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82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43
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内组件的外周面固定有密封结构,套管的内壁与内软管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密封结构来实现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固定在内组件的外周面,因此无需在内针座留有用于安装传统密封圈的槽位,因此内针座的直径可以设置得比较小,对应的套管的直径也可以做得比较小,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塞环一方面作为套管内侧壁与内软管的外侧壁之间的密封件,另一方面在输液状态下,能够锁紧内组件在套管的后端部形成输液通道,一物多用,无需像传统那样密封件和锁紧件分别设置,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更加紧凑简单,成本也更低廉。

A Sliding Sealed Retention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
技术介绍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护套针,由于留置在静脉内的前软管是软质的,避免了针体对血管的损伤,病人可以带针轻度活动。静脉留置针适用于人体多个部位的穿刺,一次穿刺可以连续或间隔多次、多天使用,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医疗护理人力物力,具有重大的医疗经济意义。当然这种留置针也可以作为常规的一次性输液针使用。其结构一般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针芯、内针座和内软管,针芯是硬质的钢针,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内软管穿在所述套管内。初始状态下,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穿刺时,医护人员推动针芯与前软管一起刺入血管中,穿刺成功后,医护人员拉动内软管,让内针座、内软管以及针芯后退,以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针芯脱离前软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组件完全抽离弃置,在套管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液;另一种是内组件后退至套管内,没有被完全抽离,内组件被锁紧在套管的后端部,针芯容置在套管内,在内软管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柔软的前软管留在血管中,液体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进行输液。如前所述,针芯脱离前软管的第二种方式,由于内组件需要后退至套管内,形成“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输液通道,为了避免套管内的液体泄漏,内组件与套管之间需要密封,传统的留置针另外需要在内针座的外侧套有密封圈,这样内针座的外侧需要留有安装密封圈的槽位,同时需要保障内针座的壁厚,所以内针座的直径需要做得比较大,对应的外侧的套管的直径也较大。另外,需要在套管的后端部设置对应的结构来锁定内组件,内组件的锁紧、内组件与套管之间的密封需要不同的结构来实现,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单,可减小整体直径的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内针座、内软管和硬质的针芯,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初始状态下,内软管穿设在套管内,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输液状态下,内组件后退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且容置在套管内,形成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输液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内组件的外周面固定有密封结构,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与内组件之间通过所述活塞环来实现密封。其中,密封结构为活塞环,活塞环的纵截面呈渐宽的Y状或V状。其中,所述活塞环一体注塑成型在所述内针座上。其中,所述活塞环粘接固定在所述内软管的外周面。其中,所述活塞环是软质的,或是硬质的。其中,套管的后端部设置有锁紧结构,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被所述锁紧结构固定,从而锁住所述内针座。其中,所述锁紧结构为卡扣,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扣在所述卡扣中。其中,所述套管的后端部是硬质的,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被套管的后端部抵压变形,从而被夹紧固定在套管的后端部。其中,所述套管的后端部套设有硬质的止位件,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被止位件抵压变形,从而被夹紧固定在套管的后端部。其中,内软管的前端部扩张形成所述密封结构,且内软管的前端部套在所述内针座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内组件的外周面固定有密封结构,套管的内壁与内软管的外周面之间通过密封结构来实现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密封结构固定在内组件的外周面,因此无需在内针座留有用于安装传统密封圈的槽位,因此内针座的直径可以设置得比较小,对应的套管的直径也可以做得比较小,整体结构紧凑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在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在输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在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另一实施例在输液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的带有止位件的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的局部半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中另一种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包括:外针座1;套管2、卡扣21、前软管3;内针座4;内软管5、针芯6;翼片7;活塞环8;止位件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如图1所示,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1、套管2和前软管3,前软管3固定于外针座1的前端部,套管2的前端部与外针座1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2、外针座1和前软管3依次连通,外针座1设置有供医护人员手持的两侧翼片7。内组件包括内针座4、内软管5和硬质的针芯6,针芯6的后端与内针座4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5的前端部与内针座4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5、内针座4和针芯6依次连通。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内软管5穿设在所述套管2内,内针座4处在外针座1内,针芯6贯穿在前软管3内且从前软管3的前端穿出。穿刺时,医护人员把两侧翼片7相向折合,持住翼片7向前推动,使得针芯6与前软管3的前端部一起刺入血管中,穿刺成功后,医护人员拉动内软管5,使内针座4、内软管5以及针芯6一起后退,以使得针芯6脱离所述前软管3,形成如图2所示的输液状态。本实施例中,针芯6脱离前软管3的方式是内组件后退至套管2内,内针座4与套管2之间密封,内针座4被卡紧或扣紧固定在套管2的后端部,针芯6容置在套管2内,柔软的前软管3留在血管中,在内软管5的后端部连接输液器,液体依次经过内软管5-内针座4-针芯6-套管2-外针座1-前软管3进行输液。本实施例中,内针座4的外侧一体注塑有活塞环8,套管2的内侧壁与内软管5的外侧壁之间通过所述活塞环8来实现密封,且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8被锁住在所述套管2的后端部。具体的,活塞环8是软质的,或是硬质的。活塞环8的纵截面由后至前呈渐宽的Y状或V状,这样活塞环8可以被套管2的内壁挤压弹性变形,从而与套管2之间紧密贴合,其优势还在于一旦临床上护理人员有诸如位移不到位之类的误操作,Y状或V状的活塞环8结构具有不可逆向行进的特点,可以防止硬质针芯6再次前伸进入血管,也可以保障其液密性,使输液管路不泄漏。活塞环8锁紧在套管2的后端的方式,第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套管2的后端部是硬质的且设置有卡扣21,在输液状态下,所述活塞环8扣在所述卡扣21中。第二种方式如图4所示,套管2的后端部是硬质的,且设置有收窄结构,在输液状态下,活塞环8被套管2的后端部抵压变形,从而被夹紧固定在套管2的后端部,当使用Y形的活塞环8时,当从套管2的后端部看到活塞环8时即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内针座、内软管和硬质的针芯,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初始状态下,内软管穿设在套管内,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输液状态下,内组件后退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且容置在套管内,形成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输液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内组件的外周面固定有密封结构,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与内组件之间通过所述密封结构来实现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包括内组件和外组件,外组件包括外针座、套管和前软管,前软管固定于外针座的前端部,套管的前端部与外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套管、外针座和前软管依次连通;内组件包括内针座、内软管和硬质的针芯,针芯的后端与内针座的前端部固定连接,内软管的前端部与内针座的后端部连接,以使得内软管、内针座和针芯依次连通;初始状态下,内软管穿设在套管内,内针座处在外针座内,针芯贯穿在前软管内且从前软管的前端穿出;输液状态下,内组件后退使得针芯脱离所述前软管且容置在套管内,形成依次经过“内软管-内针座-针芯-套管-外针座-前软管”这样的输液通道;其特征是:所述内组件的外周面固定有密封结构,所述套管的内侧壁与内组件之间通过所述密封结构来实现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其特征是:密封结构为活塞环,活塞环的纵截面呈渐宽的Y状或V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滑动密封的留置针,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环一体注塑成型在所述内针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风陈志强陈爱国王铮陈达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