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642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用板材,通过将面板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蜂窝芯的上端,将底板通过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蜂窝芯的下端,在蜂窝芯的四周可拆卸地设置框架,从而构成蜂窝芯的围边,能够很好的保护蜂窝芯,使得板材的结构强度更高,并且通过框架阻挡了边部毛刺,安装时无需进行去毛刺处理,后期安装更加方便,也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用板材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发泡材料的粘接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板材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建筑用板材。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有很多建筑用板材,如专利号为201910519636.X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板材及一种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该方案为了避免蜂窝芯的四周裸露在外,采用了在蜂窝芯四周粘接纤维层的方式,但纤维层的强度较低,难以对蜂窝芯起到保护作用,生产和后期安装过程中,还需要去除边部毛刺,并安装型材增强板材的结构强度,由于纤维层的孔隙较小,还增大了发泡材料渗入、渗透纤维层进行粘接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后期安装方便的建筑用板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用板材,包括:蜂窝芯,所述蜂窝芯具有多个蜂窝孔,所述蜂窝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蜂窝芯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面板,所述面板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上端,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上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底板,所述底板通过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下端,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下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所述建筑用板材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蜂窝芯的四周并构成所述蜂窝芯的围边。优选地,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框架由两根纵向型材和两根横向型材垂直拼接而成,所述纵向型材和所述横向型材的拼接处通过角码进行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角码为塑胶角码,所述型材为铝型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型材远离所述蜂窝芯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进一步优选地,其中一根所述型材具有倾斜的侧壁,该侧壁位于该型材远离所述蜂窝芯的一侧,该侧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面板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倒刺,所述倒刺沿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框架的上表面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框架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相齐平。优选地,所述第一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均为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所述含羟基的聚醚与所述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混合时的质量比为1:1。优选地,所述面板包括瓷板砖,所述底板包括彩钢板,所述蜂窝芯的材质为纸或铝,所述蜂窝芯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500g/㎡,所述蜂窝芯在上下方向的厚度为6~30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的建筑用板材,通过将面板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蜂窝芯的上端,将底板通过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蜂窝芯的下端,在蜂窝芯的四周可拆卸地设置框架,从而构成蜂窝芯的围边,能够很好的保护蜂窝芯,使得板材的结构强度更高,并且通过框架阻挡了边部毛刺,安装时无需进行去毛刺处理,后期安装更加方便,也使得本技术提供的建筑用板材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发泡材料的粘接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建筑用板材实施例一的前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局部进行了剖视)。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2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中建筑用板材实施例二的后视示意图(局部进行了剖视)。图8是图7中E-E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图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8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中建筑用板材的第一种拼接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建筑用板材的第二种拼接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中建筑用板材的第三种拼接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14是制作本技术中建筑用板材的模具的主视示意图。其中:10.建筑用板材;20.建筑用板材;100.蜂窝芯;101.蜂窝孔;200.面板;201.第一发泡材料;300.底板;301.第二发泡材料;400.框架;401.纵向型材;4011.安装槽;4012.倒刺;4013.外侧壁;4014.凸出部;402.横向型材;403.角码;501.连接胶条;502.连接胶条;503.调平器;504.结构胶;505.美缝剂;506.连接型材;507.自攻螺丝;508.连接型材;5081.第一垂直面;5082.第二垂直面;5083.第一凹槽;5084.第二凹槽;509.密封胶条;600.模具;601.左模具;6011.放置区;602.右模具;6021.放置区;6022.快速夹钳;603.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描述的上、下方向是指图3、图11、图12、图13中的上、下方向,本技术描述的左、右方向是指图4、图11、图12、图13、图14中的左、右方向。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10,包括:蜂窝芯100、面板200、底板300、框架400,其中,蜂窝芯100具有多个依次排列的蜂窝孔101,蜂窝芯100沿水平方向延伸呈板状,蜂窝孔101的轴心线垂直于蜂窝芯100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面板200通过第一发泡材料201粘接在蜂窝芯100的上端,第一发泡材料101填充进靠近蜂窝芯100的上端的蜂窝孔101内并与蜂窝孔101的孔壁相粘接;底板300通过第二发泡材料301粘接在蜂窝芯100的下端,第二发泡材料301填充进靠近蜂窝芯100的下端的蜂窝孔101内并与蜂窝孔101的孔壁相粘接;框架400可拆卸地设置在蜂窝芯100的四周并构成蜂窝芯100的围边。在本实施例中,面板200为瓷板砖,底板300为彩钢板,蜂窝芯100的材质为铝,蜂窝芯100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00~2500g/㎡,蜂窝芯100在上下方向的厚度为6~30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泡材料201、第二发泡材料301均为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由两种组分组成,一种组分是含羟基的聚醚,另一种组分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所述含羟基的聚醚与所述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固化剂混合时的质量比为1:1。在本实施例中,框架400为矩形框架,框架400由两根纵向型材401和两根横向型材402垂直拼接而成,纵向型材401和横向型材402的拼接处通过角码403进行连接;角码403为塑胶角码,价廉易得;纵向型材401和横向型材402为铝型材,在确保建筑用板材10整体强度的同时,能够降低其重量;两根纵向型材401远离蜂窝芯100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4011,安装槽4011的槽壁上设置有倒刺4012,倒刺4012沿安装槽401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安装槽4011及倒刺4012能够方便在建筑用板材10拼接时设置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用板材,包括:/n蜂窝芯,所述蜂窝芯具有多个蜂窝孔,所述蜂窝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蜂窝芯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n面板,所述面板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上端,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上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n底板,所述底板通过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下端,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下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n其特征在于:/n所述建筑用板材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蜂窝芯的四周并构成所述蜂窝芯的围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用板材,包括:
蜂窝芯,所述蜂窝芯具有多个蜂窝孔,所述蜂窝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蜂窝芯水平延伸后所在的平面;
面板,所述面板通过第一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上端,所述第一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上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
底板,所述底板通过第二发泡材料粘接在所述蜂窝芯的下端,所述第二发泡材料填充进靠近所述蜂窝芯的下端的蜂窝孔并与所述蜂窝孔的孔壁相粘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用板材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蜂窝芯的四周并构成所述蜂窝芯的围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框架由两根纵向型材和两根横向型材垂直拼接而成,所述纵向型材和所述横向型材的拼接处通过角码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为塑胶角码,所述型材为铝型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远离所述蜂窝芯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逸住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