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54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通过设置第一激光发射器发射波长为808nm的激光和第二激光发射器发射波长为650nm的激光,可以使激光治疗仪的能量更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将激光治疗仪设计成佩戴式的块状结构,方便携带,并且块状的结构可以使激光治疗仪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治疗,扩展了应用场景;在电路方面设置一个三极管驱动多个发光二极管,可以减少激光治疗仪的体积,使激光治疗仪趋于小型化;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以及便于操作。

A Portable Laser Therapeutic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治疗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医学的发展,激光治疗从临床诊断、治疗到基础医学研究被广泛应用。激光治疗仪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人体组织和穴位,能够对高血脂、高粘血症、疼痛、糖料病等疾病进行治疗。市面上的激光治疗仪存在以下缺点:(1)大多数激光治疗仪设计为手腕与鼻腔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便于对人体其他部位进行照射;(2)目前所采用激光器为常见的传统激光器为主,占用设计空间,使得整体设计厚重,不方便携带,客户体验感不佳;(3)市面上的激光治疗仪操作复杂,特别是老年患者相对难于操作。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巧、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并且可以照射不同部位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体积小巧、操作简单、方便携带,并且可以照射不同部位的便携式激光治疗仪。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包括电路板和壳体,电路板安装于壳体内,电路板上设置有微控制芯片、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多路结构相同的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结构相同的第二激光发射器;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直流电源,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微控制芯片分别与多路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第二激光发射器电性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激光发射器包括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电阻R7、电阻R27、电阻R37、电阻R40、电容C13、电容C14、三极管Q7和发光二极管D2;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CE引脚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VIN引脚与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VSS引脚接地,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VOUT引脚分别与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电性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三极管Q7的基极电性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40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7接地。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激光发射器包括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电阻R23、电阻R30、电阻R33、电阻R61-R68、电容C5、电容C6、发光二极管D5-D12;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CE引脚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VIN引脚与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VSS引脚接地,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VOUT引脚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D5-D12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0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5的另一端均接地,发光二极管D5-D12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地通过电阻R61-R68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3接地。进一步优选的,发光二极管D2的波长为808nm,发光二极管D5-D12的波长为650nm。进一步优选的,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包括锂电池组、USB接口和ME4057充电管理芯片;锂电池组的负极接地,锂电池组的正极分别与ME4057充电管理芯片的BAT引脚、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VIN引脚和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VIN引脚电性连接,USB接口与ME4057充电管理芯片的CE引脚电性连接,ME4057充电管理芯片的CHRG引脚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锂电池组设置在壳体内,USB接口设置在壳体的内壁。进一步优选的,微控制芯片为PIC12F629;PIC12F629的第3引脚与ME4057充电管理芯片的CHRG引脚电性连接,PIC12F629的第6引脚分别与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CE引脚和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CE引脚电性连接。进一步优选的,壳体内设置有安装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5-D12的PCB板。进一步优选的,壳体内还包括激光垫片;激光垫片安装在PCB板相对锂电池组底部的端面上,并且正对PCB板上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5-D12的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发光二极管同轴嵌套。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壳体的底部为透明材质。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塑料中框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生耳。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激光发射器发射波长为808nm的激光和第二激光发射器发射波长为650nm的激光,可以使激光治疗仪的能量更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2)通过将激光治疗仪设计成佩戴式的块状结构,方便携带,并且块状的结构可以使激光治疗仪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治疗,扩展了应用场景;(3)在电路方面设置一个三极管驱动多个发光二极管,可以减少激光治疗仪的体积,使激光治疗仪趋于小型化;(4)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以及便于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的电路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中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和微控制芯片的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中第一激光发射器的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中第二激光发射器的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的机械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的爆炸图;图7为图6的进一步爆炸图。图中,1-壳体,2-电路板,3-锂电池组,4-USB接口,5-PCB板,6-激光垫片,6-1-通孔,7-生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包括电路板2和壳体1,电路板2安装于壳体1内,其中,电路板2上设置有微控制芯片、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多路结构相同的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结构相同的第二激光发射器;具体的,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直流电源,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微控制芯片分别与多路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第二激光发射器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微控制芯片为PIC12F629,其主要监控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温度变化,以及控制多路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第二激光发射器的工作状态,其控制原理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在此不再累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激光发射器产生激光,第一激光发射器的数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制定,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3路第一激光发射器。如图3所示,第一激光发射器包括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包括电路板(2)和壳体(1),电路板(2)安装于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微控制芯片、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多路结构相同的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结构相同的第二激光发射器;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直流电源,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微控制芯片分别与多路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第二激光发射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包括电路板(2)和壳体(1),电路板(2)安装于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微控制芯片、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多路结构相同的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结构相同的第二激光发射器;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直流电源,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微控制芯片分别与多路第一激光发射器和多路第二激光发射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包括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电阻R7、电阻R27、电阻R37、电阻R40、电容C13、电容C14、三极管Q7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CE引脚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VIN引脚与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VSS引脚接地,第一XC6219B332稳压器的VOUT引脚分别与电阻R27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电性连接,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电容C14的一端和三极管Q7的基极电性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另一端均接地,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40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电性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7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包括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电阻R23、电阻R30、电阻R33、电阻R61-R68、电容C5、电容C6、发光二极管D5-D12;所述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CE引脚与微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VIN引脚与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VSS引脚接地,第二XC6219B332稳压器的VOUT引脚分别与电阻R2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发光二极管D5-D12的一端电性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0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