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06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系在游泳等用的呼吸管的管身上设置一连接带及一凸扣,使面罩的头带可位置于连接带与凸扣之间;其中连接带的一端设置在管身上,其另一端上设置可配合凸扣的孔洞;凸扣系设置在与孔洞相对应位置的管身上;藉对连接带的拉伸,使孔洞与凸扣结合或分离,藉此一结合或分离,使呼吸管可附挂于面罩(或眼罩)的头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为可以快速的将呼吸管附挂在头带上,操作呼吸管时,其附挂装置稳定不脱离,且不易产生误动作;并能快速的使呼吸管脱离头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游泳(包括水上运动、浮潜或潜水等)用呼吸管与面罩(包括眼罩等,以下简称面罩)的头带间的结合结构,尤指具有可快速的使呼吸管与头带作结合或分离的呼吸管的结构。
技术介绍
从事水上运动(包括游泳、浮潜或深潜......等)时,面罩与呼吸管为最常用的装备;在实际使用呼吸管时,呼吸管系以其管身的某一适当位置设置一附挂装置,用以结合在面罩的头带上,使呼吸管的嘴部(mouth piece)能轻易的被置入口部,而呼吸管末端则形成向上状态,作为空气的出入口;使用者藉运用呼吸管,以提供使用者的面部在水面下时作呼气及吐气之用;在未运用呼吸管时,呼吸管仍附挂在头带上,随时可供使用者使用;又,当使用者不使用呼吸管时,则可使附挂装置脱离头带。如图1所示为一种习用的附挂装置,系在呼吸管的管身上装置一挂勾体A,该挂勾体A可勾挂/或分离于头带B上。上述所述的附挂装置,亦有设计成使该附挂装置分离成两部份的构体者,分别设置在头带与呼吸管上,藉由该两部份构体作结合与分离,使呼吸管与头带可作结合或分离。上述所述的附挂装置,其构成上常有过于复杂或操作不顺的情事,本案-->创作人从事于此种产品的制造销售多年,认为其仍为一待改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快速的将呼吸管附挂在头带上的结构,操作呼吸管时,其附挂装置稳定不脱离,且不易产生误动作;并能快速的使呼吸管脱离头带。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连接带及一扣件,藉连接带与扣件的相互配合,可轻易的附挂或脱离于头带。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伸缩性的连接带,藉施力拉伸连接带使其伸展以操作其与扣件的结合或分离。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其构成为,在呼吸管的管身上设置一连接带及一扣件,其中:一连接带,呈长条状,其一端设置在管身上,另一端上设置与扣件可结合/分离的装置;一扣件,设置于连接带的所述另一端上的对应位置的呼吸管上,其构成可与所述连接位置作结合/分离;藉上述构成,可使呼吸管的连接带与管身之间设置面罩的头带,形成呼吸管可附挂在面罩上的状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其中所述附挂装置的构成为,在呼吸管的管身上设置一连接带及一凸扣,其中,一连接带,呈长条状,其一端设置在管身上,另一端上设置与凸扣配合的孔洞;一凸扣,设置于连接带的所述另一端上的孔洞的对应位置,其构成可供穿置并定位于所述孔洞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其中所述连接带具有可-->拉伸的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快速的将呼吸管附挂在头带上,操作呼吸管时,其附挂装置稳定不脱离,且不易产生误动作;并能快速的使呼吸管脱离头带。附图说明图1:习知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本技术呼吸管与头带未结合状态示意图。图4:本技术呼吸管与头带未结合状态侧视剖视图。图5:本技术呼吸管与头带结合动作(一)。图6:本技术呼吸管与头带结合动作(二)。图7:本技术呼吸管与头带结合动作(三)。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呼吸管    11……管身    12……空气进出口13……口衔部    14……空间    20……连接带21……下端      22……上端    23……大孔24……条状孔    30……凸扣    31……头体32……颈体      33……基座    40……头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案构成主要是在呼吸管10的管身11上设置一连接带20与一凸扣30。所述的呼吸管10的管身11,连接带20及凸扣30皆可由软质材料制成;其中连接带20尚可具有略为伸缩的功能。呼吸管10为习知构件,为中空管状构体,除具有管身11外,其上方具有一空气进出口12,下方为提供口部吸、吐空气的口衔部13。由管身11连接带20与凸扣30间所圈围的空间14可供头带40的设置,于管身11的适当位置(习用位置)上设置一可与头带40结合/分离的附挂装置,该附挂装置包括一连接带20及一凸扣30;又,所述凸扣30及其与连接带20间的结合装置可统称为扣件。所述扣件,其非局限于图示的凸扣30的状态,其为连接带20的一端结合/分离于呼吸管10上的装置。如图3和4所示,连接带20为一呈板片条状构体,略具有伸缩性,其下端21设置在管身11上,连接带20的上端22呈开放状态,其上设置呈结合状态的一大孔23及一条状孔24;所述大孔23与条状孔24系用以与凸扣30配合,使连接带20可将其上端22被设置在凸扣30上,使头带40被夹持在连接带20与管身11之间。凸扣30系设置在管身11上,位于连接带20上端21约比大孔23位置略高的位置,亦即略为对连接带20施力,使连接带20拉伸时,该大孔23位置可供凸扣30插入。凸扣30的构成包括一头体31、一颈体32及一基座33;所述头体31系一直径略小于所述大孔23的构体,所述颈体32其粗细略小于条状孔24的宽度,所述基座33系结合于管身11,其宽度大于条状孔-->24的宽度。如图3和4所示者,系连接带20未与凸扣30结合。所述连接带20及凸扣30,其可成一体或成互相结合的状态的设置于呼吸管10上。如图5、6和7所示,系使连接带20结合于凸扣30的操作状态;图中的图号请互相参照。如图5所示,将连接带20向上拉伸,使头体31与大孔23对正,且使头带40置于连接带20与凸扣30之间,并使连接带20推向凸扣30形成如图6所示状态,头体31通过大孔23,并使颈体32位于条状孔24的下方(与大孔23连接位置),此时,放松对连接带20向上的拉力,连接带20自然回缩,则颈体32即进入条状孔24内或上端,形成如图7所示状态;在此状态时,连接带20的上端22因条状孔24的前、后各受制于头体31、基座33,而且连接带20的左、右方向则因颈体32位于条状孔24内不能移动,因而形成连接带20安定的扣合于凸扣30的状态。当处在此状态时,头带40系被夹持在连接带20与管身11之间,换言之,若使用者在戴着面罩(或眼罩)的游泳等状态时,呼吸管10系藉管身11上的连接带20与凸扣30的结合而附挂在面罩的头带40上,使用者可轻易的选择是否使用呼吸管者。反之,若欲自头带40上取下呼吸管10时,自连接带20的上端22向上拉伸,使头体31位于大孔23位置(呈图6所示状态),再向外移动,使头体31自大孔23中退出(呈图3-5所示状态),呼吸管10即可轻易的自头带40上取下。综上所述,可知本案提供了一种使呼吸管10可轻易的附挂在头带40上,形成确实稳固的附挂状态,并且亦可轻易的解除此附挂。-->如上所提供的连接带20与凸扣30的结构,仅为所述扣件的一种实施例,为设置于呼吸管10上的装置,其不局限于此种结构状态。依专利法的精神,本案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局限于所提出的图式及结构说明。本技术所揭示者,乃较佳实施例,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案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之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技术的专利权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在呼吸管的管身上设置一连接带及一扣件,其中    一连接带,呈长条状,其一端设置在管身上,另一端上设置与扣件结合/分离的装置;    一扣件,设置于连接带的所述另一端上的对应位置的呼吸管上,其构成与所述连接位置作结合/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其特征在于:在呼吸管的管身上设置一连接带及一扣件,其中一连接带,呈长条状,其一端设置在管身上,另一端上设置与扣件结合/分离的装置;一扣件,设置于连接带的所述另一端上的对应位置的呼吸管上,其构成与所述连接位置作结合/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附挂装置的呼吸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