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28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中间芯体,还包括上封板、下封板以及若干根环形封闭拉索,所述上支座板上方和下支座板下方设置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上支座板的顶面与下支座板的底面开设通长槽道和/或上封板的底面与下封板的顶面开设通长槽道,所述环形封闭拉索封闭在槽道内。所述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和优异的防落梁性能,使用寿命长,后期维护成本低廉,适合桥梁领域大范围推广。

A Cable-type Shock Absorbing and Falling-proof Beam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山河众多,跨河桥、道路路桥更是数不胜数。在许多地区,桥梁是道路畅通的关键,尤其是近年来,地震频繁发生,当地震灾害来临,震区桥梁的破坏意味着生命线的中断,将直接阻碍救灾行动的进行,加大生命财产以及间接经济损失,并且给灾后的恢复与重建带来困难。因此,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刻不容缓。现有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办法为采用具有抗震性能的支座,具体包括摩擦摆减隔震支座、拉索减震支座、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和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其中,摩擦摆减隔震支座采用单摆原理进行减震,减震效果明显,但在摆动过程中会产生竖向位移,给结构增加侧内力影响,支座使用寿命较短;而铅芯隔震橡胶支座、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及自复位能力,但承载力低,橡胶耐老化性能差。拉索减震支座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支座侧面增加拉索减小地震时上、下支座板之间的位移,能够有效防止落梁的发生,提高抗震性能。但现有的拉索均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支座上,地震时,拉索非常容易脱落,导致抗震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减震效果好,同时具有防落梁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中间芯体,还包括上封板、下封板以及若干根环形封闭拉索,所述上封板设置于上支座板上方,所述下封板设置于下支座板下方,上封板的底面与下封板的顶面均通长开设第一槽道和/或上支座板的顶面与下支座板的底面均通长开设第二槽道,所述环形封闭拉索包括依次设置的四段,第一段嵌入上封板底面的槽道和/或上支座板的顶面的槽道,第三段嵌入下封板顶面的槽道和/或下支座板的底面的槽道,第二段和第四段分别位于支座本体的两侧,将支座本体套箍在环形封闭拉索内。特别地,每根环形封闭拉索周长相同。特别地,所述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开设宽度相同,开设位置相对应。特别地,所述上封板与上支座板活动连接,所述下封板与下支座板活动连接。特别地,还包括锚固螺栓,所述上支座板、下支座板、上封板和下封板上均开设通孔,上端锚固螺栓依次穿过上支座板和上封板的通孔,将上支座板、上封板与梁体连接锚固在一起,下端锚固螺栓依次穿过下支座板、下封板的通孔,将下支座板、下封板与墩梁连接锚固在一起。特别地,所述上封板与上支座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封板与下支座板固定连接。特别地,所述第一槽道或第二槽道的至少一个槽道内设有至少一根环形封闭拉索。特别地,所述支座本体可采用球形支座、盆式支座、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中的任一种。特别地,所述环封闭拉索采用钢丝绳或钢绞线。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环形封闭拉索嵌入上、下支座板或上、下盖板的槽道内,套箍支座本体,既能够有效约束上、下支座板之间的位移,实现减震、防落梁的有益效果,同时整圈拉索无需通过连接件与支座本体进行连接,可以有效避免拉索脱落,从而进一步提高支座的抗震性能。2).本技术的所有拉索长度相同,可以确保支座中各拉索受力均匀,增强支座的减震效果。3).本技术的每根拉索独立设置,当有拉索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只需单独对问题拉索进行更换,其他拉索正常使用即可,降低了支座后期维护的费用。4).本技术在上支座板上方和下支座板下方均设置封板,能够有效避免地震时拉索从槽道内脱落,提高支座的减震效果。同时,拉索和槽道外露将导致拉索和槽道内覆盖混凝土,不易清理,而且支座使用过程中,混凝土摩擦拉索和槽道将降低支座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纵向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整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环形封闭拉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述拉锁式减震防落梁支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中间芯体,4、上封板,5、下封板,6、环形封闭拉索,7、第一槽道,8、第二槽道,10、锚固螺栓,11-16、11槽道-16槽道,21-26、21-26槽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以球形支座为例公开了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包括球形支座的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和中间芯体3,上支座板1的顶面和下支座板2的底面均通长开设第一槽道7。其中,在上支座板1的顶面,沿桥梁横向的方向,开设6条通长槽道,选取支座任一侧面定义为参照面,该6条槽道依照远离参照面的方向依次定义为11槽道至16槽道。在下支座板2的底面,沿桥梁横向的方向,开设6条通长槽道,该6条槽道依照远离参照面的方向依次定义为21槽道至26槽道。需要说明的是,各槽道之间可以等距设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非等距。所述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还包括环形封闭拉索6,所述环形封闭拉索6包括1根环形封闭拉索,该环形封闭拉索按照设计尺寸统一预先成型,为整圈构造而成,包括依次设置(顺时针、逆时针均可)的四段。安装时,将第一段嵌入上支座板1顶面的第13槽道中,第三段嵌入下支座板2底面的23槽道中,第二段和第四段分别位于支座本体的两侧,将支座本体套箍在环环形封闭拉索6内,可以有效约束上支座板1与下支座板2之间的位移,起到减震和防落梁的效果。同时,由于所述环形封闭拉索6采用套箍的方式进行限位,环形封闭拉索6与支座本体之间无需连接件进行连接,可以有效避免因震动导致环形封闭拉索6与支座本体分离,进而导致环形封闭拉索6功能失效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同一根环形封闭拉索6来说,第一段和第三段嵌入的槽道可以是对应的,如第一段嵌入11槽道,则第三段嵌入21槽道;或者第一段嵌入12槽道,则第三段嵌入22槽道。以此类推,第一段嵌入16槽道,则第三段嵌入26槽道。同时,根据现场使用需求或拉索实际尺寸的不同,拉索嵌入的槽道还可以任意选择,如对于同一根拉索来说,第一段可以嵌入11至16槽道中的任一槽道,则第三段可以嵌入21至26中的任一槽道。另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封闭拉索6还可以包括多根环形封闭拉索,每条槽道内嵌入的拉索数量,以及每根拉索嵌入的槽道位置均不做限制。每条拉索都是各自独立的,当其中个别拉索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时,只需单独对问题拉索进行更换,其他拉索正常使用即可,降低了支座后期维护的费用。另为保证每条槽道至少可以嵌入一条环形封闭拉索6,所述第一槽道7的横截面积应大于环形封闭拉索6的横截面积。上述环形封闭拉索6嵌入第一槽道7后未进行封闭设置,当发生震动时,环形封闭拉索6极易从槽道内脱出,则拉索约束上、下支座板之间位移的功能将大大减弱,将直接导致支座减震和防落梁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所述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架还设置了上封板4和下封板5,所述上封板4设置于上支座板1的上方,与上支座板1活动连接;所述下封板5设置于下支座板2的下方,与下支座板2活动连接。该设置将环形封闭拉索6封闭在第一槽道7中,保证环形封闭拉索6对上、下支座板的约束力,有助于提高支座的抗震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和中间芯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封板(4)、下封板(5)以及若干根环形封闭拉索(6),所述上封板(4)设置于上支座板(1)上方,所述下封板(5)设置于下支座板(2)下方,上封板(4)的底面与下封板(5)的顶面均通长开设第一槽道(7)和/或上支座板(1)的顶面与下支座板(2)的底面均通长开设第二槽道(8),所述环形封闭拉索(6)包括依次设置的四段,第一段嵌入上封板(4)底面的槽道和/或上支座板(1)的顶面的槽道,第三段嵌入下封板(5)顶面的槽道和/或下支座板(2)的底面的槽道,第二段和第四段分别位于支座本体的两侧,将支座本体套箍在环形封闭拉索(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和中间芯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封板(4)、下封板(5)以及若干根环形封闭拉索(6),所述上封板(4)设置于上支座板(1)上方,所述下封板(5)设置于下支座板(2)下方,上封板(4)的底面与下封板(5)的顶面均通长开设第一槽道(7)和/或上支座板(1)的顶面与下支座板(2)的底面均通长开设第二槽道(8),所述环形封闭拉索(6)包括依次设置的四段,第一段嵌入上封板(4)底面的槽道和/或上支座板(1)的顶面的槽道,第三段嵌入下封板(5)顶面的槽道和/或下支座板(2)的底面的槽道,第二段和第四段分别位于支座本体的两侧,将支座本体套箍在环形封闭拉索(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每根环形封闭拉索周长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索式减震防落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4)与上支座板(1)活动连接,所述下封板(5)与下支座板(2)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大成王剑明袁万城党新志周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同杰桥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