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976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车载联控平台、环境监测总线、现场控制总线、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和车载空调,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和车载空调分别装设在每一节城轨列车上,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分别通过环境监测总线与车载联控平台相连,车载空调通过现场控制总线与车载联控平台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每一列车体的外部设置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并在每一列车体的内部设置车内环境监控模块,通过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分别用于监控车内环境和车外环境,并通过现场控制总线和环境监测总线,可以实现对用于控制车内环境的车载空调的调整,以改变车内环境,从而以满足实际需要。

An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i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城轨列车环境监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城轨交通因载客量大、运行快捷、低碳环保等优势,越来越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但城轨列车在相对封闭的空间运行,且客流密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乘客对车厢的环境舒适度、安全性等需求也日益增长。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45620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机动车上的车载空气调节系统,通过3G/4G等无线网络技术,远程控制产品提前将温度调节到适宜于驾乘的温度,并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和异味处理器净化空气,达到了人性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可靠,空气净化效果好的效果。但该专利的传感器模块与CPU中央控制器直接通过硬线连接,检测点单一,未考虑到城轨列车一般长达百米,且多节车厢之间通过列车级总线实现全列车的网络控制的特点,不能基于通信网络实现多节编组列车的分布式环境监测,也无法检测出隧道内常见有害气体,并根据不断变化的运行环境进行智能自主环境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扩展性好、布线方便且可全面准确监控列车空气质量的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以解决上现有车载空气调节系统在城轨列车检测点单一、布线不方便且空气质量监控不全面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车载联控平台、环境监测总线、现场控制总线、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控模块、车载空调和车载风阀,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所述车载风阀和所述车载空调分别装设在每一节城轨列车上,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环境监测总线与所述车载联控平台相连,所述车载空调和所述车载风阀通过现场控制总线与所述车载联控平台相连;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内分别装设有第一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收发模块与所述环境监测总线通讯相连,所述车载空调内装设有第二收发模块,所述第二收发模块与所述现场控制总线通讯相连。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泵吸式气体检测器通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相连,且所述泵吸式气体检测器装设在每一节城轨列车外。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包括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泵吸式气体检测器还包括泵体、测试管和控制阀,所述泵体通过控制阀与所述测试管相连,且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控制阀为多级电磁控制阀。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环境监测总线采用RS-485总线。本技术的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在每一列车体的外设置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并在每一列车体的内部设置车内环境监控模块,通过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分别用于监控车内环境和车外环境,并通过现场控制总线和环境监测总线,可以实现对用于控制车内环境的车载空调和车载风阀的调整,以改变车内环境,从而以满足实际需要。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车内环境模块分别装设有第一收发模块,并在车载空调内装设了第二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收发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的作用可以实现与环境监测总线和现场控制总线的通讯相连,可以有效解决列车之间的不方便布线的技术问题,使其安装使用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车载联控平台、环境监测总线、现场控制总线、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控模块、车载风阀和车载空调,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控模块、车载风阀和车载空调分别装设在每一节城轨列车上,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分别通过环境监测总线与车载联控平台相连,车载空调和车载风阀通过现场控制总线与车载联控平台相连;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内分别装设有第一收发模块,第一收发模块与环境监测总线通讯相连,车载空调内装设有第二收发模块,第二收发模块与现场控制总线通讯相连。本技术的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在每一列车体的外设置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并在每一列车体的内部设置车内环境监控模块,通过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分别用于监控车内环境和车外环境,并通过现场控制总线和环境监测总线,可以实现对用于控制车内环境的车载空调的调整,以改变车内环境,从而以满足实际需要。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车内环境模块分别装设有第一收发模块,并在车载空调内装设了第二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收发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的作用可以实现与环境监测总线和现场控制总线的通讯相连,可以有效解决列车之间的不方便布线的技术问题,使其安装使用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的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和控制器,泵吸式气体检测器通过控制器与第一收发模块相连,且泵吸式气体检测器装设在每一节城轨列车外。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车外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列车车厢外不同位置的空气质量,每节车厢外壳应安装一个或多个。车外环境监测模块通过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将数十米距离外气体吸入仪器进行测定。进一步的,本技术的泵吸式气体检测器还包括泵体、测试管和控制阀,泵体通过控制阀与测试管相连,且控制阀与控制器相连。为了实现对泵体的吸力可调作用,本技术的控制阀采用多级电磁控制阀,以保证泵的吸力大小有多个档位可调。车外环境监测模块检测速度快,对危险的区域可进行远距离测量,并且本技术的泵吸式气体检测器包括温度检测器、湿度检测器、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采用多种气体检测的一体化结构,可有效节省车厢外壳的安装空间。监测模块应能监测隧道内的常见气体浓度,如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并在气体浓度达到指定阈值时自动触发报警。监测模块通过环境监测总线,将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和报警信息发送给车载联控平台。同理,本技术的车内环境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列车车厢内不同位置的空气质量,每节车厢内应安装一个或多个。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可实现监测车厢内的常见气体浓度,如氧气、二氧化碳等,以及回风温度、新风温度、空气湿度等,并在气体浓度达到指定阈值时自动触发报警。监测模块通过环境监测总线,将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和报警信息发送给车载联控平台。本技术的环境监测总线采用RS-485总线,通过贯穿整车的一对双绞线实现多个节点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每个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测模块均为该分布式系统的一个节点。该分布式系统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地增加/调整节点位置,且单个节点的故障不影响整个系统的鲁棒性,具有扩展性好、安装实施灵活等优势。本技术的车载联控平台为RS-485网络的主机,各环境监测模块为RS-485网络的从机,采用主从方式进行通信。最后,本申请的方法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联控平台、环境监测总线、现场控制总线、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控模块、车载空调和车载风阀,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所述车载风阀和所述车载空调分别装设在每一节城轨列车上,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环境监测总线与所述车载联控平台相连,所述车载空调和所述车载风阀通过现场控制总线与所述车载联控平台相连;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内分别装设有第一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收发模块与所述环境监测总线通讯相连,所述车载空调内装设有第二收发模块,所述第二收发模块与所述现场控制总线通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联控平台、环境监测总线、现场控制总线、车外环境监测模块、车内环境监控模块、车载空调和车载风阀,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所述车载风阀和所述车载空调分别装设在每一节城轨列车上,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和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环境监测总线与所述车载联控平台相连,所述车载空调和所述车载风阀通过现场控制总线与所述车载联控平台相连;所述车外环境监测模块、所述车内环境监控模块内分别装设有第一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收发模块与所述环境监测总线通讯相连,所述车载空调内装设有第二收发模块,所述第二收发模块与所述现场控制总线通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轨列车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清河朱东飞周益平周训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智慧地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