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561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15
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涉及航天器回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较多采用的航天器回收装置是降落伞着陆系统,但其存在伞面直径大、重量大等缺点,而且存在占用航天器载荷资源的问题。准备回收时,多个均匀布置的支撑架将回收网撑起,回收网的网角分别与多个支撑架的直线电磁阻尼器动子连接。当航天器落入回收网时,会拉动直线电磁阻尼器动子向下运动,此时,定子上的永磁体切割动子上的三号导体板产生磁场,将产生制动力对落入回收网内航天器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起到控制航天器下降速度的作用,回收完成后,利用直线电磁阻尼中所集成的驱动线圈将动子及回收网提升,准备下一次航天器回收。它用于回收航天器。

Linear Electromagnetic Damping Device for Spacecraft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属于航天器回收领域。
技术介绍
航天器回收技术,是航天器脱离原来的运行轨道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在地面安全着陆的技术。回收航天器属于航天器返回过程的最后阶段,即着陆阶段。航天器经专门减速装置减速后,以一定速度安全着陆称为软着陆,未经专门减速,直接撞地着陆称为硬着陆,回收装置是实现软着陆的重要手段,性能可靠的航天器回收装置对航天器安全着陆具有重要作用。航天器的回收可以选择陆地降落或海面溅落,相应有陆上回收系统和海上回收系统。目前,较多采用的航天器回收装置是降落伞着陆系统,但其存在伞面直径大、重量大等缺点,而且为了避免失效故障等隐患,一般需要同时携带备用伞,占用航天器载荷资源。为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地面空间、提供较大阻尼力、便于工程应用的航天器回收装置是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较多采用的航天器回收装置是降落伞着陆系统,但其存在伞面直径大、重量大等缺点,而且存在占用航天器载荷资源的问题。现提供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架2、回收网3和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架(2)、回收网(3)和多个直线电磁阻尼器(1),每个支撑架(2)通过一个直线电磁阻尼器(1)连接回收网(3)的一网角,多个支撑架(2)通过多个直线电磁阻尼器(1)将回收网(3)撑开,直线电磁阻尼器(1)用于产生阻尼力,对落入回收网(3)内航天器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每个直线电磁阻尼器(1)均包括定子(4)和动子(5),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定子(4)连接在支撑架(2)上端侧壁上,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动子(5)与回收网(3)连接,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定子(4)为n层板,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层板包括n‑2个一号中层板(4‑1...

【技术特征摘要】
1.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架(2)、回收网(3)和多个直线电磁阻尼器(1),每个支撑架(2)通过一个直线电磁阻尼器(1)连接回收网(3)的一网角,多个支撑架(2)通过多个直线电磁阻尼器(1)将回收网(3)撑开,直线电磁阻尼器(1)用于产生阻尼力,对落入回收网(3)内航天器的下降速度进行缓冲,每个直线电磁阻尼器(1)均包括定子(4)和动子(5),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定子(4)连接在支撑架(2)上端侧壁上,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动子(5)与回收网(3)连接,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定子(4)为n层板,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n层板包括n-2个一号中层板(4-1)和2个一号外层板(4-2),其中,每个一号中层板(4-1)均由1个一号导磁板(4-1-1)和两个分别位于该导磁板(4-1-1)两侧的一号导体板(4-1-2)组成,每个一号外层板(4-2)均由1个二号导磁板(4-2-1)和1个二号导体板(4-2-2)组成,且二号导体板(4-2-2)位于二号导磁板(4-2-1)内侧;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动子(5)为n-1层板,当n取2时,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动子(5)包括1个二号中层板(5-1),当n取大于2的正整数时,直线电磁阻尼器(1)的动子(5)包括n-3个二号中层板(5-1)和2个二号外层板(5-2),二号中层板(5-1)和二号外层板(5-2)的结构相同,均由1个三号导磁板(5-1-1)和若干永磁体(6)组成,三号导磁板(5-1-1)两侧对称布置永磁体(6),永磁体(6)沿动子(5)运动方向在导磁板上呈N-S交替布置,定子(4)的每两层板之间插接动子(5)的1层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若干驱动线圈(7)和线圈支架,若干驱动线圈(7)安装在线圈支架中,若干驱动线圈(7)沿动子(5)运动方向铺设在定子(4)上,且位于动子(5)的1层板的两侧或者多层板的两侧构成双边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采用塔吊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缓冲气垫,缓冲气垫位于回收网(3)正下方,作为航天器的二级缓冲。5.航天器回收直线电磁阻尼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赫寇宝泉牛旭陈雯王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