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壳空心球状钴酸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制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壳空心球状钴酸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类空心结构在超级电容器和气敏传感器领域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和气敏性能。
技术介绍
近几年,空心结构颗粒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由于其具有内部空间、低密度、大比表面积、较强稳定性和表面渗透性等特点,在催化、光电传感器、药物传输载体、光子晶体、能量存储器件和纳米化学反应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现今,制备有良好空心结构的最优途径包括在可移除模板上包覆所需材料,,或依不同原理(化学置换法、柯肯达尔效应、酸碱刻蚀等)经预成形颗粒转化生成。尽管已有很多成功制备出空心结构的显著实例,如Fe2O3、NiO、ZnO、SnO2等空心结构颗粒,但是上述制备过程一般需要多步反应或酸处理,过程复杂、制备成本高和易于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探索发展条件简单、环境友好、快速合成空心结构颗粒的新方法仍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钴酸镍是一种尖晶石类的混合价态氧化物,其中镍有二价和三价,结构中占据八面体位置,钴也有有二价和三价,占据四面体和八面体的位置,由于钴酸镍拥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壳空心球状钴酸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溶剂热法制备钴酸镍前躯体,以适量的异丙醇溶液为溶剂,将一定量碳源以及摩尔比为2:1的钴源、镍源依次加入到上述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溶液,其中,碳源、钴源、镍源分别为木糖、六水合硝酸镍、六水合硝酸钴,当溶液以150℃‑200℃进行热反应时,由于木糖单体缩聚成核形成碳球,并最终形成包含大量N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壳空心球状钴酸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溶剂热法制备钴酸镍前躯体,以适量的异丙醇溶液为溶剂,将一定量碳源以及摩尔比为2:1的钴源、镍源依次加入到上述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溶液,其中,碳源、钴源、镍源分别为木糖、六水合硝酸镍、六水合硝酸钴,当溶液以150℃-200℃进行热反应时,由于木糖单体缩聚成核形成碳球,并最终形成包含大量Ni2+、Co2+的碳质微球前驱体;第二步,对碳质微球前驱体的退火过程,将第一步制得的样品装入坩埚至于马弗炉中,升温到350-450℃,保温1-3h,最终,在5-10℃/min等不同的退火速率下,形成不同结构的钴酸镍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壳空心球状钴酸镍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1-2毫摩D-木糖粉末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