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板材及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946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板材及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包括:主体、饰板,所述主体包括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芯材、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芯材上端的第一纤维层、通过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芯材下端的第二纤维层、通过第一纤维层和/或第二纤维层的四周翻折后粘接在芯材四周侧面形成的封边,蜂窝孔的轴心线垂直于主体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通过模压成型将饰板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第一发泡材料与靠近芯材上端的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第二发泡材料与靠近芯材下端的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通过在芯材四周的侧边设置封边,使板材的防水性能得到了增强,采用模压成型的方式粘接饰板,使饰板粘接的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uilding Plate and a Build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板材及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板材及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有很多建筑用板材,如专利号为201210261120.8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蜂窝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应用于建筑领域时,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蜂窝芯的四周裸露在外,会导致漏水,防水性能不佳;2.将饰板粘接在蜂窝复合板材上时存在粘接不牢,易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及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的产品是,一种建筑用板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芯材,所述主体还包括覆盖于所述芯材上端的第一纤维层和覆盖于所述芯材下端的第二纤维层,所述蜂窝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主体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所述建筑用板材还包括第一发泡材料、第二发泡材料、饰板,通过模压成型使所述饰板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使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一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一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上端、使所述第二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二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二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下端、使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或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四周翻折后粘接在所述芯材四周的侧边上,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芯材上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芯材下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四周向下垂直折弯形成凸出于所述主体的翻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中的至少一种构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第一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第二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构成,所述第一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边由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第二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边由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构成,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两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构成,所述第一纤维层靠近所述芯材的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优选地,所述翻边全部由发泡材料构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发泡材料包括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直角连接处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均为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所述含羟基的聚醚与所述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混合时的质量比为1:1.5~2。优选地,所述第一纤维层为玻纤毡或无纺布,所述第二纤维层为玻纤毡或无纺布,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0~900g/㎡。优选地,所述芯材的材质为纸或铝,所述芯材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500g/㎡,所述芯材上下方向的厚度为6~30mm。优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第二纤维层的下表面。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主体的四周向下垂直折弯形成凸出于所述主体的翻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所述底板构成,所述第一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与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相粘接,所述第二纤维层的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与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相粘接,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与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另一侧面相粘接,所述翻边与所述底板的直角连接处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凹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板的材质包括铝或钢,所述底板的厚度小于1.2mm。优选地,所述饰板为外表面向上凸起的弧形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的方法是,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纤维层覆盖在所述芯材上端,将所述第二纤维层覆盖在所述芯材下端,在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涂覆第一发泡材料,在所述第二纤维层的下表面涂覆第二发泡材料;通过一次模压成型使所述饰板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使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一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一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上端,使渗透进所述第一纤维层的所述第一发泡材料中的一部分渗入靠近所述芯材上端的所述蜂窝孔内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使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二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二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下端、使渗透进所述第二纤维层的所述第二发泡材料中的一部分渗入靠近所述芯材下端的所述蜂窝孔内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使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或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四周翻折后粘接在所述芯材四周的侧边上;在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固化后进行所述一次模压成型的脱模步骤,得到建筑用板材。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压制出垂直于所述主体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并向下延伸的所述翻边,所述翻边凸出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压制出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所述翻边。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压制出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构成的所述翻边,所述第一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第二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压制出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构成的所述翻边,所述第一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压制出由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构成的所述翻边,所述第二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压制出由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构成的所述翻边,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两侧面均覆盖有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压制出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构成的所述翻边,所述第一纤维层靠近所述芯材的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压制出全部由发泡材料构成的所述翻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发泡材料包括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发泡材料。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一次模压成型在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直角连接处压制出向上凹陷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均为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将上述两种组分按质量比1:1.5~2混合后进行涂覆。优选地,所述涂覆的涂覆时间≤40秒,所述涂覆的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板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芯材,所述主体还包括覆盖于所述芯材上端的第一纤维层和覆盖于所述芯材下端的第二纤维层,所述蜂窝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主体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板材还包括第一发泡材料、第二发泡材料、饰板,通过模压成型使所述饰板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使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一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一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上端、使所述第二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二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二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下端、使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或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四周翻折后粘接在所述芯材四周的侧边上,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芯材上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芯材下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2 CN 20191029452911.一种建筑用板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多个蜂窝孔的芯材,所述主体还包括覆盖于所述芯材上端的第一纤维层和覆盖于所述芯材下端的第二纤维层,所述蜂窝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主体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板材还包括第一发泡材料、第二发泡材料、饰板,通过模压成型使所述饰板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使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一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一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上端、使所述第二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二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二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下端、使所述第一纤维层和/或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四周翻折后粘接在所述芯材四周的侧边上,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芯材上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芯材下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四周向下垂直折弯形成凸出于所述主体的翻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中的至少一种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第一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第二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构成,所述第一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由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第二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由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构成,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两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构成,所述第一纤维层靠近所述芯材的一侧面覆盖有发泡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全部由发泡材料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意一种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包括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发泡材料。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所述第二纤维层的直角连接处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凹槽。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均为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所述含羟基的聚醚与所述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混合时的质量比为1:1.5~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层为玻纤毡或无纺布,所述第二纤维层为玻纤毡或无纺布,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200~900g/㎡。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的材质为纸或铝,所述芯材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500g/㎡,所述芯材上下方向的厚度为6~30mm。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第二纤维层的下表面。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四周向下垂直折弯形成凸出于所述主体的翻边。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纤维层、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所述第二纤维层、所述底板构成,所述第一纤维层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与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一侧面相粘接,所述第二纤维层的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与所述芯材的向下延伸段的另一侧面相粘接,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二发泡材料与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另一侧面相粘接,所述翻边与所述底板的直角连接处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凹槽。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材质包括铝或钢,所述底板的厚度小于1.2mm。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板为外表面向上凸起的弧形板。20.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纤维层覆盖在所述芯材上端,将所述第二纤维层覆盖在所述芯材下端,在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涂覆第一发泡材料,在所述第二纤维层的下表面涂覆第二发泡材料;通过一次模压成型使所述饰板通过所述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第一纤维层的上表面、使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渗透进所述第一纤维层并将所述第一纤维层粘接在所述芯材上端,使渗透进所述第一纤维层的所述第一发泡材料中的一部分渗入靠近所述芯材上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逸住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