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02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物体相对于安装位置以规定的位置关系定位,并且能够执行将该物体安装于该安装位置的动作的输送工具。输送工具包括:基座部;保持部,其以能够向规定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基座部,并保持物体;以及定位部,其设置于基座部,用于将保持于保持部的物体配置于相对于安装位置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准备位置,所述定位部设为:通过保持部相对于基座部的移动,从而能够执行将配置于准备位置的物体安装于安装位置的安装动作。

Conveyor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物体的输送的输送工具。
技术介绍
公知用于重物的输送的输送工具(例如,日本特开昭61-162499号公报)。在将物体安装于安装位置时,有需要将该物体相对于安装位置以规定的位置关系定位的情况。以往,谋求一种将物体相对于安装位置以规定的位置关系定位,并且能够执行将该物体安装于该安装位置的动作的输送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中,用于被安装在预先规定的安装位置的物体的输送的输送工具包括:基座部;保持部,其以能够向规定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基座部,并保持物体;以及定位部,其设置于基座部,用于将保持于保持部的物体配置于相对于安装位置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准备位置的,所述定位部设为:通过保持部相对于基座部的移动,从而能够执行将配置于准备位置的物体安装于安装位置的安装动作。根据本公开,在物体的安装时在需要将该物体对位于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容易地使物体相对于安装位置定位,因此能够使物体的组装作业容易化。此外,由于能够在将物体相对于安装位置定位的状态下利用保持部使物体移动,因此不使起重机移动就能够执行物体的安装动作。附图说明图1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输送工具、组装对象物以及起重机。图2表示图1所示的保持物体的输送工具的放大图。图3是图2所示的输送工具以及物体的后方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输送工具以及物体的前方立体图。图5是沿着图2中的V-V的剖面图。图6是自前方观察图2所示的输送工具以及物体的图。图7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输送工具的定位部与组装对象物的抵接部抵接,将物体配置于准备位置的状态的后方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定位部以及抵接部的放大图。图9是图7所示的定位部以及抵接部的前方立体图的放大图。图10是图7所示的输送工具、物体以及组装对象物的侧视图。图11表示使图7所示的输送工具向前方移动,将物体配置于安装位置的状态。图12是图11所示的输送工具、物体以及组装对象物的后方立体图。图13是图11所示的输送工具、物体以及组装对象物的前方立体图。图14是从图13所示的图中将组装对象物省略的放大立体图。图15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定位部。图16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抵接部。图17是表示将图15所示的定位部与图16所示的抵接部抵接并固定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8表示另外其他的实施方式的定位部以及抵接部。图19表示将图18所示的定位部与抵接部抵接并固定的状态。图20是其他的实施方式的输送工具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说明的各种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同样的要素附上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中的直角坐标系作为方向的基准,为了方便,将x轴正方向设为前方,将y轴正方向设为右侧,将z轴正方向设为上方。例如,x-y平面是水平面。参照图1~图7说明一实施方式的输送工具10。输送工具10用于保持并输送物体100。在本实施方式中,物体100是内置多级齿轮构造(未图示)的、具有中心轴线O1的圆筒形的减速器,例如是具有600kg以上的重量的重物。物体100相对于组装对象物102拆装。在本实施方式中,组装对象物102是工业用机器人的旋转机体。如图1以及图7所示,组装对象物102包括:以能够绕铅垂轴线旋转的方式设于机器人基座103的基部104;以及自该基部104彼此相对地向上方延伸的一对侧壁部106、108。在侧壁部108设有:在x轴方向上贯通该侧壁部108的通孔110;以及形成于侧壁部108的上端部,并自该侧壁部108向后方延伸的圆弧状的凸缘部112。通孔110是与凸缘部112同心地配置的、具有中心轴线O2的圆形的孔。另外,该孔110也可以不贯通侧壁部108,而是以自侧壁部108的组装面114凹陷的方式形成的有底的孔。在一对侧壁部106以及108之间,机械臂(未图示)设置为能够绕水平轴线转动。机器人基座103、组装对象物(旋转机体)102以及机械臂构成垂直多关节型机器人。物体100相对于侧壁部108的组装面114的预先规定的安装位置拆装。组装面114是遍及通孔110的周围延伸的、与z-y平面大致平行的平面。物体100包括:与组装面114抵接的圆环状的抵接面116;自该抵接面116向前方突出的圆筒状的凸台部118;与抵接面116相反侧的后表面122;以及在该后表面122形成的多个紧固孔124(图3)。如图3所示,紧固孔124是例如螺纹孔,且在后表面122的外周缘的附近以绕轴线O1以大致等间隔排列的方式配设。在将物体100组装在组装面114上的规定的安装位置时,螺钉等紧固件(未图示)贯穿于这些紧固孔124,该紧固件紧固于在组装面114形成的紧固孔(例如,螺纹孔。未图示)。由此,物体100在规定的安装位置固定于组装面114。输送工具10在如图1所示那样保持物体100的状态下悬挂于起重机120(例如,叉车或者吊车),利用该起重机搬运。如图2~图4所示,输送工具10具有:基座部12、保持部14、引导部16、定位部18以及把手20(例如,吊环螺钉)。基座部12是在x轴方向上具有长度方向的大致矩形的平板构件。把手20固定设置于基座部12的上表面12a。保持部14是自y轴方向观察呈大致L字状弯曲的一体形状的棒构件,并以能够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基座部12的下侧。保持部14具有:第1臂22、第2臂24、安装部26以及卡合轨道28。第1臂22与基座部12平行地在x轴方向上延伸。第2臂24以与第1臂22正交的方式自该第1臂22的后端向下方延伸。通过第1臂22以及第2臂24正交,从而在由保持部14保持的物体100的上方划定出空间S(图2)。安装部26固定设置于第2臂24的下端。在安装部26形成有在x轴方向上贯通该安装部26的共计3个通孔26a(图2)。这些通孔26a配设在与形成于物体100的后表面122的紧固孔124中的3个紧固孔124相对应的位置。换言之,通孔26a以与紧固孔124同样的间隔沿着圆弧状的轨道排列。另外,安装部26也可以追随通孔26a以及紧固孔124的排列方向呈圆弧状延伸。此外,通孔26a的个数不限于3个,也可以是任意数量。共计3个紧固件(例如螺钉)30贯穿于通孔26a,这些紧固件30分别紧固于3个紧固孔124。这样一来,安装部26固定于物体100的后表面122,由此,保持部14保持物体100。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将物体100组装于组装面114的紧固孔124作为用于将安装部26固定于物体100的紧固孔来利用。根据该结构,无需在物体100另外设置用于将安装部26固定于物体100的紧固孔。卡合轨道28以自第1臂22的上表面22a向上方突出,而且,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固定设置于第1臂22。如图5所示,卡合轨道28具有自x轴方向观察呈大致T字状的截面形状。具体来说,卡合轨道28具有:自第1臂22的上表面22a向上方突出的基部32;以及自该基部32向y轴方向两侧突出的爪部34、36。卡合轨道28如后所述与引导部16可动地卡合。引导部16固定于基座部12的下侧,将保持部14支承于基座部12,并且引导该保持部14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引导部16具有: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截面呈大致C字状的主体部38;第1列的辊40;在该第1列的辊40的右侧与该第1列的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工具,其是用于被安装于预先规定的安装位置的物体的输送的输送工具,其中,所示输送工具包括:基座部;保持部,其以能够向规定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部,并保持物体;以及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基座部,用于将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物体配置于相对于所述安装位置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准备位置,所述定位部设为:通过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基座部的移动,从而能够执行将配置于所述准备位置的物体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的安装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23 JP 2018-0310661.一种输送工具,其是用于被安装于预先规定的安装位置的物体的输送的输送工具,其中,所示输送工具包括:基座部;保持部,其以能够向规定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部,并保持物体;以及定位部,其设置于所述基座部,用于将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物体配置于相对于所述安装位置具有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准备位置,所述定位部设为:通过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基座部的移动,从而能够执行将配置于所述准备位置的物体安装于所述安装位置的安装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工具,其中,所述定位部具有用于将所述基座部相对于具有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正嘉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