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58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机脚上安装设备本体,设备本体上部中间位置安装下模具,设备本体上部两侧位置分别安装竖直的导柱,下模具上部设置水平的机械手导轨,机械手导轨安装在竖直的导柱下部,机械手导轨上安装机械手,导柱上部安装液压缸,液压缸上部设置液压站,液压缸下部安装上模具,上模具下部安装电机壳白模,机械手导轨一端延伸至导柱的外侧,机械手导轨延伸至导柱外侧的一端下部设置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壳专用自动取模机构无需人工取电机壳白模,整套成型工艺全部由机械手与水槽配合,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及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自动模水冷只对模腔水冷不对模壁水冷,比手工模节能蒸汽20%以上。

An Automatic Mould-taking Mechanism for White Die of Moto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设备为半自动手工模设备,因电机壳白模模具内部滑块较多,所以每台设备必须配备1-2人在成型好后进行人工取电机壳白模,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力。其次,取电机壳白模因需人工取模和点击启动按钮,浪费生产时间;同时,因取电机壳白模需要人工进入设备内部,因上模在人头部,所以安全性不高。再次,模具水冷即冷却模腔也冷却模壁,浪费蒸汽。最后,因模具水冷是灌满式水冷,开模后设备四周将有大量热水向四周喷射,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包括机脚、设备本体、下模具、电机壳白模、上模具、导柱、液压缸、液压站、机械手、水槽,所述机脚上安装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部中间位置安装下模具,所述设备本体上部两侧位置分别安装竖直的导柱,所述下模具上部设置水平的机械手导轨,所述机械手导轨安装在竖直的导柱下部,所述机械手导轨上安装机械手本体,所述导柱上部安装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部设置液压站,所述液压缸下部安装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下部安装电机壳白模,所述机械手导轨一端延伸至导柱的外侧,所述机械手导轨延伸至导柱外侧的一端下部设置水槽。优选的,所述液压缸包括固定安装座、液压杆、活动安装座,所述固定安装座水平安装在两导柱上端且为固定安装,所述活动安装座水平安装在两导柱上且为活动安装,所述活动安装座位于固定安装座下部,所述固定安装座上安装液压缸的本体,所述固定安装座、活动安装座之间安装两个竖直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为上下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活动安装座上设置自动入料枪,所述自动入料枪上设置自动入料口。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座上安装挡膜气缸,所述挡膜气缸上设置挡膜板。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两侧设置抽芯气缸。优选的,所述机械手本体上设置夹紧头,所述夹紧头在取模时卡在电机壳白模的安装孔台阶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机壳专用自动取模机构无需人工取电机壳白模,整套成型工艺全部由机械手与水槽配合,10-20台设备只需1人在水槽末端拿电机壳白模产品即可。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及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安全性能也大大增加。自动模水冷只对模腔水冷不对模壁水冷,比手工模节能蒸汽2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具合模入料成型工序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设备成型完成后模具开模工序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模具抽芯工序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开模工序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机械手带入待取模位置工序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合模工序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机械手夹紧气缸动作工序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机械手夹紧气缸动作后继续开模工序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机械手带着电机壳白模退出至原点位置工序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夹紧气缸退回,电机壳白模完全自由放在取模架上工序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挡膜气缸进入挡膜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模具被挡膜板挡入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挡膜气缸复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12所示,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包括机脚1、设备本体2、下模具3、电机壳白模4、上模具5、导柱6、液压缸7、液压站8、机械手9、水槽10,机脚1上安装设备本体2,设备本体2上部中间位置安装下模具3,设备本体2上部两侧位置分别安装竖直的导柱6,所述下模具3上部设置水平的机械手导轨91,所述机械手导轨91安装在竖直的导柱6下部,所述机械手导轨91上安装机械手本体92,导柱6上部安装液压缸7,液压缸7上部设置液压站8,液压缸7下部安装上模具5,上模具5下部安装电机壳白模4,机械手导轨91一端延伸至导柱6的外侧,机械手导轨91延伸至导柱6外侧的一端下部设置水槽10。液压缸7包括固定安装座71、液压杆72、活动安装座73,固定安装座71水平安装在两导柱6上端且为固定安装,活动安装座73水平安装在两导柱6上且为活动安装,活动安装座73位于固定安装座71下部,固定安装座71上安装液压缸7的本体,固定安装座71、活动安装座73之间安装两个竖直的液压杆72,液压杆72为上下伸缩结构。活动安装座73上设置自动入料枪11,自动入料枪11上设置自动入料口12。固定安装座71上安装挡膜气缸14,所述挡膜气缸14上设置挡膜板15。下模具3两侧设置抽芯气缸13。机械手本体92上设置夹紧头921,夹紧头921在取模时卡在电机壳白模4的安装孔41台阶内。以下结合图1-12给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模具合模入料成型,此工序使用自动入料枪11自动将预发泡好的泡沫颗粒打入模具中,入满后液压站8工作给液压缸7加压进行模具锁模,而后通入蒸汽进行加热成型及冷却。如图3所示,设备成型完成后,模具开模,开至模具定位块打开位置,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的时候定位块起到定位作用,定位块保证模具内腔合拢不移位。如图4所示,下模具7通过抽芯气缸13抽模芯,模芯就是下模具内腔,内腔分为4块,分别由前后左右四个气缸控制抽芯与关闭。前后左右四个抽芯气缸向外拉,将电机壳散热片内模壁推出,使电机壳白模与下模具完全脱离。如图5所示,继续开模,此时电机壳白模跟随上模具一起向上走,开模至机械手进入待取模位置。如图6所示,机械手前后气缸动作,将机械手带入待取模位置。如图7所示,合模,将电机壳白模合至取模位。如图8所示,机械手夹紧气缸动作,夹紧头921卡在电机壳白模安装孔41台阶内卡牢。如图9所示,继续开模,上模具上升,电机壳白模由于被夹紧气缸卡牢而与上模具脱开放至取模架上。如图10所示,机械手带着电机壳白模退出至原点位置。如图11所示,夹紧气缸退回,将电机壳白模完全自由放在取模架上。此时整个电机壳白模成型取模完成进行下一模成型动作,从开始合模成型,而取模架上的电机壳白模处于待推状态。如图12所示,当下一模成型结束后,到机械手进入待取模之前几秒钟,具体时间电脑可自由设定,此时顶板上方挡模气缸动作带动挡模板将上一模电机壳白模挡住。如图13所示,机械手进入待取模位,上一模白模被挡模板挡住落入水槽。如图14所示,挡模气缸复位,等待下一模挡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脚(1)、设备本体(2)、下模具(3)、电机壳白模(4)、上模具(5)、导柱(6)、液压缸(7)、液压站(8)、机械手(9)、水槽(10),所述机脚(1)上安装设备本体(2),所述设备本体(2)上部中间位置安装下模具(3),所述设备本体(2)上部两侧位置分别安装竖直的导柱(6),所述下模具(3)上部设置水平的机械手导轨(91),所述机械手导轨(91)安装在竖直的导柱(6)下部,所述机械手导轨(91)上安装机械手本体(92),所述导柱(6)上部安装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上部设置液压站(8),所述液压缸(7)下部安装上模具(5),所述上模具(5)下部安装电机壳白模(4),所述机械手导轨(91)一端延伸至导柱(6)的外侧,所述机械手导轨(91)延伸至导柱(6)外侧的一端下部设置水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脚(1)、设备本体(2)、下模具(3)、电机壳白模(4)、上模具(5)、导柱(6)、液压缸(7)、液压站(8)、机械手(9)、水槽(10),所述机脚(1)上安装设备本体(2),所述设备本体(2)上部中间位置安装下模具(3),所述设备本体(2)上部两侧位置分别安装竖直的导柱(6),所述下模具(3)上部设置水平的机械手导轨(91),所述机械手导轨(91)安装在竖直的导柱(6)下部,所述机械手导轨(91)上安装机械手本体(92),所述导柱(6)上部安装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上部设置液压站(8),所述液压缸(7)下部安装上模具(5),所述上模具(5)下部安装电机壳白模(4),所述机械手导轨(91)一端延伸至导柱(6)的外侧,所述机械手导轨(91)延伸至导柱(6)外侧的一端下部设置水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7)包括固定安装座(71)、液压杆(72)、活动安装座(73),所述固定安装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鸿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欧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