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机移动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63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压机移动工作台,包括一号支撑座,一号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支撑座,且二号支撑座的上端滑动设置有台体,一号支撑座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承重台,且承重台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组限位滑块,一号支撑座的另一侧设置有三号支撑座,且三号支撑座的内侧焊接固定有横杆,三号支撑座和横杆的顶端设置有横向液压缸,且横向液压缸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焊接固定有四组加固座,横向液压缸通过液压杆与安装座上的通孔连接,横向液压缸的外壁靠近上部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管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315油压机移动工作台,设有横向液压缸与限位卡座,能够方便对压装工件进行放置,并能够提高设备的整体使用效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Hydraulic press mov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压机移动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油压机设备
,具体为油压机移动工作台。
技术介绍
油压机是一种通过专用液压油做为工作介质,通过液压泵作为动力源,靠泵的作用力使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油缸,然后油缸里有几组互相配合的密封件,不同位置的密封都是不同的,但都起到密封的作用,使液压油不能泄露。最后通过单向阀使液压油在油箱循环使油缸循环做功从而完成一定机械动作来作为生产力的一种机械。而油压机工作台则主要是用来放置压装工件的平台;现有的315油压机工作台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315油压机工作台与机身之间固定牢固,当压装工件比较大而重,或者加热件不便于手工操作与压力要求均匀时,对压装工件放置时较为麻烦,并工作台抽出归位时不具备辅助固定结构,容易因压装贴合或外部的干扰而产生位移,影响到压装操作的精准度与工艺的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315油压机移动工作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315油压机移动工作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油压机移动工作台,包括一号支撑座,所述一号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支撑座,且二号支撑座的上端滑动设置有台体,所述一号支撑座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承重台,且承重台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组限位滑块,所述一号支撑座的另一侧设置有三号支撑座,且三号支撑座的内侧焊接固定有横杆,所述三号支撑座和横杆的顶端设置有横向液压缸,且横向液压缸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焊接固定有四组加固座,所述横向液压缸通过液压杆与安装座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横向液压缸的外壁靠近上部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管接头,所述横杆的顶端位于横向液压缸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座,两组所述限位卡座上均开设有两组螺栓通孔和衔接口,两组所述限位卡座的内壁均穿插有锚固螺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体的一侧与安装座的一端固定焊接,且台体的一端位于安装座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连接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体的底端上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杆的通孔上穿插有定位螺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限位卡座与横杆之间的固定方式均为焊接固定,两组所述限位卡座的一侧均为凹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锚固螺栓的外壁均活动设置有两组螺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315油压机移动工作台,1、通过设置有横向液压缸,平放置于三号支撑座和横杆上,能够通过向其内部注入液压油来带动工作台进行横向的移动,以便将其推出对压装工件进行放置,相对于传统的油压机工作台更具有灵活性,且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操作。2、通过设置有限位卡座,能够通过配合连接座与锚固螺栓来对工作台进行固定,使其在压装时不会产生位移,以此来提高压装操作的精准度,并保证压装工艺性能的稳定。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315油压机移动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315油压机移动工作台的横向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315油压机移动工作台的限位卡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一号支撑座;2、二号支撑座;3、台体;4、安装座;5、连接座;6、承重台;7、限位滑块;8、三号支撑座;9、横杆;10、横向液压缸;11、加固座;12、液压杆;13、定位螺栓;14、管接头;15、限位卡座;16、螺栓通孔;17、衔接口;18、锚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油压机移动工作台,包括一号支撑座1,一号支撑座1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支撑座2,且二号支撑座2的上端滑动设置有台体3,台体3上能够对压装工件进行放置和压装,一号支撑座1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承重台6,且承重台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组限位滑块7,限位滑块7能够使得台体3保持在同一位置上进行移动,一号支撑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三号支撑座8,且三号支撑座8的内侧焊接固定有横杆9,三号支撑座8和横杆9的顶端设置有横向液压缸10,且横向液压缸10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焊接固定有四组加固座11,横向液压缸10通过液压杆12与安装座4上的通孔连接,横向液压缸10的外壁靠近上部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管接头14,通过管接头14与外部输油管相连接可对液压油进行输送,横杆9的顶端位于横向液压缸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座15,两组限位卡座15上均开设有两组螺栓通孔16和衔接口17,两组限位卡座15的内壁均穿插有锚固螺栓18。其中,台体3的一侧与安装座4的一端固定焊接,且台体3的一端位于安装座4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连接座5,通过连接座5上的留孔可与限位卡座15相互衔接。其中,台体3的底端上开设有与限位滑块7相配合的滑槽,限位滑块7能够对台体3的滑动位置进行固定。其中,液压杆12的通孔上穿插有定位螺栓13,通过定位螺栓13分别与安装座4和液压杆12上的通孔穿插,能够对台体3起到固定作用。其中,两组限位卡座15与横杆9之间的固定方式均为焊接固定,两组限位卡座15的一侧均为凹形结构,凹型结构便于与连接柱相互卡接。其中,两组锚固螺栓18的外壁均活动设置有两组螺母,转动螺母可对其进行固定。工作时,首先通过管接头14与外部液压泵上的输油管相连接,液压泵运行将外部油箱中的油液吸入其内部,并转换为液压油经过输油管输送至横向液压缸10的内部腔体中,随着液压油的进入与注满,经过压力能的带动下将液压杆12从横向液压缸10内部顶出,顶出的同时带动和其连接的台体3进行移动,将其从一号支撑座1的承重台6上滑动至二号支撑座2的上部,此时可将较大、较重或较烫的工件放置于台体3上,相对于传统的油压机工作台更具有灵活性,且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操作,通过将液压杆12插进安装座4中,再把定位螺栓13分别穿插于安装座4和液压杆12上的通孔中进行固定,可通过液压杆12带动台体3上凹槽在限位滑块7上进行移动,同时加固座11配合着外部螺栓可将横向液压缸10固定于三号支撑座8上,放置完成后将其收回至一号支撑座1上,使得连接座5卡接于横杆9上限位卡座15的衔接口17中,此时将锚固螺栓18取下,转动并穿进限位卡座15与连接座5上面相对应的螺栓通孔16中,再拧紧螺母进行固定,来对台体3进行固定,使其在压装时不会产生位移,以此来提高压装操作的精准度,并保证压装工艺性能的稳定,较为实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压机移动工作台,包括一号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座(1)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支撑座(2),且二号支撑座(2)的上端滑动设置有台体(3),所述一号支撑座(1)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承重台(6),且承重台(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组限位滑块(7),所述一号支撑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三号支撑座(8),且三号支撑座(8)的内侧焊接固定有横杆(9),所述三号支撑座(8)和横杆(9)的顶端设置有横向液压缸(10),且横向液压缸(10)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焊接固定有四组加固座(11),所述横向液压缸(10)通过液压杆(12)与安装座(4)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横向液压缸(10)的外壁靠近上部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管接头(14),所述横杆(9)的顶端位于横向液压缸(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座(15),两组所述限位卡座(15)上均开设有两组螺栓通孔(16)和衔接口(17),两组所述限位卡座(15)的内壁均穿插有锚固螺栓(18)。

【技术特征摘要】
1.油压机移动工作台,包括一号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座(1)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支撑座(2),且二号支撑座(2)的上端滑动设置有台体(3),所述一号支撑座(1)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承重台(6),且承重台(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两组限位滑块(7),所述一号支撑座(1)的另一侧设置有三号支撑座(8),且三号支撑座(8)的内侧焊接固定有横杆(9),所述三号支撑座(8)和横杆(9)的顶端设置有横向液压缸(10),且横向液压缸(10)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焊接固定有四组加固座(11),所述横向液压缸(10)通过液压杆(12)与安装座(4)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横向液压缸(10)的外壁靠近上部一侧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管接头(14),所述横杆(9)的顶端位于横向液压缸(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卡座(15),两组所述限位卡座(15)上均开设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兰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凯泉铁路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