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40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包括上盖和底盖,在上盖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应急发光二极管,在上盖和底盖配合的容腔内设置有应急电池组以及控制应急电池组给应急发光二极管供电的控制单元,所有的应急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后连接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的控制单元与所述的应急电池组电连接,在上盖和底盖配合的容腔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容腔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当低温状态下,能够对容腔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所述的加热单元以及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本结构通过MCU控制电路配合温度传感器对电池周围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低于5度时,利用加热单元对电池进行加热,最终实现即使环境温度也可以正常使用。境温度也可以正常使用。境温度也可以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应急灯电源一般是通过内部设置电池,当市电供电异常断电时,通过电池供电,但是受制于电池技术限制,目前绝大部份应急灯电源的工作环境温度为0

50度,在低温环境下,因电池无法充放电,因此在低温环境下无法正常进行应急功能,极大的限制了应急电源的使用场合,故此如何设计一款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应急电源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用以解决现有的应急电源无法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正常使用的缺陷。
[0004](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包括上下配合的上盖和底盖,在上盖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应急发光二极管,在上盖和底盖配合的容腔内设置有应急电池组以及控制应急电池组给应急发光二极管供电的控制单元,所有的应急发光二极管相互串联后连接在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的控制单元与所述的应急电池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盖和底盖配合的容腔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容腔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当低温状态下,能够对容腔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所述的加热单元以及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电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单元为加热丝或PTC。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EMC电路4

1、市电检测电路、MCU控制电路、桥式整流器DB1、变压器T1、第一场效应管Q1、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路控制电路、第二场效应管Q2、LED驱动控制电路、第三场效应管Q3、第一单向二极管D1、第二单向二极管D2、第三单向二极管D3、第一电感L1以及第三电感L3,所述MCU控制电路分别与市电检测电路、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充电电路控制电路以及LED驱动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的EMC电路4

1的输入端通过上盖侧边的三角电插座1

1与市电的L端以及N端连接,所述EMC电路4

1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桥式整流器DB1的两个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器DB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变压器T1原边的一脚,所述桥式整流器DB1的两个输入端之间连接有市电检测电路,所述桥式整流器DB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接地端,所述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还与第一场效应管Q1的G脚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D脚与变压器T1原边的另一脚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S脚、第二场效应管Q2的S脚、所述变压器T1副边的一个脚以及第三场效应管Q3的S脚均连接接地端,所述变压器T1副边的另一脚与第一单向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一单向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第一电感L1连接第二单向二极管D2的正极,且第二单向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第三电感L3连接第三单向二极管D3的正极,第三单向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连接串联后应急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第二单向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三电感L3的公共端还连接所述的应急电池
组的正极,第一电感L1与第二单向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的公共端还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D脚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G脚与充电电路控制电路电连接,第三电感L3与第三单向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的公共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D脚,第三场效应管Q3的G脚与LED驱动控制电路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变压器T1副边与第一单向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的公共端还与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单向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电感L1连接的公共端与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
[0009]作为优选,在上盖和底盖配合的容腔内还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延伸台,在延伸台内设置有一个电池安装槽,所述的应急电池组位于电池安装槽内。
[0010]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拆卸,所述上盖和底盖之间通过一个以上的长条螺丝进行固定,所述长条螺丝贯穿底盖后与所述的上盖内部进行螺纹连接。
[0011]作为优选,为了提高保温效果,在所述的上盖和底盖内均设置有保温层。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其优点在于:本结构通过MCU控制电路配合温度传感器对电池周围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低于5度时,利用加热单元对电池进行加热,最终实现即使环境温度低于0度,也可保证电池在0

50度可工作温度范围内,使得本结构的应急电源能够工作于

40
‑‑‑‑
50度环境中,使应急电源可以在低温环境中工作,拓宽应急电源工作环境温度限制,进一步保证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施例1中控制单元与应急电池组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施例3公开的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中:
[0019]上盖1、底盖2、应急发光二极管3、控制单元4、EMC电路4

1、市电检测电路4

2、MCU控制电路4

3、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4

4、充电电路控制电路4

5、LED驱动控制电路4

6、应急电池组5、温度传感器6、加热单元7、延伸台8、电池安装槽9、长条螺丝10、保温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包括上下配合的上盖(1)和底盖(2),在上盖(1)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应急发光二极管(3),在上盖(1)和底盖(2)配合的容腔内设置有应急电池组(5)以及控制应急电源给应急发光二极管(3)供电的控制单元(4),所有的应急发光二极管(3)相互串联后连接在控制单元(4)的输出端,所述的控制单元(4)与所述的应急电池组(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盖(1)和底盖(2)配合的容腔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容腔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以及当低温状态下,能够对容腔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7),所述的加热单元(7)以及温度传感器(6)与所述的控制单元(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单元(7)为加热丝或PT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低温环境的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4)包括EMC电路(4

1)、市电检测电路(4

2)、MCU控制电路(4

3)、桥式整流器(DB1)、变压器(T1)、第一场效应管(Q1)、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4

4)、充电电路控制电路(4

5)、第二场效应管(Q2)、LED驱动控制电路(4

6)、第三场效应管(Q3)、第一单向二极管(D1)、第二单向二极管(D2)、第三单向二极管(D3)、第一电感(L1)以及第三电感(L3),所述MCU控制电路(4

3)分别与市电检测电路(4

2)、恒压恒流输出控制电路(4

4)、充电电路控制电路(4

5)以及LED驱动控制电路(4

6)电连接,所述的EMC电路(4

1)的输入端通过上盖(1)侧边的三角电插座(1

1)与市电的L端以及N端连接,所述EMC电路(4

1)的两个输出端连接桥式整流器(DB1)的两个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器(DB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变压器(T1)原边的一脚,所述桥式整流器(DB1)的两个输入端之间连接有市电检测电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晶贺庆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伟鹏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