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印迹林可霉素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0145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印迹林可霉素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步骤为:以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为亲水改性材料,林可霉素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为交联剂、二季戊四醇戊‑/己‑丙烯酸为助交联剂,基于“点击化学”聚合方法,制备得到林可霉素分子印迹复合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林可霉素分子印迹复合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林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所存在的难回收、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不足;此外,对林可霉素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和吸附分离能力。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comycin Molecular Composite Membrane Based on Click Chemical Impri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印迹林可霉素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印迹林可霉素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林可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林可胺类碱性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以及某些放线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作为兽药常用于防治猪腹泻、猪的支原体肺炎,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感染,同时也能促进鸡肉的生长。但其毒副作用较大,对于敏感人群副作用较强,可引起腹或胃绞痛、呕吐、腹泻、甚至伪膜性肠炎等消化道反应。我国制定的《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量》中规定,林可霉素在牛羊奶当中的最高残留量为150μg/kg,在动物肌肉当中的最高残留量为100μg/kg。因此,发展一种能够高效选择性分离溶液中林可霉素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目前所报道的对林可霉素的印迹材料的研究中,以传统自由基聚合的方式为主,以实现林可霉素与功能单体的结合,虽然能够构建有效的分子印迹识别位点,但由于其对载体要求较高,聚合反应时间长,聚合过程难以控制等缺点导致实验步骤繁琐,印迹效果不突出;且以膜为载体的印迹材料又由于对抗污性能要求不高,导致膜的使用寿命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印迹林可霉素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 制备PVDF空白膜;S2. 制备PVDF亲水改性膜;S3. 制备KH570改性PVDF亲水膜;S4. 先将林可霉素溶解在甲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4‑乙烯基吡啶、二季戊四醇戊‑/己‑丙烯酸、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得到混合溶液,最后将S3制备的KH570改性PVDF亲水膜浸入混合溶液中,利用氮气纯化后密封,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印迹聚合反应,反应后取出产物经醇洗、干燥得到印迹聚合膜,利用洗脱液对模板分子进行洗脱,然后再经醇洗、水洗、干燥,得到林可霉素分子印迹复合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印迹林可霉素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制备PVDF空白膜;S2.制备PVDF亲水改性膜;S3.制备KH570改性PVDF亲水膜;S4.先将林可霉素溶解在甲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4-乙烯基吡啶、二季戊四醇戊-/己-丙烯酸、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得到混合溶液,最后将S3制备的KH570改性PVDF亲水膜浸入混合溶液中,利用氮气纯化后密封,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印迹聚合反应,反应后取出产物经醇洗、干燥得到印迹聚合膜,利用洗脱液对模板分子进行洗脱,然后再经醇洗、水洗、干燥,得到林可霉素分子印迹复合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印迹林可霉素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的林可霉素、甲醇的用量比为0.5~4mmol:75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点击化学印迹林可霉素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的林可霉素、4-乙烯基吡啶、二季戊四醇戊-/己-丙烯酸、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泽清卢健秦莹莹于超吴易霖孟敏佳李春香闫永胜笪祖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