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强专利>正文

安全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32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由外臂、内臂、转轴三件组成的安全夹。外臂、内臂、转轴均由一种材料制成。内臂套在外臂内,转轴穿过外臂、内臂的轴孔,两端铆压联接。外臂、内臂均由横杠、臂脚、轴孔、夹钩组成。横杠紧压在臂脚上,臂脚内弯,夹钩内弯与臂脚垂直方向成90度角,与臂脚转动平面成45度角。本安全夹能有效地夹持、移动盛有高温、有毒、污秽等物质的圆形、方形器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夹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夹。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夹持、移动盛有高温、有毒或污秽物质的圆形、方形器皿,用手接触不安全,容易造成事故。虽然目前已有一些夹子用于这些场合,但都因结构复杂,焊接点多,易脱焊,且局限用于圆形器皿而未被广泛采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安全夹,它能有效地夹持、移动圆形或方形器皿,且不用焊接,结构简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安全夹包括外臂、内臂、转轴;外臂、内臂均由横杠、臂脚、轴孔、夹钩组成;横杠紧压在臂脚的跟部,连接处是轴孔,臂脚的另一端是折弯的夹钩;臂脚内弯,便于夹持方形器皿,夹钩内弯与臂脚垂直方向成90度角,与臂脚转动平面成45度角,能使作用在圆形器皿的圆周上的夹持力保持均衡。组装时,将内臂套在外臂内,转轴穿过外臂、内臂的轴孔,两端铆压,这是安全夹唯一的固定联接方式,内臂、外臂在转轴上可自由转动。本技术可用于夹持、移动圆形、方形器皿,运用广,只用一种材料,手工或简单成型机械便可制造,以铆压联接,没有焊接点,结构简单,选用不同的材料还可以制成臂脚形状各异的夹子,以适应各类使用场合的需要。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安全夹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安全夹的左视图。图3、图4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安全夹的横杠、轴孔成型示意图。图1、图2所描述的安全夹,包括外臂(1)、内臂(2)、转轴(3)。外臂(1)、内臂(2)均由横杠(4)、臂脚(6)、轴孔(7)、夹钩(5)组成。横杠(4)紧压在臂脚(6)的跟部,连接处是轴孔(7),臂脚(6)的另一端是折弯的夹钩(5);组装时,将内臂(2)套在外臂(1)内,转轴(3)穿过外臂(1)、内臂(2)的轴孔(7),两端铆压,外臂(1)、内臂(2)在转轴(3)上可以自由转动。臂脚(6)内弯,便于夹持方形器皿,夹钩(5)内弯与臂脚(6)垂直方向成90度角,与臂脚(6)的转动平面成45度角(图2中A-A剖面)。实施中,为了简化加工工序,内臂(2)是将加工好的外臂(1)的轴孔(7)部位沿转轴(3)轴向向内折弯后制成。图3、图4描述的是制造安全夹的关键工序,当按确定的长度下好料后,按箭头(8)所示一次折弯,再按箭头(9)所示向外二次折弯,使横杠(4)和轴孔(7)同时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安全夹,包括外臂(1)、内臂(2)、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臂(1)、内臂(2)、均由横杠(4)、臂脚(6)、轴孔(7)、夹钩(5)组成;横杠(4)紧压在臂脚(6)的跟部,连接处是轴孔(7),臂脚(6)的另一端是折弯的夹钩(5),内臂(2)套在外臂(1)内,转轴(3)穿过外臂(1)、内臂(2)的轴孔(7),两端铆压,外臂(1)、内臂(2)在转轴(3)上可自由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夹,包括外臂(1)、内臂(2)、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臂(1)、内臂(2)、均由横杠(4)、臂脚(6)、轴孔(7)、夹钩(5)组成;横杠(4)紧压在臂脚(6)的跟部,连接处是轴孔(7),臂脚(6)的另一端是折弯的夹钩(5),内臂(2)套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