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99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包括第一模型件和第二模型件,第一模型件上设置有凹陷部;第二模型件上设置有与凹陷部配合的突出部;突出部插接在凹陷部内以将第一模型件与第二模型件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模型件和第二模型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以插接展示物的凹槽,凹槽的长度与第一模型件或者第二模型件的高度等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模型件和第二模型件,可以实现不同的组合。通过设置与第一模型件或者第二模型件的高度等长的凹槽,能完全容纳宣传材料的边缘,避免边角的折损。还可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丰富了教学手段。或者同比缩小已有展台,方便展示、运输、观察。

Model Components for Scene Demons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
本技术涉及模型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集会的机会越来越多。例如,婚庆集会、电影首映集会、颁奖集会等等。由于集会的场合多种多样,所以会场策划者往往要根据集会的不同需要来布置不同的场景,以满足不同集会场景的要求。在以往的会场策划时,策划者往往是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相关会场的布置,或者在图纸上进行简单的模拟再进行会场的布置。而这些布置由于没有前期的模型演示,一旦完成后达不到要求就需要重新进行,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很难满足主办方要求,费事费力。此外,宣传画册、宣传海报等纸质材料或者材质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宣传材料在使用时,经常会遇到边角无法完全展开或者边角折损的情况。这就使得宣传画册、宣传海报等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展示不完全的情况,在后期回收,也会出现边角折损无法二次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纸质材料或者材质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宣传材料在使用时边角容易折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包括第一模型件和第二模型件,所述第一模型件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二模型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配合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插接在所述凹陷部内以将所述第一模型件与所述第二模型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模型件和所述第二模型件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以插接展示物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模型件或者所述第二模型件的高度等长。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型件呈六面体结构,其中的五个面上开设有所述凹陷部,另外一个面上设置有所述突出部。可选地,在与设置所述突出部的面相接的四个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模型件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型件呈六面体结构,其中的一个面上设置有所述突出部,与设置所述突出部的面相对的另外一个面上设置有所述凹陷部。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模型件其余四个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模型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可选地,所述模型组件还包括第三模型件,所述第三模型件呈六面体结构,其中相对的两个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相配合的所述突出部。可选地,在所述第三模型件的其余四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模型件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可选地,沿所述凹槽的顶部到底部的方向,所述凹槽的宽度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模型组件还包括模型基板,所述模型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突出部相配合的插孔,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插孔配合以将所述第一模型件和/或第二模型件和/或第三模型件与所述模型基板连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模型件和第二模型件,并将第一模型件和第二模型件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进行组合,从而可以实现将第一模型件和第二模型件进行不同的组合的目的,场景策划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来模拟演示不同的场景,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此外,通过设置与第一模型件或者第二模型件的高度等长的凹槽,能够将纸质材料或者材质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宣传材料完全置于该凹槽内,避免了边角的折损。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组件还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例如该模型组件可用于展示相应的课件、材料等,极大地丰富了教职人员的教学手段。或者,将已经布置好的展台同比缩小至可方便展示、运输的尺寸,不仅能够再现展台上的丰富的内容,还可以更加直观、近距离地方便人员观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型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型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模型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基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模型件;2、第二模型件;3、凹陷部;4、突出部;5、凹槽;6、第三模型件;7、模型基板;8、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包括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第一模型件1上设置有凹陷部3;第二模型件2上设置有与凹陷部3配合的突出部4;突出部4插接在凹陷部3内以将第一模型件1与第二模型件2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以插接展示物的凹槽5,凹槽5的长度与第一模型件1或者第二模型件2的高度等长。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并将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进行组合,从而可以实现将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进行不同的组合的目的,场景策划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来模拟演示不同的场景,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此外,通过设置与第一模型件1或者第二模型件2的高度等长的凹槽5,能够将纸质材料或者材质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宣传材料完全置于该凹槽5内,避免了边角的折损。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型组件还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例如该模型组件可用于展示相应的课件、材料等,极大地丰富了教职人员的教学手段。或者,将已经布置好的展台同比缩小至可方便展示、运输的尺寸,不仅能够再现展台上的丰富的内容,还可以更加直观、近距离地方便人员观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来说,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相互配合、插接以实现不同的拼装结构,进而可以形成不同角度、不同结构的模型组件,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场地、场景,对于不同类型的展板等结构也能够灵活地布置。其中,第一模型件1上设置的凹陷部3可以是开设在第一模型件1上的圆孔等结构,第二模型件2上设置的突出部4可以是设置在第二模型件2上的圆柱型插头等结构。之所以将凹陷部3和突出部4设置成圆形,是为了方便第一模型件1能够相对于第二模型件2转动,以达到向不同角度的观众展示展板、宣传册等材料的目的。此外,将第一模型件1设置成能够相对于第二模型件2转动的方式,还可将左右相邻的两个第一模型件1各自旋转一定的角度以防止弧形的宣传材料或展板等。通过凹陷部3与突出部4的配合,进而实现了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的可拆卸连接,不仅大大提升了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的使用、装配灵活性,还能够起到便于运输的目的。在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凹槽5,能够实现对展板等材料的卡接,进而保证了展板与第一模型件1和/或第二模型件2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在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上均设置有凹槽5结构,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展板等材料与二者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将第一模型件1或者第二模型件2上的凹槽5的长度设置成与第一模型件1或者第二模型件2的高度等长,这样就保证了当第一模型件1与第二模型件2拼接时,在拼接的边缘也能够是两个凹槽5相互拼接,这样一来,纸质材料或者材质较软的材料制成的宣传材料的边缘就能够完全地置于凹槽5内,避免了边角的折损,不仅保证了展示效果,还保证了可二次回收利用。可选地,第一模型件1呈六面体结构,其中的五个面上开设有凹陷部3,另外一个面上设置有突出部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所述第一模型件(1)上设置有凹陷部(3);所述第二模型件(2)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3)配合的突出部(4);所述突出部(4)插接在所述凹陷部(3)内以将所述第一模型件(1)与所述第二模型件(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模型件(1)和所述第二模型件(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以插接展示物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模型件(1)或者所述第二模型件(2)的高度等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场景演示的模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型件(1)和第二模型件(2),所述第一模型件(1)上设置有凹陷部(3);所述第二模型件(2)上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3)配合的突出部(4);所述突出部(4)插接在所述凹陷部(3)内以将所述第一模型件(1)与所述第二模型件(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模型件(1)和所述第二模型件(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用以插接展示物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模型件(1)或者所述第二模型件(2)的高度等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件(1)呈六面体结构,其中的五个面上开设有所述凹陷部(3),另外一个面上设置有所述突出部(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与设置所述突出部(4)的面相接的四个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凹槽(5),所述凹槽(5)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模型件(1)的中心线平行或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型件(2)呈六面体结构,其中的一个面上设置有所述突出部(4),与设置所述突出部(4)的面相对的另外一个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君高扬罗绮琦李彦崔凤梅臧彦毕雄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优联信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