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3007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其包括马达、连接支架、第一轴承、阀体、第二轴承、阀体外壳、连接管道、硅胶连接管道过滤器下壳、过滤器上壳、胶嘴、PCBA板;连接支架左端连接及固定马达,连接支架的右端连接及固定阀体外壳,连接支架的右端连接及固定第一轴承的外环,第一轴承设置在连接支架右端内部,阀体为可旋转的阀体,阀体的第一骨位与第一轴承的内环及马达的转轴连接,阀体的第一骨位是通过第一轴承的内环,然后与马达的转轴连接,阀体外壳内底部槽与第二轴承的外环连接,第二轴承的内环与阀体的第二骨位连接。通过控制阀的在某个范围的转速,从而产生一振动的气流阻力。增强肺肌肉、减少窒息、增强肺部机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器械用于治疗哮喘,肺部感染,咽喉炎,鼻炎,支气管炎症状。新的器械在治疗哮喘,肺部感染,咽喉炎,鼻炎,支气管炎症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肺部肌肉进行科学的锻练,使肺部功肌肉更强壮、健康。减少呼吸系统患病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其包括马达、连接支架、第一轴承、阀体、第二轴承、阀体外壳、连接管道、硅胶连接管道过滤器下壳、过滤器上壳、胶嘴、PCBA板;连接支架左端连接及固定马达,连接支架的右端连接及固定阀体外壳,连接支架的右端连接及固定第一轴承的外环,第一轴承设置在连接支架右端内部,阀体为可旋转的阀体,阀体的第一骨位与第一轴承的内环及马达的转轴连接,阀体的第一骨位是通过第一轴承的内环,然后与马达的转轴连接,阀体外壳内底部槽与第二轴承的外环连接,第二轴承的内环与阀体的第二骨位连接;阀体外壳的第一气流出口与连接管道连接,阀体外壳的第二气流出口与硅胶连接管道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过滤器下壳和过滤器上壳连接在一起;过滤器下壳外凸气流通道与硅胶连接管道连接,过滤器上壳外凸气流通道与胶嘴连接;PCBA板和DC V插头连接,PCBA板和马达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过滤棉,过滤棉设置在过滤器下壳和过滤器上壳中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设有C型缺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打开时,用者口腔内的压力IOmbar,幅度变化为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阀体关闭时,用者口腔内的压力50mbar,幅度变化为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阀体每分钟开关1500次,幅度变化为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治疗哮喘、肺部感染、咽喉炎、鼻炎和支气管炎的A组功能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阀的在某个范围的转速,从而产生一振动的气流阻力。增强肺活量、减少窒息、增强肺部机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B组功能模块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B组功能模块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气流通道处于开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气流通道处于关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阀体打开状态的气流通道及压力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阀体闭合状态的气流通道及压力结构示意图;图8是阀体打开和闭合状态的气流通道及压力变化示意图;图9为A组功能模块的具体结构图;图10为A组功能模块的另一具体结构图;图11为A组功能模块的剖视图;图12为A组功能模块的部分立体结构图;图13为图12中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的总体图,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包括A组功能模块和B组功能模块,A组功能模块的功能为:治疗哮喘、肺部感染、咽喉炎、鼻炎和支气管炎。B组功能模块的功能为:增强肺活量、减少窒息、增强肺部机能。图1中,110为压缩气体出口、120为A组功能模块电源启动按钮、130为A组功能模块过滤器、140为入气口 ;210为B组功能模块电源启动按钮、220为B组功能模块电源指示灯、230为第一气流通道(出/入口)、240为连接气管、250为B组功能模块过滤器、260为第二气流通道(出/入口)。连接支架2左端连接及固定马达1,连接支架2的右端连接及固定阀体外壳6,连接支架2的右端连接及固定第一轴承3的外环,第一轴承3设置在连接支架2右端内部,阀体4为可旋转的阀体,阀体4的第一骨位401与第一轴承3的内环及马达I的转轴连接,阀体4的第一骨位401是通过第一轴承3的内环,然后与马达I的转轴连接,阀体外壳6内底部槽与第二轴承5的外环连接,第二轴承5的内环与阀体4的第二骨位402连接,阀体外壳6的第一气流出口 601与连接管道7连接,阀体外壳6的第二气流出口 602与硅胶连接管道8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过滤棉10装配在过滤器下壳9和过滤器上壳11中间;过滤器下壳9和过滤器上壳11连接在一起;过滤器下壳9外凸气流通道与硅胶连接管道8连接,过滤器上壳11外凸气流通道与胶嘴12连接;第一连接线14与第二连接线15将PCBA板13和DC12V插头连接,第三连接线17和第四连接线18将PCBA板13和马达连接。工作原理:马达带动可旋转阀体在气流通道内转动,在气流通道内形成振动的气流阻力。通过振动的气流阻力治疗达到治疗窒息,锻炼肺部肌肉的预期效果。当可旋转阀体C型缺口与气流通道平行时,气流通道处于〃开〃状态.如图4所示,当可旋转阀体C型缺口与气流通道垂直时,气流通道处于〃关〃状态,如图5所示。图中,水平方向的箭头表示B组功能模块气流通道,403为可旋转阀体C型缺口。(I)当阀体打开时,用者口腔内的压力约IOmbar,用者呼吸感觉很顺畅。(2)当阀体关闭时,用者口腔内的压力约50mbar,用者呼吸感觉有阻力。(3) 口腔内气体压力的变化形成有规律的变化的振荡气流。(4)阀体每分钟开/关1500次。临床试验证明,用者在以上频率气流及压力下呼吸,将会减少窒息的发生及增强肺部肌肉。图9为A组功能模块的具体结构图,图中,气管接头150与压缩气体出口 110连接,160为储药罐,药水在此储药罐内雾化,将雾化的药输送到患者。170为与患者口部连接处。图10为A组功能模块的具体结构图,图中,180为马达(DC,12V),190为压缩泵,101为活塞。图11为A组功能模块的剖视图,图中,102为单向阀、103为气缸、104为偏心轮、105为DC,12V电源、106为气流通道组件、180为马达。图12为A组功能模块的部分立体结构图,图13为图12中A-A的剖视图,根据文丘里(Venturi )喷射原理,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产生的负压带动液体或其它流体一起喷射到阻挡物上,在高速撞击下向周围飞溅使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出气管嗔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马达(1)、连接支架(2)、第一轴承(3)、阀体(4)、第二轴承(5)、阀体外壳(6)、连接管道(7)、硅胶连接管道(8)过滤器下壳(9)、过滤器上壳(11)、胶嘴(12)、PCBA板(13);连接支架2左端连接及固定马达(1),连接支架(2)的右端连接及固定阀体外壳(6),连接支架(2)的右端连接及固定第一轴承(3)的外环,第一轴承(3)设置在连接支架(2)右端内部,阀体(4)为可旋转的阀体,阀体(4)的第一骨位(401)与第一轴承(3)的内环及马达(1)的转轴连接,阀体(4)的第一骨位(401)是通过第一轴承(3)的内环,然后与马达(1)的转轴连接,阀体外壳(6)内底部槽与第二轴承(5)的外环连接,第二轴承(5)的内环与阀体(4)的第二骨位(402)连接;阀体外壳(6)的第一气流出口(601)与连接管道(7)连接,阀体外壳(6)的第二气流出口(602)与硅胶连接管道(8)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过滤器下壳(9)和过滤器上壳(11)连接在一起;过滤器下壳(9)外凸气流通道与硅胶连接管道(8)连接,过滤器上壳(11)外凸气流通道与胶嘴(12)连接;PCBA板(13)和DC12V插头连接,PCBA板(13)和马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系统综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马达(I)、连接支架(2)、第一轴承(3)、阀体(4)、第二轴承(5)、阀体外壳(6)、连接管道(7)、硅胶连接管道(8)过滤器下壳(9)、过滤器上壳(11)、胶嘴(12)、PCBA板(13); 连接支架2左端连接及固定马达(I),连接支架(2 )的右端连接及固定阀体外壳(6 ),连接支架(2)的右端连接及固定第一轴承(3)的外环,第一轴承(3)设置在连接支架(2)右端内部, 阀体(4 )为可旋转的阀体,阀体(4 )的第一骨位(401)与第一轴承(3)的内环及马达(I)的转轴连接,阀体(4)的第一骨位(401)是通过第一轴承(3)的内环,然后与马达(I)的转轴连接, 阀体外壳(6)内底部槽与第二轴承(5)的外环连接,第二轴承(5)的内环与阀体(4)的第二骨位(402)连接; 阀体外壳(6)的第一气流出口(601)与连接管道(7)连接,阀体外壳(6)的第二气流出口(602)与硅胶连接管道(8)的其中一个端口连接; 过滤器下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耀林
申请(专利权)人:金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