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925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包括:料台,用于堆放加工保温杯底盖的料片;第一过渡台和第二过渡台,所述第二过渡台上设置抹油部件;第一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所述料台输送到所述第一过渡台;第二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所述第一过渡台输送到所述抹油部件;第三输送部,用于将抹油的料片输送到冲床的工作台面上。该送料系统可以取代人工送料,而且通过设置多个输送部接力送料,缩短了送料间隔和单个输送部的行程,利于实现连续送料和保证输送位置的准确性。而且,该送料系统实现了对料片的自动抹油。此外,该送料系统还配置有与冲床相互通信的控制模块,实现了与冲床的联合控制,从而可以自动判断何时向冲床送料。

A Feeding System for the Bottom Cover of Thermal Insulation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
技术介绍
保温杯底盖是由圆形料片经冲床冲压而成的。目前,保温杯底盖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人工将料片放置在冲床的工作台面上,不仅很容易出现放偏的问题,而且,一旦冲床发生故障,很容易对放置料片的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有鉴于此开发一种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取代现有的人工送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料台,用于堆放加工保温杯底盖的料片;第一过渡台和第二过渡台,所述第二过渡台上设置抹油部件;第一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所述料台输送到所述第一过渡台;第二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所述第一过渡台输送到所述抹油部件内;第三输送部,用于将抹油的料片输送到冲床的工作台面上。如上所述的送料系统,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第一导轨,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滑座,可滑动地装于所述第一导轨;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第一取料臂,可上下滑动地装于所述滑座;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取料臂沿所述滑座上下滑动。如上所述的送料系统,所述第三输送部包括:第二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导轨,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互垂直,且可滑动地装于所述第二导轨;第三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导轨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第二取料臂,可滑动地装于所述第三导轨;第四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取料臂沿所述第三导轨滑动。如上所述的送料系统,所述第一驱动源和所述第三驱动源均为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源和所述第四驱动源均为电机。如上所述的送料系统,所述第一取料臂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取料臂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取料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导轨,所述第二取料臂的另一端下方和所述第一取料臂的下端均连接有吸盘。如上所述的送料系统,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过渡台的平推气缸,所述平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推板,用于将料片平推到所述抹油部件内。如上所述的送料系统,所述送料系统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料台、所述第一过渡台、所述第二过渡台、所述第一输送部、所述第二输送部和所述第三输送部均集成在所述控制柜的柜体上。如上所述的送料系统,所述控制柜的控制部件包括: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二过渡台上有无料片;控制模块,与冲床相互通信,以接收冲床发出的送料信号;并与所述传感器相互通信,以接收传感器发出的有料信号和无料信号;并与所述第一输送部、所述第二输送部和所述第三输送部相互通信,以向三者发送执行指令;并具体配置为:当接收到所述送料信号时,向所述第三输送部发出输送指令,并向所述第一输送部发送取料和输送指令;当接收到所述无料信号时,向所述第二输送部发出输送指令;当接收到所述有料信号时,向所述第三输送部发出取料指令。该送料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该送料系统可以取代人工送料。而且,该送料系统设置了多个输送部和过渡台,实现了接力送料,相比单独设置一个输送部往返送料而言,可以大大缩小送料间隔,从而实现连续送料,并且可以缩短单个输送部的行程,从而利于保证输送位置的准确性。而且,该送料系统通过设置第二输送部和在第二过渡台上设置抹油部件,实现了对料片的自动抹油,对料片抹油可以减少毛刺的产生,使冲压出的底盖更光滑,且相比人工抹油而言,更易于保证抹油的均匀性。该送料系统能够自动送料,无需人工操控;而且,通过接收冲床发出的送料信号,实现了与冲床的联合控制,无需人工判断何时需要向冲床送料;而且,使第三输送部的取料和输送由不同的信号触发,具体来说,取料由第二过渡台上的有料信号触发,输送由冲床的送料信号触发,如此设置,可以使接收到冲床的送料信号时第三输送部已经处于取完料的状态,从而可以进一步缩短冲床的空档间隔,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送料系统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料台;2第一过渡台;3第二过渡台,31抹油部件;4第一输送部,41第一导轨,42滑座,43第一取料臂,44第二驱动源;5第三输送部,51第二导轨,52第三导轨,53第二取料臂,54第四驱动源,55连接块;6吸盘;7控制柜,71柜体,72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送料系统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包括料台1,第一过渡台2,第二过渡台3,第一输送部4,第二输送部和第三输送部5。其中,料台1用于堆放加工保温杯底盖的料片;第二过渡台3上设置抹油部件31;第一输送部4用于将料片自料台1输送到第一过渡台2;第二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第一过渡台2输送到抹油部件31内;第三输送部5,用于将抹油的料片输送到冲床的工作台面上。应用中,将料片堆放在料台1上,第一输送部4将料片自料台1输送到第一过渡台2,第二输送部将料片输送到抹油部件31内,使料片表面抹上润滑油,第三输送部5将抹上润滑油的料片输送到冲床的工作台面的指定位置上进行冲压。该送料系统可以取代人工送料。而且,该送料系统设置了多个输送部和过渡台,实现了接力送料,相比单独设置一个输送部往返送料而言,可以大大缩小送料间隔,从而实现连续送料,并且可以缩短单个输送部的行程,从而利于保证输送位置的准确性。而且,该送料系统通过设置第二输送部和在第二过渡台上设置抹油部件,实现了对料片的自动抹油,对料片抹油可以减少毛刺的产生,使冲压出的底盖更光滑,且相比人工抹油而言,更易于保证抹油的均匀性。具体的,该送料系统还包括控制柜7,料台1、第一过渡台2、第二过渡台3、第一输送部4、第二输送部和第三输送部5均集成在控制柜7的柜体71上。更具体的,该控制柜7的控制部件包括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其中,传感器用于感应第二过渡台3上有无料片。其中,控制模块与冲床相互通信,以接收冲床发出的送料信号;并与传感器相互通信,以接收传感器发出的有料信号和无料信号;并与第一输送部4、第二输送部和第三输送部5相互通信,以向三者发送执行指令。并且,控制模块具体配置为:当接收到冲床发出的送料信号时,向第三输送部5发出输送指令,并向第一输送部4发送取料和输送指令;当接收到传感器发出的无料信号时,向第二输送部发出取料和输送指令;当接收到传感器发出的有料信号时,向第三输送部5发出取料指令。如此设置,使该送料系统能够自动送料,无需人工操控;而且,通过接收冲床发出的送料信号,实现了与冲床的联合控制,无需人工判断何时需要向冲床送料;而且,使第三输送部5的取料和输送由不同的信号触发,具体来说,取料由第二过渡台3上的有料信号触发,输送由冲床的送料信号触发,如此设置,可以使接收到冲床的送料信号时第三输送部5已经处于取完料的状态,从而可以缩短冲床的空档间隔,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具体实施例中,控制柜7还包括设于柜体71外的控制面板72,控制面板72具体包括显示屏和操作按钮,以便人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操控。在具体实施例中,柜体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料台,用于堆放加工保温杯底盖的料片;第一过渡台和第二过渡台,所述第二过渡台上设置抹油部件;第一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所述料台输送到所述第一过渡台;第二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所述第一过渡台输送到所述抹油部件内;第三输送部,用于将抹油的料片输送到冲床的工作台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杯底盖的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系统包括:料台,用于堆放加工保温杯底盖的料片;第一过渡台和第二过渡台,所述第二过渡台上设置抹油部件;第一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所述料台输送到所述第一过渡台;第二输送部,用于将料片自所述第一过渡台输送到所述抹油部件内;第三输送部,用于将抹油的料片输送到冲床的工作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第一导轨,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滑座,可滑动地装于所述第一导轨;第一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滑座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第一取料臂,可上下滑动地装于所述滑座;第二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取料臂沿所述滑座上下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部包括:第二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导轨,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相互垂直,且可滑动地装于所述第二导轨;第三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导轨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第二取料臂,可滑动地装于所述第三导轨;第四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取料臂沿所述第三导轨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源和所述第三驱动源均为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源和所述第四驱动源均为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陆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膳魔师江苏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