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化补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58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化补漏装置,包括: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第一夹持部内设有第一腹腔,第一腹腔内安装有第一光源体,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夹持部内设有第二腹腔,第二腹腔内安装有第二光源体,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且在夹持状态下,第二透明壁与第一透明壁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对工件夹持的夹持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补漏效果,保障补漏后补漏贴紧紧的贴在工件上。

A Photochemical Leak Repai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化补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补漏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化补漏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器材。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老化、腐蚀或人为损坏等因素会出现破裂、泄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补漏作业,然而现有的补漏设备占地空间较大,且在补漏的牢固性和效率性方面尚有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化补漏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化补漏装置,包括: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中:第一夹持部内设有第一腹腔,第一腹腔内安装有第一光源体,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夹持部内设有第二腹腔,第二腹腔内安装有第二光源体,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且在夹持状态下,第二透明壁与第一透明壁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对工件夹持的夹持空间。优选地,第一透明壁远离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各圆形凸起。优选地,第二透明壁远离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各圆形凸起。优选地,第一透明壁远离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导流槽,第一夹持部上设有连通导流槽的注胶通道。优选地,注胶通道的注胶口位于第一夹持部远离第一透明壁的一侧。优选地,第二透明壁远离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导流槽,第二夹持部上设有连通导流槽的注胶通道。优选地,注胶通道的注胶口位于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二透明壁的一侧。优选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握杆和固定安装在第一握杆一端的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握杆和固定安装在第二握杆一端的第二夹持头;第一握杆靠近第一夹持头的一端与第二握杆靠近第二夹持头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夹持头包括第一内弧板和位于第一内弧板外侧并与第一内弧板连接的第一外弧板,第二夹持头包括第二内弧板和位于第二内弧板外侧并与第二内弧板连接的第二外弧板;所述第一内弧板的轴心线与第二内护板的轴心线位于二者之间,第一内弧板与第一外弧板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第一腹腔,第一内弧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内弧板与第二外弧板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第二腹腔,第二内弧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优选地,第一握杆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光源体开/关的开关按钮。优选地,第二握杆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二光源体开/关的开关按钮。优选地,第一握杆与第二握杆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弹性件。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可以在补漏贴固化前使其紧紧的贴在工件上,利用安装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内的第一光源体、第二光源体可以使补漏贴快速固化,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补漏效果,保障补漏后补漏贴紧紧的贴在工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化补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化补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化补漏装置,包括: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其中:第一夹持部1内设有第一腹腔,第一腹腔内安装有第一光源体3,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夹持部2内设有第二腹腔,第二腹腔内安装有第二光源体4,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且在夹持状态下,第二透明壁与第一透明壁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对工件夹持的夹持空间。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工作的:预先将补漏贴贴到第一夹持部1和/或第二夹持部2上的透明壁上,然后利用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相互配合将二者夹在工件上,并使贴在透明壁上补漏贴位于待补漏处;然后利用第一光源体3和/或第二光源体4对补漏贴进行照射以使该补漏贴快速固化;最后将夹具取下既可以。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利用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可以在补漏贴固化前使其紧紧的贴在工件上,利用安装在第一夹持部1、第二夹持部2内的第一光源体3、第二光源体4可以使补漏贴快速固化,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补漏效果,保障补漏后补漏贴紧紧的贴在工件上。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壁远离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上、以及第二透明壁远离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若干各圆形凸起,以在补漏作业中提高对补漏贴挤压效果,避免因工件表面平整度不高而造成出现局部贴合不上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壁远离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上、以及第二透明壁远离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上均设有导流槽,且第一夹持部1上和第二夹持部2上均分别设有连通其导流槽的注胶通道,以利用注胶通道与导流槽配合使该补漏装置可以将液体胶导入漏点,以使其适用于液体胶补漏工作;也可以在补漏贴固化后,利用注胶通道与导流槽配合将液体胶导入补漏贴所在处,以对补漏贴形成浇筑,以进一步提高补漏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中注胶通道的注胶口位于第一夹持部1远离第一透明壁的一侧。第二夹持部2中注胶通道的注胶口位于第二夹持部2远离第二透明壁的一侧。以方便注胶。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包括第一握杆11和固定安装在第一握杆11一端的第一夹持头12,第二夹持部2包括第二握杆21和固定安装在第二握杆21一端的第二夹持头22;第一握杆11靠近第一夹持头12的一端与第二握杆21靠近第二夹持头22的一端通过销轴5转动连接,第一握杆11与第二握杆22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弹性件6,弹性件6为弹簧。第一夹持头12包括第一内弧板和位于第一内弧板外侧并与第一内弧板连接的第一外弧板,第二夹持头22包括第二内弧板和位于第二内弧板外侧并与第二内弧板连接的第二外弧板;所述第一内弧板的轴心线与第二内护板的轴心线位于二者之间,第一内弧板与第一外弧板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第一腹腔,第一内弧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内弧板与第二外弧板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第二腹腔,第二内弧板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且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光源体的开/关,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握杆1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光源体3开/关的开关按钮,在第二握杆2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二光源体4开/关的开关按钮。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化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其中:第一夹持部(1)内设有第一腹腔,第一腹腔内安装有第一光源体(3),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夹持部(2)内设有第二腹腔,第二腹腔内安装有第二光源体(4),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且在夹持状态下,第二透明壁与第一透明壁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对工件夹持的夹持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化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紧工件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其中:第一夹持部(1)内设有第一腹腔,第一腹腔内安装有第一光源体(3),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一透明壁;第二夹持部(2)内设有第二腹腔,第二腹腔内安装有第二光源体(4),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以形成第二透明壁,且在夹持状态下,第二透明壁与第一透明壁相对布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对工件夹持的夹持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化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明壁远离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各圆形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化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透明壁远离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各圆形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化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明壁远离第一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导流槽,第一夹持部(1)上设有连通导流槽的注胶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化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胶通道的注胶口位于第一夹持部(1)远离第一透明壁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化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透明壁远离第二腹腔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导流槽,第二夹持部(2)上设有连通导流槽的注胶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化补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注胶通道的注胶口位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悦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陶博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