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56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包括:机箱,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下支架,下支架上连接粗磨电机、精磨电机,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还连接上支架,上支架上转动连接粗磨盘、精磨盘,所述粗磨盘连接粗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精磨盘连接精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机箱上部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第一导向杆,该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移动块的上部;所述机箱的左外侧面连接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机箱的右内侧面,该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移动块的下部,移动块的底部连接升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将研磨、抛光一次性完成,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n Automatic Metallographic Grinding and Poli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相磨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
技术介绍
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研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试样的截取、试样的镶嵌、试样的磨光、试样的抛光、金相显微组织的显示。正确地检验和分析金属的显微组织必须具备优良的金相样品。制备好的试样应能观察到真实组织、无磨痕、麻点与水迹,并使金属组织中的夹物、石墨等不脱落。现有的国内自动金相磨抛机目前主要分为单盘和双盘两种,不能做到整个磨抛过程全部自动化完成,如单盘自动金相磨抛机在砂纸研磨完后需要停机更换粒度较细的砂纸和抛光布料,然后再设定工作参数;双盘的自动金相磨抛机在研磨完成后,需要手动将磨抛头移动到抛光位置,再设定抛光参数等,这些金相磨抛机使用不便,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该自动金相磨抛机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将研磨、抛光一次性完成,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机箱,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下支架,下支架上连接粗磨电机、精磨电机,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还连接上支架,上支架上转动连接粗磨盘、精磨盘,所述粗磨盘连接粗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精磨盘连接精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机箱上部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第一导向杆,该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移动块的上部;所述机箱的左外侧面连接平移电机,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机箱的右内侧面,该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移动块的下部,移动块的底部连接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在移动块底部的防护罩,防护罩上部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左端滑动连接左进给块的上部,第二导向杆的右端滑动连接右进给块的上部;所述防护罩的右外侧面连接进给电机,该进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丝杆,第二丝杆的左端转动连接防护罩的左内侧面,该第二丝杆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部分设有正向的外螺纹,右部分设有反向的外螺纹,左进给块的下部螺纹连接第二丝杆左部分的正向的外螺纹,右进给块的下部螺纹连接第二丝杆右部分的反向的外螺纹;所述左进给块、右进给块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左连杆、右连杆的上端,左、右连杆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升降座的左端、右端,所述升降座连接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左滑块、右滑块,左、右滑块分别滑动连接防护罩内的左、右导槽,所述升降座的下部连接夹持盘。所述夹持盘为圆盖形,夹持盘的周面上均匀设置若干螺纹孔,夹紧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夹持盘周面上的螺纹孔后伸入夹持盘内,夹紧螺栓的另一端设有拧柄。所述机箱的右外侧面还连接有控制面板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将研磨、抛光一次性完成,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升降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机箱1,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下支架2,下支架上连接粗磨电机3、精磨电机4,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还连接上支架5,上支架上转动连接粗磨盘6、精磨盘7,所述粗磨盘连接粗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精磨盘连接精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机箱上部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第一导向杆8,该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移动块9的上部;所述机箱的左外侧面连接平移电机10,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丝杆11,第一丝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机箱的右内侧面,该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移动块的下部,移动块的底部连接升降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在移动块底部的防护罩12,防护罩上部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第二导向杆13,第二导向杆的左端滑动连接左进给块14的上部,第二导向杆的右端滑动连接右进给块15的上部;所述防护罩的右外侧面连接进给电机16,该进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丝杆17,第二丝杆的左端转动连接防护罩的左内侧面,该第二丝杆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部分设有正向的外螺纹,右部分设有反向的外螺纹,左进给块的下部螺纹连接第二丝杆左部分的正向的外螺纹,右进给块的下部螺纹连接第二丝杆右部分的反向的外螺纹;所述左进给块、右进给块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左连杆18、右连杆19的上端,左、右连杆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升降座20的左端、右端,所述升降座连接横杆21,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左滑块22、右滑块23,左、右滑块分别滑动连接防护罩内的左、右导槽24、25,所述升降座的下部连接夹持盘26。优选地,所述夹持盘为圆盖形,夹持盘的周面上均匀设置若干螺纹孔,夹紧螺栓27的一端螺纹连接夹持盘周面上的螺纹孔后伸入夹持盘内,夹紧螺栓的另一端设有拧柄。所述机箱的右外侧面还连接有控制面板28以及控制器29。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使用时,部件被装夹在夹持盘上,当需要对部件进行粗磨时,控制平移电机正向或反向转动,带动第一丝杆正向或反向转动,实现移动块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进而带动升降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使部件位于粗磨盘的上方,控制进给电机的正转或反转,由于第二丝杆左部分、右部分的外螺纹互为反向,导致左进给块、右进给块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进而实现夹持盘上、下移动,使部件与粗磨盘接触,实现粗磨;当需要对部件进行抛光时,同样通过控制平移电机、进给电机,使部件与精磨盘接触,并控制进给电机使部件与精磨盘间断性的点接触,从而实现抛光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将研磨、抛光一次性完成,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其包括机箱(1),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下支架(2),下支架上连接粗磨电机(3)、精磨电机(4),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还连接上支架(5),上支架上转动连接粗磨盘(6)、精磨盘(7),所述粗磨盘连接粗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精磨盘连接精磨电机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部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第一导向杆(8),该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移动块(9)的上部;所述机箱的左外侧面连接平移电机(10),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丝杆(11),第一丝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机箱的右内侧面,该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移动块的下部,移动块的底部连接升降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金相磨抛机,其包括机箱(1),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下支架(2),下支架上连接粗磨电机(3)、精磨电机(4),机箱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还连接上支架(5),上支架上转动连接粗磨盘(6)、精磨盘(7),所述粗磨盘连接粗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精磨盘连接精磨电机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上部的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第一导向杆(8),该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移动块(9)的上部;所述机箱的左外侧面连接平移电机(10),平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丝杆(11),第一丝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机箱的右内侧面,该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移动块的下部,移动块的底部连接升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金相磨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连接在移动块底部的防护罩(12),防护罩上部左内侧面与右内侧面之间连接第二导向杆(13),第二导向杆的左端滑动连接左进给块(14)的上部,第二导向杆的右端滑动连接右进给块(15)的上部;所述防护罩的右外侧面连接进给电机(16),该进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丝杆(17),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峰万春华刘晓平赵恒燕孙宝东戚日欣宋小勇秦翔王雍任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