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保温材料燃烧需氧量测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温材料检测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材料燃烧需氧量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建筑保温材料燃烧需氧量测定装置是一种用于测定建筑保温材料燃烧时的极限需氧量的辅助装置,其在工程材料检测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建筑保温材料燃烧需氧量测定装置包括控制箱、底座、燃烧筒、固定杆和试样夹,控制箱底部固定在底座顶部左侧,控制箱前面板左上角设置有氧气含量数字显示面板,控制箱前面板左侧设置有氧气流量表,控制箱前面板中部设置有氧气压力表、氮气压力表和混合气体压力表,控制箱前面板右侧设置有氧气控制阀、氮气控制阀、混合气体控制阀和电源开关,控制箱后面板底部设置有氧气管、氮气管和混合气体管,燃烧筒包括燃烧柱和玻璃套筒,燃烧柱底部固定在底座顶部右侧,燃烧柱内部设置有燃烧腔,燃烧柱顶部连通设置有燃烧口,燃烧口顶部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与燃烧柱连接为一体,燃烧柱左侧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连通设置有进气嘴,玻璃套筒为管状结构,玻璃套筒底部套设在固定环上,固定杆底部安装在燃烧腔底部,固定杆顶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试样夹呈U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保温材料燃烧需氧量测定装置,包括控制箱(1)、底座(2)、燃烧筒、固定杆(3)和试样夹(4),控制箱(1)底部固定在底座(2)顶部左侧,控制箱(1)前面板左上角设置有氧气含量数字显示面板,控制箱(1)前面板左侧设置有氧气流量表(5),控制箱(1)前面板中部设置有氧气压力表(6)、氮气压力表(7)和混合气体压力表(8),控制箱(1)前面板右侧设置有氧气控制阀(9)、氮气控制阀(10)、混合气体控制阀(11)和电源开关(12),控制箱(1)后面板底部设置有氧气管(13)、氮气管(14)和混合气体管(15),燃烧筒包括燃烧柱(16)和玻璃套筒(17),燃烧柱(16)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保温材料燃烧需氧量测定装置,包括控制箱(1)、底座(2)、燃烧筒、固定杆(3)和试样夹(4),控制箱(1)底部固定在底座(2)顶部左侧,控制箱(1)前面板左上角设置有氧气含量数字显示面板,控制箱(1)前面板左侧设置有氧气流量表(5),控制箱(1)前面板中部设置有氧气压力表(6)、氮气压力表(7)和混合气体压力表(8),控制箱(1)前面板右侧设置有氧气控制阀(9)、氮气控制阀(10)、混合气体控制阀(11)和电源开关(12),控制箱(1)后面板底部设置有氧气管(13)、氮气管(14)和混合气体管(15),燃烧筒包括燃烧柱(16)和玻璃套筒(17),燃烧柱(16)底部固定在底座(2)顶部右侧,燃烧柱(16)内部设置有燃烧腔,燃烧柱(16)顶部连通设置有燃烧口,燃烧口顶部设置有固定环(18),固定环(18)与燃烧柱(16)连接为一体,燃烧柱(16)左侧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连通设置有进气嘴(19),玻璃套筒(17)为管状结构,玻璃套筒(17)底部套设在固定环(18)上,固定杆(3)底部安装在燃烧腔底部,固定杆(3)顶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杆,试样夹(4)呈U型结构,试样夹(4)底端中心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底端套设在连接杆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混合箱(20)、两组支撑杆(21)、吸烟盒(22)和收纳盒(23),气流混合箱(20)内部设置有气流混合腔,气流混合腔内填充有若干微型玻璃珠,气流混合箱(20)底部和顶部均为网状结构,气流混合箱(20)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分别固定在燃烧腔中部的内侧壁上,气流混合箱(20)的顶端中心和底端中心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混气孔,气流混合箱(20)通过两组混气孔套接在固定杆(3)上,气流混合箱(20)位于进气口上方;两组支撑杆(21)的底端分别固定在玻璃套筒(17)顶部的左端和右端吸烟盒(22)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撑杆(21)的顶端,吸烟盒(22)内设置有吸烟腔,吸烟腔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吸烟盒(22)底部为网状结构,吸烟盒(22)顶部连通设置有吸烟口,吸烟口上盖装有吸烟盖板;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明,刘汝群,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恒久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