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用于促动器的轴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515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滑动件(14)可以在缸筒(12)的引导部分(42a,42b)上沿着轴向方向移动。轴承(24a,24b)与滑动件(14)安装在一起,从而这些轴承(24a,24b)与引导部分(42a,42b)相对。轴承(24c,24d)也安装在分别设在滑动件(14)的保持部分(68a,68b)处的第一和第二轴承支撑构件(88,154)上。在滑动件(14)沿着缸筒(12)在轴向方向上移动时,根据滑动件(14)的移动方向,只有轴承(24a至24d)的一个凸缘部分(76a,76b)的一个端面受到推压,以便按照整体的方式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促动器的轴承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布置在位于促动器主体和促动器移动构件之间的滑动位置处的轴承。
技术介绍
促动器、例如无杆气缸已经被用作用于运输工件的装置。例如,无杆气缸包括沿着气缸体的轴向方向形成的导轨。设有移动构件,它相对于导轨移动。在移动构件和导轨之间布置有用作轴承的滑动构件。在滑动构件的一个端部处形成有朝着移动构件伸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与移动构件的凹槽接合。在该结构中,在移动构件移动时,该移动构件和滑动构件按照一体的方式沿着轴向方向一起运动。因此,该滑动构件降低了在移动构件和导轨之间的滑动阻力(参见例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文献No.2004-522099(PCT))。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文献No.2004-522099(PCT)描述的驱动器的情况下,在移动构件沿着导轨移动时,移动构件的移动力施加在滑动构件的突出部上,并且该突出部沿着轴向方向受压同时移动构件移动。因此,滑动构件和移动构件按照一体的方式移动。但是,在移动构件移动时,在导轨和抵靠在导轨上的滑动构件的滑动表面之间,产生沿着与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滑动阻力。具体地说,在滑动构件的突出部和滑动表面之间,存在根据移动构件的操作方向产生出压缩应力的移动力和施加拉伸应力的移动力。因此,在突出部和滑动表面之间施加交变载荷,并且因此该滑动构件的耐久性由于该交变载荷而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促动器的轴承支撑结构,它改善了在促动器主体和移动构件之间的轴承的耐久性。结合其中以例举实施例的方式显示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的附图,从下面的说明中将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面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透视图,显示出其上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轴承支撑结构的气缸装置;图2为沿着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轴向方向剖开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局部省去的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图4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带引导机构;图5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引导机构;图6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当从下面位置观察时在图1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滑动件;图7为沿着在图1中所示的VII-VII线剖开的垂直剖视图;图8为沿着在图7中所示的VIII-VIII线剖开的垂直剖视图;图9为沿着在图7中所示的IX-IX线剖开的垂直剖视图;图10为沿着在图7中所示的X-X线剖开的垂直剖视图;图11A和11B为在滑动件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时、与滑动件和由该滑动件支撑的轴承相关的相对移动操作的示意图;图12为垂直剖视图,显示出该气缸装置,描绘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在图7中所示的缸筒的引导部分沿着彼此分离的方向变形,并且其中引导部分的上表面倾斜预定角度;图13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其上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案的轴承支撑结构的气缸装置的引导机构;图14为分解透视图,显示出当从下面位置观察时的在图13中所示的气缸装置的滑动件;并且图15A和15B为在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气缸装置中在滑动件沿着轴向方向移动时、与滑动件和由该滑动件支撑的轴承相关的相对移动操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参考标号10表示气缸装置,作为其上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轴承支撑结构的促动器的例子。如图1和2所示,该气缸装置10包括沿着轴向方向长的缸筒(促动器主体)12、安装在缸筒12上并且可以沿着轴向方向来回运动的滑动件(移动构件)14、以及安装在缸筒12的相应端部上的一对端块16a、16b。气缸装置10还包括带引导机构22(参见图2),用来引导安装在缸筒12中的上带18和下带20(参见图7)、轴承保持部分26,用来将多个轴承24a至24d(参见图7)保持在滑动件14和缸筒12之间;以及引导机构28(参见图7),用来相对于缸筒12引导滑动件14。如在图3和7所示一样,在缸筒12内沿着轴向方向形成有具有基本上为菱形横截面的孔腔部分30。在缸筒1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沿着轴向方向开放的狭缝32。孔腔部分30经由狭缝32与外面连通。通过沿着竖直向上和向下方向两个方向封闭狭缝32来密封该狭缝32的上带18和下带20,安装在缸筒12的狭缝32上。上带18由例如具有板状形式的金属材料形成。下带20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两个磁性构件36(例如,永磁体)安装在安装沟槽34中,并且在狭缝32的两侧上沿着轴向方向延伸。上带18被由磁性构件36产生的磁性力吸引,并且狭缝32在其上部处被封闭。因此,防止了外部灰尘等通过狭缝32侵入到缸筒12的内部。上带18和下带20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一对端块16a、16b上,而所述一对端块16a、16b分别连接在缸筒12的两个端部(参见图2)。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两个旁通通道38a、38b形成在缸筒12的孔腔部分30附近。旁通通道38a、38b与孔腔部分30分离预定距离。高压流体从其中流过的聚集管道(未示出)与这些旁通通道38a、38b连接。另一方面,在缸筒12的两个侧面上形成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一对或多对传感器安装沟槽40。位置检测传感器(未示出)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沟槽40中,以便如后面所述那样检测这些活塞44a、44b的移动位置。每个都向上伸出预定高度并且沿着与狭缝32的轴线垂直的宽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两个引导部分42a、42b形成在缸筒12的上表面上。这些引导部分42a、42b沿着缸筒12的轴向方向延伸。滑动件14与引导部分42a、42b接合以便通过引导机构28沿着轴向方向移动。引导部分42a、42b被形成为沿着宽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倾斜预定角度并同时与缸筒12的狭缝32分开。引导部分42a、42b被形成为所述引导部分42a、42b的上表面基本上水平。因此,所述引导部分42a、42b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高度。换句话说,这些引导部分42a、42b形成为围绕着狭缝32的中心沿着缸筒12的宽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具有基本上对称的形状。如图2所示,其形状与孔腔部分30的横截面形状互补的两个活塞44a、44b,可来回运动地插入在缸筒12的孔腔部分30内。如图3和4所示一样,在活塞44a、44b的每一个的一个端部处形成突出部46。在突出部46的圆周边缘上安装环形密封构件48。因此,在将活塞44a、44b插入到缸筒12的孔腔部分30中时,在活塞44a、44b和孔腔部分30的内壁表面之间的空间由密封构件48密封,并且在孔腔部分30内保持气密性。如图4所示,在活塞44a、44b的突出部46上设有朝着端块16a、16b伸出的轴部50。活塞轭架54通过耐磨环52a、52b插入在一个活塞44a和另一个活塞44b之间。活塞轭54与活塞44a、44b连接成一体。活塞轭54包括具有与孔腔部分30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基本上为菱形横截面的插入部分56、和设置在插入部分56上方具有基本上T形形式的轭部分58。如图7所示,活塞轭54按照以下方式安装。插入部分56按照与活塞44a、44b相同的方式插入到孔腔部分30中。在插入部分56和轭部分58之间的连接部分被插入到狭缝32中,从而将轭部分58设置在缸筒12的上侧。轭部分58的宽度扩展,从而沿着缸筒12的宽度方向(箭头X的方向)具有预定宽度。滑动件14安装到轭部分58上。如图4所示,在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促动器的轴承支撑结构,用于将轴承(24a至24d)支撑在位于可以沿着促动器主体(12)的轴向方向移动的移动构件(14)和所述促动器主体(12)的引导部分(42a,42b)之间的滑动部分处,所述轴承支撑结构包括:轴承(24a至 24d),所述轴承(24a至24d)具有抵靠在所述引导部分(42a,42b)上的滑动表面(77);以及设在所述移动构件(14)上的轴承支撑部分(26),所述轴承支撑部分(26)将所述轴承(24a至24d)保持在所述轴承支撑部分(26 )和所述引导部分(42a,42b)之间,所述轴承(24a至24d)的两个端面沿着所述轴承(24a至24d)的所述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端面中只有一个在所述移动构件(14)移动时抵靠在所述移动构件(14)上,其中,在所述移动构件(14)沿 着所述引导部分(42a,42b)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移动时,在所述轴承(24a至24d)抵靠在所述引导部分(42a,42b)上并且所述轴承(24a至24d)与所述移动构件(14)一体地移动的状态期间,所述轴承(24a至24d)的所述一个端面受到所述轴承支撑部分(26)的推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濑彻也饭田和启
申请(专利权)人:SM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