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编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477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编程电源,包括;所述EMC电路,整流桥DB1,电容C1、C2,变压器T1,二极管D1、D2、D3,电感L1、L3,MOS管Q1、Q2、Q3,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市电检测电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编程电源,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方便快捷调整应急电源输出电流;用户在采购时,可以集中采购,减少订单数量,减轻仓储压力;生产厂家可以减少产品种类,集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原材料采购,仓储成本;用户在调整电流时,不需要给驱动接通电源,操作安全可靠。

A 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编程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具体涉及一种可编程应急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应急电源,输出电压,电流均为单一固定值,或都采用拔码的方式调节电流,用户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节需要的应急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编程电源,包括;所述EMC电路,整流桥DB1,电容C1、C2,变压器T1,二极管D1、D2、D3,电感L1、L3,MOS管Q1、Q2、Q3,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市电检测电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所述EMC电路输入端连接市电,EMC电路跨接于整流桥DB1的两端;整流桥DB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1的输入端、电容C1;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和电感L1;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漏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池正极和电感L3;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3的漏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输入端的另一端;MOS管Q1的栅极连接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MOS管Q1的源极连接地;MOS管Q2的栅极连接充电电流控制电路,MOS管Q2的源极连接地;MOS管Q3的栅极连接LED驱动控制电路,MOS管Q3的漏极连接地;市电检测电路跨接于整流桥DB1的两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分别连接市电检测电路、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进一步地,所述MOS管Q1、Q2、Q3均为低压N型MOS管。更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D2为肖特基或超快恢复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3为肖特基或超快恢复型二极管。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感L1、L2均为储能电感。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为DC-DC升压型IC,所述LED驱动控制电路为升压恒流型IC,所述NFC控制电路包含NFC按收芯片及CPU。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可编程电源,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方便快捷调整应急电源输出电流;用户在采购时,可以集中采购,减少订单数量,减轻仓储压力;生产厂家可以减少产品种类,集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原材料采购,仓储成本;用户在调整电流时,不需要给驱动接通电源,操作安全可靠。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编程电源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编程电源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如图1所示,参考图1,如图1所示,一种可编程电源,包括EMC电路,整流桥DB1,电容C1、C2,变压器T1,二极管D1、D2、D3,电感L1、L3,MOS管Q1、Q2、Q3,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市电检测电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所述EMC电路输入端连接市电,EMC电路跨接于整流桥DB1的两端;整流桥DB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1的输入端、电容C1;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和电感L1;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漏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池正极和电感L3;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3的漏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输入端的另一端;MOS管Q1的栅极连接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MOS管Q1的源极连接地;MOS管Q2的栅极连接充电电流控制电路,MOS管Q2的源极连接地;MOS管Q3的栅极连接LED驱动控制电路,MOS管Q3的漏极连接地;市电检测电路跨接于整流桥DB1的两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分别连接市电检测电路、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通过充电电路控制信号连接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通过充电电流控制信号连接充电电流控制电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通过LED电流控制信号连接LED驱动控制电路;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控制AC/DC转换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控制DC-DC充电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控制LED驱动电路;所述NFC信号及处理电路为CPU控制的NFC信号及处理电路,CPU程序控制电源输出的电压电流,用户在使用时,根据需要的电压电流值,通过NFC设备写入CPU。所述MOS管Q1、Q2、Q3均为低压大电流N型MOS管。所述二极管D2为肖特基或超快恢复型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3为肖特基或超快恢复型二极管。所述电感L1、L2均为储能电感。所述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为DC-DC升压型IC,所述LED驱动控制电路为升压恒流型IC,所述NFC控制电路包含NFC按收芯片及CPU。参考图2,如图2所示,所述可编程电源的工作过程为:S1,市电经过AC/DC转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S2,所述EMC电路滤除电源产生产的EMC干扰,整流桥DB1将交流电整流,通过C1进行滤波,转换为平稳直流,所述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控制MOS管Q1的占空比,通过隔离变压器T1,将高压直流电压转换为低压直流电;S3,所述二极管D1将变压器T1传递过来的能量进行整流,由C2滤波,变为平滑的低压直流电;S4,充电电流控制电路与MOS管Q2,电感L1,二极管D2组成升压恒流电路,给电池充电;S5,LED驱动控制电路,MOS管Q3,二极管D3,电感L3组成升压恒流电路,驱动LED阵列;S6,DC-DC充电电路将电压,电流进行转换,为电池提供合适的充电曲线;充电电压与电流受NFC信号处理单元控制,用户能通过NFC设备对充电电流或电压进行配置;S7,LED驱动电路在市电停电时,将电池所储存的能量转变为LED阵列合适的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受NFC信号处理单元的控制,用户能通过NFC设备对输出电流与电流进行配置。本专利技术的CPU为单片机或DSP等其它微处理器。NFC英文全称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由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本专利技术的NFC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通过扫描NFC信号及处理电路的NFC标签芯片,对CPU控制的NFC信号及处理电路写入控制数据,从而控制CPU控制的NFC信号及处理电路,控制AC/DC转换电路,控制DC-DC充电电路,控制LED驱动电路;对可编程电源进行智能控制。NFC设备安装有控制软件,控制软件设有AC/DC转换电路控制模块,DC-DC充电电路控制模块,LED驱动电路控制模块。本专利技术的可编程电源,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方便快捷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编程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EMC电路,整流桥DB1,电容C1、C2,变压器T1,二极管D1、D2、D3,电感L1、L3,MOS管Q1、Q2、Q3,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市电检测电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所述EMC电路输入端连接市电,EMC电路跨接于整流桥DB1的两端;整流桥DB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1的输入端、电容C1;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和电感L1;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漏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池正极和电感L3;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3的漏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输入端的另一端;MOS管Q1的栅极连接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MOS管Q1的源极连接地;MOS管Q2的栅极连接充电电流控制电路,MOS管Q2的源极连接地;MOS管Q3的栅极连接LED驱动控制电路,MOS管Q3的漏极连接地;市电检测电路跨接于整流桥DB1的两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分别连接市电检测电路、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编程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EMC电路,整流桥DB1,电容C1、C2,变压器T1,二极管D1、D2、D3,电感L1、L3,MOS管Q1、Q2、Q3,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LED驱动控制电路,市电检测电路,NFC信号及处理电路;所述EMC电路输入端连接市电,EMC电路跨接于整流桥DB1的两端;整流桥DB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变压器T1的输入端、电容C1;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1正极;二极管D1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和电感L1;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2的漏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电池正极和电感L3;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3的漏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MOS管Q1的漏极连接变压器T1输入端的另一端;MOS管Q1的栅极连接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MOS管Q1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晶贺庆会张安辉龚灼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伟鹏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