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毅专利>正文

雨伞简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7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雨伞简易支架,属于日常生活用具,以架盘、竖板、活动托为通用件,辅以撑条、托角、合叶或辅以固定托、持制合叶构成。雨天,在人群集中的场所,使用本雨伞简易支架可以较大数量地放置雨伞,且可避免伞上雨水流湿墙壁,改变目前雨伞因无专用支架而随意放置的状况。本雨伞简易支架部件少,可折叠,体积小,结构紧凑,实用方便。(*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即雨伞简易支架。下雨天里,学生在教室往往把雨伞挂在窗上挂在桌上,或让雨伞靠着墙裙或让撑开的雨伞晾于地面。雨伞如此随意放置,不能与教学情境协调。类似地,会议室内参会人员的雨伞放置也难如人意。当前缺乏理想的架伞专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生活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允许集中放置较大数量雨伞并且可以避免伞上雨水濡湿墙壁的雨伞简易支架。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雨伞简易支架由通用件和辅助件合成,通用件是架盘(附附图说明图1)、竖板(附图3)、活动托(附图5)。端臂(1)下底面远离读者一端与墙壁由合叶连接,使架盘可挂靠于墙壁(非工作位置)或抬起成水平状态(工作位置),相互平行的主杆(2)、副杆(3)上各有一排伞桩(4)。当架盘水平状时,单堤(6)是自其两端臂(1)下底面相向延伸的窄板。竖板的主要部分是一薄板,其上沿外端是搭头(7),两搭头(7)外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两端臂(1)之间的距离,但大于两单堤之间的距离,搭头(7)的厚度适合于搭头(7)插入单堤(6)和副杆(3)之间,竖板下沿削面与竖板板面成一锐角。活动托为两矩形片对接状,其一个矩形片外底面的一端可以拧上一个拔钉(13),拔钉(13)附有钉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辅助件是2只合叶、同形构造的2只撑条A(附图6)、相互对称的2只托角A(附图7)。撑条A一端为自相对两侧对称切削圆柱体而得,且刻口(8)和带孔(9)分居这两侧。托角A上有左右向开口的脚孔(10),孔径不小于撑条A的圆柱体直径。折轴(11)穿过撑条A的带孔(9)后,水平固定在托角A上,高度与脚孔(10)下沿平齐。固定托(附图15)是托角A的一个部分,其水平板中部有一长形移钉孔(12)。拔钉(13)穿过移钉孔(12)后与活动托固定联结,拔钉(13)可以在移钉孔(12)内作左右向移动,从而活动托相对于固定托也可作左右向移动。托角A安装在端臂(1)正下方的墙壁上,且距离端臂(1)与墙壁连接处不小于端臂(1)长,固定托位于两端臂(1)相近侧面所在的平面之间。撑条A的另一端为椭圆面(平面斜削圆柱体所得),在端臂(1)下底面靠近读者的一端相应地烙一椭圆形浅凹。如图10,撑条A与主杆(2)垂直,由于架盘的重力作用,撑条A含椭圆面的一端被端臂(1)的浅凹稳稳扣住,另一端抵在托角A上,所以架盘将保持水平(工作)状态。同时,搭头(7)放在活动托上,竖板贴靠墙壁。市场上的雨伞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类1、伞柄处有一软性圈带的(多为折叠伞);2、伞柄尾成固体弯钩状的。使用本雨伞简易支架时,前一类雨伞的圈带挂到伞桩(4)上,桩凸(5)阻挡着它不会滑落。后一类雨伞的柄钩钩住无伞桩(4)处的主杆(2)或副杆(3)(主杆(2)优先)。有的雨伞倒置后呈自动张开趋势,但由于副杆(3)、主杆(2)和墙壁之间的距离有限,靠墙壁一侧的伞辐条在张开趋势中被竖板挡住,整个雨伞仍将收拢着。此时即使部分伞布贴于竖板,有雨水沿竖板向下流淌,但竖板下沿线到墙壁有一定间隔,雨水将直接滴落地面,不会弄湿墙壁。不下雨时,使端臂(1)的浅凹与撑条A一端脱离,则架盘自动转靠于墙壁,将竖板垂直上移(推),使搭头(7)的一面与单堤(6)相贴,竖板的一面与副杆(3)相贴,再移动活动托,使其托住竖板下沿,则竖板、架盘已形成稳固靠贴于墙壁的长方体状。另外,使撑条A绕折轴(11)转成左右向水平状,附带孔(9)的一端插入脚孔(10)。此时的撑条A相当于一杠杆,它与折轴(11)的接触点成为支点,附带孔(9)的一端较短从而较轻,有自我上扬趋势,刻口(8)反卡位脚孔(10)外周,所以撑条A将紧靠固定托下底,即紧邻竖板下沿,稳定地保持左右向持平状态。合叶为铁质体,托角A、活动托最好为铁质体,架盘、竖板、撑条A可以注塑成型为了提高架盘牢固强度,可以在其适当部位置入铁质芯注塑。本雨伞简易支架也可以整体是铁芯电镀外表件。若主杆(2)长600mm,架盘宽125mm,架盘高20mm,竖板高125mm,伞桩(4)15-17个,架盘为铁质芯的注塑件,自重约0、7kg,可挂雨伞25把。实施例2辅助件是2只合叶、同形构造的2只撑条B(附图11)、相互对称的2只托角B(附图12)。架盘水平状时,其外侧下沿是一斜面,附钉帽的轴钉(14)穿过撑条B一端的轴孔(15)后固定在架盘外侧的斜面上,撑条B的另一端端面为半椭圆面的对接。撑条B可以绕轴钉旋转至主杆(2)、副杆(3)所在的层面内,比如当架盘挂靠墙壁时,撑条B位于主杆(2)正下方。其它同于实施例1。实施例3辅助件是2只特制合叶(附图14)、同形构造的2只固定托(附图15)。用特制合叶的副叶(17)、主叶(16)连接端臂(1)下底面远离读者的一端和墙壁。当三角叶(18)和副叶(17)在同一平面,架盘挂靠于墙壁。架盘被抬起成水平状(副叶17)与主叶(16)垂直)时,由于重力作用,三角叶(18)自动转至与副叶(17)、主叶(16)均垂直的位置且其一边抵在主叶(16)上,则架盘保持水平(工作)状态。其它同于实施例1。本雨伞简易支架优点是部件少,可折叠,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允许放置较大数量的雨伞,适用于教室、会议室等场所。附图1 架盘前向直观图附图2 架盘前视图附图3 竖板透视图附图4 竖板右向透视图附图5a 活动托直观图,b 活动托右视图附图6 撑条A直观图附图7 托角A直观图附图8 活动托托位搭头(7)时的位置状态附图9 活动托托住竖板下沿时的位置状态附图10 实施例1(工作状态)直观图附图11a 撑条B前视图,b 撑条B侧视图附图12 托角B直观图附图13 实施例2(工作状态)右视图附图14a 特制合叶工作状态图,b 特制合叶非工作状态图附图15 固定托直观图附图16 实施例3(工作状态)右视图1-端臂 2-主杆 3-副杆4-伞桩 5-桩凸 6-单堤7-搭头 8-刻口 9-带孔10-脚孔 11-折轴 12-移钉孔13-拔钉 14-轴钉 15-轴孔16-主叶 17-副叶 18-三角叶权利要求1.一种雨伞简易支架,以架盘、竖板、活动托为通用件,辅以撑条A、托角A、合叶或辅以撑条B、托角B、合叶或辅以固定托、特制合叶构成,其特征在于a、架盘界定一个矩形框面,主杆与端臂垂直,副杆与主杆平行,主杆和副杆上各有一排相互平行的伞桩,伞桩外端可以有凸起结构,架盘水平状时,沿两端臂下底面相向延伸一薄板(单堤)。b、竖板左侧边为“7”字形,右侧边与左侧边对称,中间是薄板。c、活动托的两矩形板相互垂直,其中一个矩形板外底面一端拧有拔钉,拔钉附有钉帽。d、托角A上有左右向的脚孔,脚孔下沿与水平折轴等高,托角A上方的边侧有一固定托,固定托的水平板上有一移钉孔,托角A上若无脚孔和折轴,托角A即演变为托角B。e、撑条A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有一刻口和带孔,撑条B一端有一轴孔。f、特制合叶的两轴相互垂直,在主叶、副叶的轴向上,副叶长度小于主叶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简易支架,其特征是两搭头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单堤之间的距离,但小于或等于两端臂之间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简易支架,其特征是折轴穿过撑条A的带孔后固定在托角A上,撑条A与折轴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伞简易支架,以架盘、竖板、活动托为通用件,辅以撑条A、托角A、合叶或辅以撑条B、托角B、合叶或辅以固定托、特制合叶构成,其特征在于:a、架盘界定一个矩形框面,主杆与端臂垂直,副杆与主杆平行,主杆和副杆上各有一排相互平行的伞桩,伞桩外端可以有凸起结构,架盘水平状时,沿两端臂下底面相延伸一薄板(单堤)。b、竖板左侧边为“7”字形,右侧边与左侧边对称,中间是薄板。c、活动托的两矩形板相互垂直,其中一个矩形板外底面一端拧有拔钉,拔钉附有钉帽。d、托角A上有左右向的脚孔,脚孔下沿与水平折轴等高,托角A上方的边侧有一固定托,固定托的水平板上有一移钉孔,托角A上若无脚孔和折轴,托角A即演变为托角B。e、撑条A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有一刻口和带孔,撑条B一端有一轴孔。f、特制合叶的两轴相互垂直,在主叶、副叶的轴向上,副叶长度小于主叶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孙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