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903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物质原料经清洗、干燥、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将粉碎的生物质原料进行酸化处理;步骤2,煤泥经浮选处理至灰分不大于25%,然后再经干燥、破碎、过200目筛,得到煤泥粉备用;步骤3,按照质量份数计,称取木粉10~15份、粘土矿物10~15份、步骤1中制备的酸化生物质粉末30~40份、步骤2中制备的煤泥粉45~60份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步骤4,混合原料成型;步骤5,炭化;步骤6,活化;步骤7,将步骤6中制备的活化成型颗粒先进行酸洗、在经过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成型活性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制备出易成型、结构不易松散的活性炭,吸附饱和后便于分离。

A Method of Preparing Activated Car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活性炭材料是经过加工处理所得的无定形碳,因比表面积大,对气体、溶液中的无机或有机物质及胶体颗粒等都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活性炭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吸附剂,主要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吸附表面结构特性和表面化学性能所决定的。活性炭材料的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高,耐酸、耐碱、耐热,不溶于水与有机溶剂,可以再生使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环保、食品加工、冶金等多个领域。公告号为CN1178853C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包括对含炭原料的破碎、混合、炭化和在活化介质存在下的活化步骤,最后得到活性炭,所述炭化过程是在加压条件下进行的,炭化过程的压力范围是0.2~15Mpa,炭化升温速度为2~8℃/min,终止温度在400~650℃;活化过程的压力范围是0.2~10Mpa,温度为650~1000℃。通过该种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得到的产品在强度、气体分离性能和吸附性能方面效果优异且得到产品的产率较高。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活性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成型,这种方法制备出的活性炭不易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物质原料经清洗、干燥、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将粉碎的生物质原料进行酸化处理,得到酸化生物质粉末;步骤2,煤泥经浮选处理至灰分不大于25%,然后再经干燥、破碎、过200目筛,得到煤泥粉备用;步骤3,按照质量份数计,称取木粉10~15份、粘土矿物10~15份、步骤1中制备的酸化生物质粉末30~40份、步骤2中制备的煤泥粉45~60份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步骤4,成型:将步骤3中的混合原料在常温下压缩成直径为10~15mm,长度为15~20mm的圆柱状成型颗粒;步骤5,炭化:将步骤4中制备的圆柱状成型颗粒置于加热容器中进行炭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生物质原料经清洗、干燥、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将粉碎的生物质原料进行酸化处理,得到酸化生物质粉末;步骤2,煤泥经浮选处理至灰分不大于25%,然后再经干燥、破碎、过200目筛,得到煤泥粉备用;步骤3,按照质量份数计,称取木粉10~15份、粘土矿物10~15份、步骤1中制备的酸化生物质粉末30~40份、步骤2中制备的煤泥粉45~60份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原料;步骤4,成型:将步骤3中的混合原料在常温下压缩成直径为10~15mm,长度为15~20mm的圆柱状成型颗粒;步骤5,炭化:将步骤4中制备的圆柱状成型颗粒置于加热容器中进行炭化处理,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炭化成型颗粒;步骤6,活化:按照质量份数计称取步骤5中制备的炭化成型颗粒10~20份并将其浸润在20~40份活化剂中5~15h,浸润结束后过滤、干燥,然后在含氧气体气氛下,升温至600~900℃进行活化,活化时间为30~90min,活化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活化成型颗粒;步骤7,将步骤6中制备的活化成型颗粒先进行酸洗、在经过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成型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物质原料为木质纤维素、秸秆、果壳、稻草中的一种。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少峰谢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煜创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