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82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43
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翼片的侧面设置有防退凸起,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防退凸起下压套管以使得套管抵住内针座,以阻止内针座后退。利用相向折合翼片握持输液针对血管穿刺,是一种便利且经典的穿刺方式,相向折合翼片并手持折合翼片穿刺时,的防退凸起可压迫套管变形卡紧内针座,阻止内针座位移,从而防止针芯后退,既符合传统使用习惯,又能够实现防止针芯穿刺血管时受到皮肤的阻力而后退,排出刺穿失败的风险。穿刺完毕之后,翼片可以再次展开贴伏于皮肤上,有效辅助留置针整体的粘贴固定,起到握持穿刺、折合锁紧和展开固定的作用。

An indwelling needle for anti-re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护套针,它一般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针芯、内针座和内软管,针芯是硬质的钢针,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内软管穿在所述套管内。初始状态下,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穿刺时,医护人员推动针芯与前软管一起刺入血管中,穿刺成功后,医护人员拉动内软管,让内针座、内软管以及针芯后退,以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针芯脱离前软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组件完全抽离弃置,在套管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另一种是内组件后退至套管内,柔软的前软管留在血管中,在内软管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液体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进行输液。由于留置在静脉内的前软管是软质的,避免了针体对血管的损伤,病人可以带针轻度活动。静脉留置针适用于多个部位的穿刺,一次穿刺可以连续或间隔多次、多天使用,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医疗护理人力物力,具有重大的医疗经济意义。当然这种留置针也可以作为常规的一次性输液针使用。如前所述,由于使用时内组件与外组件是需要相对位移的,因此需保证内组件与外组件之间是可以相对滑动的。但是在穿刺时,为了保障针芯的前端部顺利穿刺人体血管,需要保证针芯不后退,即需要保证内组件整体不后退,否则就会存在穿刺失败的风险。现有的防止针芯后退的结构过于复杂,或者需要医护人员大力捏紧套管以阻止内针座后退,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另外在制造预装配之后,在装卸搬运、物流周转、产品分发、用前检查等多个环节亦均可能令内组件和外组件发生滑动导致位移,一旦产生位移就会使针芯处于非初始位置时的位置,将无法实施穿刺,将其复位并不容易,则会导致留置针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其便于操作,防止针芯后退,保障穿刺顺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内针座、内软管和硬质的针芯,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初始状态下,内软管穿设在套管内,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输液状态下,内针座、内软管以及针芯后退,以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以形成输液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外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翼片,至少一侧的所述翼片的侧面设置有防退凸起,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防退凸起径向下压所述套管以使得套管抵住所述内针座,以阻止所述内针座后退。其中,所述翼片固定在所述外针座上,或固定在所述套管上。其中,两侧的翼片均设置有所述防退凸起。其中,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防退凸起径向下压套管以使得套管变形抵住所述内针座的后端部,或抵住所述内针座的外侧壁。其中,该防退针的留置针还包括包装护套,包装护套可拔除地套在外针座的前部,所述前软管和所述针芯套入所述包装护套内,所述包装护套设置有延伸部,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延伸部抵住所述翼片,使所述翼片保持折合状态。其中,所述延伸部的设置有缺口,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翼片的被捏持部位外露至所述缺口。其中,所述包装护套与外针座之间为卡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翼片的侧面设置有防退凸起,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防退凸起下压套管以使得套管抵住内针座,以阻止内针座后退。利用相向折合翼片握持输液针对血管穿刺,是一种便利且经典的穿刺方式,相向折合翼片并手持折合翼片穿刺时,防退凸起可压迫套管变形卡紧内针座,阻止内针座位移,从而防止针芯后退,既符合传统使用习惯,又能够实现防止针芯穿刺血管时受到皮肤的阻力而后退,排出刺穿失败的风险。穿刺完毕之后,翼片可以再次展开贴伏于皮肤上,有效辅助留置针整体的粘贴固定,起到握持穿刺、折合锁紧和展开固定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在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的两侧翼片相向折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在输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的立体图。图5为实施例中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的包装护套的立体图。图6为实施例中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的翼片固定在套管上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外针座1;套管2、前软管3;内针座4;内软管5、针芯6;翼片7、防退凸起71;包装护套8、延伸部81、缺口8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如图1所示,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1、套管2和前软管3,前软管3固定于外针座1的前端部,套管2的前端部与外针座1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2、外针座1和前软管3依次连通,外针座1设置有供医护人员手持的两侧翼片7。内组件包括内针座4、内软管5和硬质的针芯6,针芯6的后端与内针座4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5的前端部与内针座4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5、内针座4和针芯6依次连通。初始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内软管5穿设在所述套管2内,内针座4处在外针座1内,针芯6贯穿在前软管3内且从前软管3的前端穿出。穿刺时,医护人员把两侧翼片7相向折合,持住翼片7向前推动,使得针芯6与前软管3的前端部一起刺入血管中,穿刺成功后,医护人员拉动内软管5,使内针座4、内软管5以及针芯6后退,以使得针芯6脱离所述前软管3,形成如图3所示的输液状态。本实施例中,针芯6脱离前软管3的方式是内组件后退至套管2内,内针座4与套管2之间密封,内针座4被卡紧或扣紧固定在套管2的后端部,针芯6容置在套管2内,柔软的前软管3留在血管中,在内软管5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液体依次经过内软管5-内针座4-针芯6-套管2-外针座1-前软管3进行输液。当然,实际中针芯6脱离前软管3的方式还可以是:内组件完全抽离弃置,内组件一次性使用,然后在套管2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两侧翼片7的侧面均设置有防退凸起71,两侧的翼片7相向折合后,防退凸起71下压套管2以使得套管2抵住内针座4,以阻止内针座4后退。实际中仅一个翼片7设有防退凸起71也是可以的。防退凸起71对内针座4的阻碍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如图2所示,两侧的翼片7相向折合后,防退凸起71径向下压套管2变形,以使得套管2局部凹陷后抵住内针座4的后端部。另一种如图6所示,防退凸起71通过压紧套管2来间接压紧内针座4的外侧壁。当然实际上这两种情况可以同时使用,既抵挡内针座4的后端部,又压紧内针座4的外侧壁,充分保障内针座4不会后退。翼片7除了固定在外针座1上,也可以如图6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内针座、内软管和硬质的针芯,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初始状态下,内软管穿设在套管内,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输液状态下,内针座、内软管以及针芯后退,以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以形成输液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外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翼片,至少一侧的所述翼片的侧面设置有防退凸起,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防退凸起径向下压所述套管以使得套管抵住所述内针座,以防止所述内针座后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内针座、内软管和硬质的针芯,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初始状态下,内软管穿设在套管内,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输液状态下,内针座、内软管以及针芯后退,以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以形成输液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外组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翼片,至少一侧的所述翼片的侧面设置有防退凸起,两侧的翼片相向折合后,所述防退凸起径向下压所述套管以使得套管抵住所述内针座,以防止所述内针座后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退针的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翼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风陈志强陈爱国王铮陈达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