所述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相互对接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粉煤灰物料过滤时,将物料通过传送带传送至滚筛内部,转动滚筛对粉煤灰进行过滤,在粉煤灰过滤完成之后,将第二滚筛从第一滚筛上拆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拆除第二滚筛的缺口处进入滚筛,对卡嵌在滚筛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该技术具有方便清理滚筛内杂物的优点。避免了传统的滚筛过滤完成之后需要对滚筛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存在比较难进入滚筛内的问题,清理难度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滚筛的弧度为第二滚筛的两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滚筛设置为第二滚筛的两倍弧度,将第一滚筛固定在滚筛机上,在进行滚筛内部杂物清理时,拆除弧度较小的第二滚筛,进行杂物的清理,具有拆除和安装比较方便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条形固定块,固定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条形固定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对接的位置,所述固定螺栓铰接在第二滚筛上的条形固定快上,所述第一滚筛上的条形固定块上开设用于容纳固定螺栓的容置槽,所述紧固螺母旋紧在固定螺栓抵紧在条形固定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上的固定块进行对接,然后将固定螺栓旋转至容置槽内,通过紧固螺母旋紧在固定螺栓上,将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固定在一起,使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连接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螺母为蝶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紧固螺母设置为蝶母,在紧固滚筛或者拆卸滚筛时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滚筛和第二滚筛相对接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杂物清理时,不必将第二滚筛完全拆除,只需要拆除一侧即可,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筛包括设置在滚筛两端的固定圈、沿固定圈周向间隔均匀设置多个轴向钢筋、沿轴向钢筋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在轴向钢筋上的环向钢筋和设置在滚筛内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圈连接为一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圈、轴向钢筋、环向钢筋和转动轴连接形成一个稳固的用于过滤粉煤灰的滚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沿固定圈的周向间隔均匀的设置三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三根连接杆将转动轴和滚筛连为整体,三根连接杆形成一个稳定的连接面,加强转动轴与滚筛之间的连接,能够使转动轴在带动滚筛进行转动时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可打开和关闭的第二滚筛,便于对卡嵌在滚筛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具有方便清理滚筛内杂物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突出滚筛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集料斗;2、机架;21、支撑座;22、转动轴;23、连接杆;24、输送滑槽;25、挡料板;3、滚筛;31、进料端;32、出料端;33、第一滚筛;34、第二滚筛;35、固定组件;351、固定块;352、固定螺栓;353、紧固螺母;354、容置槽;36、固定圈;37、环向钢筋;38、轴向钢筋;4、驱动电机;5、传送机构;51、传送带;52、引流板;53、阻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的除杂装置,包括集料斗1、机架2、滚筛3、驱动电机4和传送机构5,集料斗1呈长方形腔体,上端开口,在集料斗1的底部开设有供筛选完成的粉煤灰输出的出料口。机架2架设在集料斗1的上端,用于安装滚筛3。在机架2的两端于机架2中轴线的位置分别固定设置支撑座21,在支撑座2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的一端通过链条连接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固定设置在机架2上用于带动转动轴22进行转动。滚筛3套设在转动轴22外,转动轴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三根连接杆23与滚筛3连接在一起,三根连接杆23沿滚筛3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由于连接杆23将滚筛3与转动轴22连接为整体,在转动轴22转动时,带动滚筛3进行转动。滚筛3的出口靠近电机的一端设置排渣槽24,排渣槽24设置在滚筛3出口的下方,倾斜设置,排渣槽24固定设置在机架2上,一端伸出集料斗1;从滚筛3出口输出的杂物,落入排渣槽24内,然后排到集料斗1外。在滚筛3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上料的传送机构5,传送机构5包括传送带51和引流板52,传送带51的出料端正对滚筛3的入料口,传送带51用于传送含有杂物的粉煤灰,传送带51上的粉煤灰传送至出料端掉入引流板52上,粉煤灰通过引流板52输送到滚筛3内。引流板52的底端可以是弧形,延伸至滚筛3内部并贴近滚筛3的底部。为了防止粉煤灰掉入引流板52上时洒出,在引流板52的两侧固定设置阻隔板53,阻隔板53能够将粉煤灰限制在引流板52内,防止粉煤灰洒出。经过滚筛3对含有杂物的粉煤灰进行筛选,去除了粉煤灰中的杂物,提高了粉煤灰的质量。参照图2,滚筛3转动设置在支撑座21上,用于对含有杂物的粉煤灰进行筛选,为了便于清理滚筛3内部的杂物,滚筛3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滚筛3分为第一滚筛33和第二滚筛34,第一滚筛33的弧度为第二滚筛34的两倍,第一滚筛33和第二滚筛34在拼接处通过固定组件35连接固定。滚筛3呈两端开口的圆柱结构,滚筛3包括固定圈36、环向钢筋37、轴向钢筋38和转动轴22,固定圈36分别设置在滚筛3的两端,沿固定圈36圆周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多个轴向钢筋38,轴向钢筋38分别与两端的固定圈36固定焊接,沿轴向钢筋38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多个环向钢筋37,环向钢筋37套设在轴向钢筋38外,环向钢筋37与轴向钢筋38抵接的位置进行焊接固定,环向钢筋37和轴向钢筋38组合形成用于过滤粉煤灰的筛孔。转动轴22沿滚筛3的中心轴线设置,转动轴22穿过滚筛3两端转动设置在支撑座21上,转动轴22和滚筛3通过连接杆23固定为整体。连接杆23分别设置在滚筛3两端的固定圈3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滚筛机包括滚筛(3),所述滚筛(3)设置在集料斗(1)的上方,滚筛(3)设置在传送机构(5)的出料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筛(3)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滚筛(3)包括第一滚筛(33)和第二滚筛(34),所述第一滚筛(33)和第二滚筛(34)相互对接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35)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滚筛机包括滚筛(3),所述滚筛(3)设置在集料斗(1)的上方,滚筛(3)设置在传送机构(5)的出料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筛(3)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滚筛(3)包括第一滚筛(33)和第二滚筛(34),所述第一滚筛(33)和第二滚筛(34)相互对接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35)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筛(33)的弧度为第二滚筛(34)的两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灰生产线中粉煤灰除杂用的滚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5)包括条形固定块(351),固定螺栓(352)和紧固螺母(353),所述条形固定块(351)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滚筛(33)和第二滚筛(34)对接的位置,所述固定螺栓(352)铰接在第二滚筛(34)上的条形固定快上,所述第一滚筛(33)上的条形固定块(351)上开设用于容纳固定螺栓(352)的容置槽(3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久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公昌建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