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硬盘驱动装置等上的动压流体轴承及其制造方法、主轴电机及记录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搭载于硬盘驱动装置(以下,称为HDD)等盘片驱动装置上的主轴电机,使用可以通过非接触旋转实现低NRRO(Non-Repetitive RunOut)或者低噪音的动压流体轴承(以下,称为流体轴承)。流体轴承是在静止部与旋转部之间填充有流体(以下,称为润滑剂)的构造,为了高精度地动作,防止润滑剂的泄漏或者蒸发是重要的。通常,在这样的流体轴承中,为了防止润滑剂从开口端泄漏,在开口端设置有密封构造。作为密封构造,有如下的构造在旋转部的轴向上侧等设置锥构造,并将固定部与旋转部之间的间隙作成从轴承的内侧朝向外侧方向变大的锥状。这样的构造不仅在利用润滑剂的表面张力防止润滑剂泄漏这一点上是有效的,在容易在注入润滑剂之际利用毛细管现象将润滑剂填充到间隙中这一点上也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例如,若流体轴承被放置于高温下,则润滑剂有时漏出。此时,在润滑剂的温度变高,润滑剂漏出的表面积变大的情况下,润滑剂的蒸发速度也变快,从而润滑剂的蒸发急剧地进行。因此,通常,为了防止成为使润滑剂的蒸发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轴承装置,具备: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旋转的旋转部;填充到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的间隙中的润滑剂;介由所述润滑剂,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旋转部的动压轴承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的上部侧,且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部;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间隙部的上部侧,且在形成所述第一间隙部的所述旋转部的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的部分的任意一方上形成的第一面部;在所述第一面部上,沿径向从所述间隙部的外端离开规定距离而呈圆环状涂敷的第一疏油剂;比所述第一面部更靠近所述第一间隙部侧的所述间隙部内的外端部分附近,圆环状地涂敷于所述旋转部以及所述固定部的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2-26 2005-3730281.一种流体轴承装置,具备固定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旋转的旋转部;填充到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的间隙中的润滑剂;介由所述润滑剂,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旋转自如地支承所述旋转部的动压轴承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轴向的上部侧,且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部;在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间隙部的上部侧,且在形成所述第一间隙部的所述旋转部的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的部分的任意一方上形成的第一面部;在所述第一面部上,沿径向从所述间隙部的外端离开规定距离而呈圆环状涂敷的第一疏油剂;比所述第一面部更靠近所述第一间隙部侧的所述间隙部内的外端部分附近,圆环状地涂敷于所述旋转部以及所述固定部的任意一方上的第二疏油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其中,由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构成的所述第一间隙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其间隙朝向所述动压轴承部的外侧变大的锥状。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其中,还具备设置于所述轴向的下部侧,且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部,所述第二间隙部的至少一部分构成间隙朝向所述动压轴承部的外侧变宽的锥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间隙部的下部侧,圆环状地涂敷有第三疏油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其中,从所述第一疏油剂至所述第三疏油剂的至少一方的涂敷面与非涂敷面的边界形成的角度,比所述疏油剂呈液体状态时所述疏油剂与所述涂敷面的接触角大。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其中,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方,在所述第一间隙部内形成有环状槽,所述第二疏油剂涂敷于包含所述第一间隙部的外端、且连续到直至所述环状槽或者所述环状槽的轴向上端为止的部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其中,在所述旋转部以及所述固定部双方形成有所述环状槽,所述环状槽形成于彼此不相对的位置。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轴承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间隙部形成有环状槽,所述第三疏油剂涂敷于从所述第二间隙部的外侧至所述环状槽或者所述环状槽的轴向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戒能直司,白井彰人,小幡茂雄,西本洋一,中村纯一,芳我友广,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