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含铜污泥生产碱式氯化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932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含铜污泥生产碱式氯化铜的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含铜污泥浸出‑萃取铜‑反萃取铜‑合成碱式氯化铜。该方法的含铜污泥经过浸出、萃取、反萃取、合成碱式氯化铜即可得到饲料级碱式氯化铜,工艺流程简单;通过盐酸浸出含铜污泥,铜的浸出率达99%以上,再通过萃取反萃取合成碱式氯化铜,铜的一次回收率达98%以上,铜的回收率高;整个工艺过程,萃取余液可返回污泥浸出步骤,反萃取余液用于合成碱式氯化铜;碱式氯化铜生产母液返回用作碱式氯化铜合成底液,废水产生少,实现清洁生产,制备得到的碱式氯化铜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A Method of Producing Alkaline Copper Chloride from Copper-Containing Slu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含铜污泥生产碱式氯化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化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含铜污泥生产碱式氯化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加工、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铜废水,现有技术对含铜废水的处理一般是采用化学沉淀的方法,加入石灰、液碱等形成含铜污泥。含铜污泥中含有1~10%的铜,属于危险废物,若处理不当,污泥中的铜会进入水体或土壤,从而污染环境;另外铜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金属,其资源越来越紧缺,而需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回收含铜污泥中的铜,将其资源化的意义非常重大。如何有效的处理含铜污泥,并实现其无害化、资源化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外科研人员对含铜污泥资源化处理主要采用火法冶炼回收、酸浸湿法回收、煅烧-酸浸三种方法。火法冶炼回收是预先对含铜污泥进行烘干,然后用石灰石和萤石作为溶剂,焦炭或者高温煤作为燃料,高温熔炼得到粗铜。专利CN102433437A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泥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方法,火法熔炼回收方法存在能耗高,对环境不友好的缺点,且对原料要求高,不适于处理低含铜污泥。专利CN1827802A公开了一种从电镀污泥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将电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含铜污泥生产碱式氯化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含铜污泥浸出:将含铜污泥经浸取剂浸出,过滤得到浸出滤液;S2.萃取铜:在上述S1中的浸出滤液中加入有机相萃取铜,得到萃取后的铜负载有机相;S3.反萃取铜:将S2中的铜负载有机相加入反萃取剂萃取得到氯化铜溶液,所述反萃取剂为盐酸溶液,盐酸溶液的浓度为2~5mol/L;S4.合成碱式氯化铜:将S3中的氯化铜溶液和氨水并流加入反应母液中,待反应完全,过滤得到碱式氯化铜固体和生产母液,其中氯化铜溶液和氨水的流量比为1:0.25~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含铜污泥生产碱式氯化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含铜污泥浸出:将含铜污泥经浸取剂浸出,过滤得到浸出滤液;S2.萃取铜:在上述S1中的浸出滤液中加入有机相萃取铜,得到萃取后的铜负载有机相;S3.反萃取铜:将S2中的铜负载有机相加入反萃取剂萃取得到氯化铜溶液,所述反萃取剂为盐酸溶液,盐酸溶液的浓度为2~5mol/L;S4.合成碱式氯化铜:将S3中的氯化铜溶液和氨水并流加入反应母液中,待反应完全,过滤得到碱式氯化铜固体和生产母液,其中氯化铜溶液和氨水的流量比为1:0.25~0.8。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浸取剂为盐酸,浸出体系pH为0.5~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反应体系pH为4.0~5.5,反应时间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伍查正炯吴阳东王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