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90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量子点膜,包括水氧保护膜、量子点膜和透光膜,所述量子点膜的出光面与所述水氧保护膜的连接;所述透光膜的出光面与所述量子点膜的入光面连接,用于将光源点照射的光线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避免光线由于折射、反射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漏光等现象,减少光线折损,使得LED灯源照射的光线更加有效的利用。

Quantum dot fil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点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点膜
,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膜。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ED)背光源大多采用冷极荧光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但是随着市场的需要,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因其体积小、省能和环保等特性逐渐取代CCFL作为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应用在背光模组中的白光通过LED蓝色光,通过激发红色和绿色两种量子点,三色光混合形成白光。在LED蓝光激发红色和绿色量子点,混合形成白光的过程中,量子点的光转化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现有技术中,LED灯源提供的光线由于折射、反射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漏光等现象,导致相当一部分的光线折损,无法将LED灯源照射的光线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量子点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包括:水氧保护膜;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的出光面与所述水氧保护膜的连接;透光膜,所述透光膜的出光面与所述量子点膜的入光面连接,用于将光源点照射的光线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进一步地,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光膜包括:多个第一膜块,每个所述第一膜块上设有光源点凹槽,所述光源点凹槽用于光源点放置;每个所述第一膜块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面用于将所述光源点经所述光源点凹槽折射面进入所述第一膜块内的光线反射后,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进一步地,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源点凹槽为一锥状形凹槽。进一步地,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源点凹槽为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膜块与所述量子点膜的入光面处的中部还设有光线折射凹槽,所述光线折射凹槽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点经所述光源点凹槽折射面进入所述第一膜块内的光线折射后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进一步地,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多个第二膜块,每个所述第二膜块的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一膜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膜块支撑固定。进一步地,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光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反光膜。进一步地,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反光面上分别为一斜面。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量子点膜通过量子点膜的出光面与所述水氧保护膜的连接;所述透光膜的出光面与所述量子点膜的入光面连接,用于将光源点照射的光线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避免光线由于折射、反射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漏光等现象,减少光线折损,使得LED灯源照射的光线更加有效的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膜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部分量子点膜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部分量子点膜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膜块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水氧保护膜10;量子点膜20;量子点201;散射点202;透光膜30;透光膜入光面301;第一膜块302;第二膜块303;第一反光面304;灯源点凹槽305;光源点40;垂直光线5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量子点膜20,包括:水氧保护膜10、量子点膜20和透光膜30,所述水氧保护膜10可以是无机氧化物层,所述第一无机物层为包括SixNy、SiOy、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锌等其他氧化物或氮化物。所述量子点膜20的出光面与所述水氧保护膜10的连接;所述水氧保护膜10用于将所述量子点膜20的出光面密封,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珠进入到所述量子膜内,将所述量子膜内的量子点201损坏。所述透光膜30的出光面与所述量子点膜20的入光面连接,用于将光源点40照射的光线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20。具体的,如图1中所示,所述透光膜30设置在所述量子点膜20的入光面,所述透光膜30的入光面上设于光源,所述光源用于照射光线,所述光源为蓝色光源,所述蓝色光源通过所述透光膜30垂直进入到所述量子膜内,所述量子膜内设有红色量子点201和绿色量子点201。所述蓝色光源照射到所述红色量子点201产生红色光线。所述蓝色光源照射到所述绿色量子点201产生绿色光线,其余蓝色光线与所述绿色光线及红色光线可混合成白光,所述白光可作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透光膜30的出光面与所述量子点膜20的入光面连接,将光源点40照射的光线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20。也就是,光源通过所述透光膜30后垂直射入到所述量子点膜20内。一方面,可以减少光源的进入到所述量子点膜20时的光线折射所述产生的光源的折损。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光线更加均匀地照射到设置在量子膜的各量子点201上,使得所述量子点膜20产生的红、绿、蓝三色光线更加的均匀。本专利技术实例提供的量子点膜20通过量子点膜20的出光面与所述水氧保护膜10的连接;所述透光膜30的出光面与所述量子点膜20的入光面连接,用于将光源点40照射的光线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20,避免光线由于折射、反射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漏光等现象,减少光线折损,使得LED灯源照射的光线更加有效的利用。参阅图1和图2,所述透光膜30包括:多个第一膜块302,每个所述第一膜块302上设有光源点40凹槽,所述光源点40凹槽用于光源点40放置;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一膜块302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膜块302依次排列,组合形成所述透光膜30。每个所述第一膜块302的入光面上分别设有一个光源点40凹槽,所述光源点40放置在所述光源点40凹槽内。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点40放置在所述光源点40凹槽内,且所述光源点40的底部与所述透光膜30的入光面相平行,使得所述光源点40照射的光线基本上可全部通过所述透光膜30垂直进入到所述量子点膜20,使得光源可被充分使用。另外,所述将光源点40设置在所述光源点40设置在所述光源点40凹槽内,使得光源点40安装后更加地牢固。避免使用过程中光源点40产生位移,导致光源点40的光线出现偏移,使得光源点40的光线无法按照设定的方向进入到所述透光膜30,造成光线无法垂直进入到所述量子点膜20。以及光源点40光线的漏光。造成光源点40的光线无法充分利用。每个所述第一膜块302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反光面304,所述第一反光面304用于将所述光源点40经所述光源点40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氧保护膜;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的出光面与所述水氧保护膜的连接;透光膜,所述透光膜的出光面与所述量子点膜的入光面连接,用于将光源点照射的光线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氧保护膜;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的出光面与所述水氧保护膜的连接;透光膜,所述透光膜的出光面与所述量子点膜的入光面连接,用于将光源点照射的光线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膜包括:多个第一膜块,每个所述第一膜块上设有光源点凹槽,所述光源点凹槽用于光源点放置;每个所述第一膜块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面用于将所述光源点经所述光源点凹槽折射面进入所述第一膜块内的光线反射后,与所述子点膜的入光面相垂直射入所述量子点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点凹槽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国亮陈倩任小康黄小剑丁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时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