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锅架及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88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余热利用锅架及余热利用装置,涉及灶具技术领域。一种余热利用锅架,其包括通道管和多个肋片。通道管弯曲并围成环形,并且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多个肋片均连接于通道管,并设置于通道管上沿环形轴向方向的一侧,多个肋片间隔设置。通道管和多个肋片共同围成容置腔,容置腔用于放置灶口。多个肋片用于向通道管传递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其采用了上述的余热利用锅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余热利用锅架及余热利用装置能提高燃气灶的余热利用率,并且减少燃气灶附近的热辐射。

A Kind of Waste Heat Utilization Cooker Frame and Waste Heat Utiliz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利用锅架及余热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灶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余热利用锅架及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家庭已普及使用燃气做饭,使用燃气灶时,锅体下方由于是敞开燃烧的,燃气灶四周的火焰对炒菜不起加热作用,是浪费的热能。同时这部分火焰长期加热四周的物品,造成物品损坏。。由此可见,目前燃气灶没有利用余热或者只是简单的在火焰四周增加换热装置,余热利用不高,火焰四周降温不明显,全包围形式容易出现熄火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燃气灶余热利用效率,降低外部环境温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利用锅架,所述余热利用锅架包括通道管和多个肋片。所述通道管弯曲并围成环形,所述通道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多个所述肋片均连接于所述通道管,并设置于所述通道管的至少一侧,多个所述肋片间隔设置。所述通道管和多个所述肋片共同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灶口。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余热利用锅架能将火焰容置于容置腔中,能使得火焰产生的余热能直接通过通道管和肋片吸收,肋片吸收热量之后能传递至通道管,便能将火焰产生的余热吸收并用于加热通过通道管的液体,以实现火焰余热的吸收与利用,通过肋片将热量传递至通道管,更大程度上利用了火焰的余热,进而提高了对于燃气灶产生的火焰余热的利用率。另外,通过肋片以及通道管将火焰的余热吸收并利用于加热通道管中的液体,使得传递出余热利用锅架外部的热量减少,进而使得余热利用锅架外部的气温降低,能提高燃气灶舒适使用的体验感。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肋片均与所述通道管围成的环形经过该肋片的中心线形成夹角,并能使得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心所述灶口产生的火焰沿径向产生的热辐射均照射于所述通道管或者多个所述肋片。通过将火焰产生的热辐射全部照射于多个肋片和通道管上,以使得能通过通道管和多个肋片将火焰产生的热辐射全部吸收,进而提高对于火焰产生的余热的利用率。进一步地,当所述灶口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心时,所述肋片上具有h点,经过h点形成所述灶口的切线为第一热辐射线,h点与灶口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二热辐射线,所述第一热辐射线和所述第二热辐射线之间形成α角。所述α角为锐角。相邻两个所述肋片之间的距离为m。其中,R1为所述灶口的半径,R2为所述容置腔的内半径,R3为所述通道管围成的环形的外半径。进一步地,所述肋片与所述第二热辐射线形成β角,所述β角为锐角。α角小于β角。便能使得热辐射绕过其中一个肋片时,能通过另一个肋片接收,进而使得不能被通道管直接吸收的热辐射能通过多个肋片全部吸收,进而提高了肋片对于余热的吸收效率,能提高对于余热的利用率。进一步地,m>6mm。通过使得两个相邻的肋片满足m>6mm,能使得多个肋片相互之间的间隔能保证容置腔中气流的通透性,便于气流的通入或者散出,同样也便于火焰产生的对流热量便于肋片吸收,进而进一步保证对于余热的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管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道管均围成环形。多个所述通道管相互连通,多个所述通达管层叠设置,并相互间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道管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肋片。通过设置多个通道管并且在每两个通道管之间设置多个肋片,以保证容置腔具有足够的容积容置灶口以及灶口形成的火焰,并且能通过多个通道管和多个肋片对火焰产生的余热进行吸收,能进一步提高对于火焰产生的余热吸收利用率。进一步地,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通道管的多个所述肋片形成一层肋片层。在每层所述肋片层中,每两个相邻所述肋片之间的距离相等。每层肋片层中的多个肋片的相互距离相等能便于同一层多个肋片的生产制造。同样通过该设置方式能保证同一层中的多个肋片对于余热的吸收效率相同,进而避免局部温差过高造成余热利用锅架的龟裂,提高余热利用锅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在多层所述肋片层中,每层所述肋片层中的多个肋片相互之间的距离逐层增大。能将相邻肋片距离较小的肋片层放置于顶部,便能使得通过相邻肋片距离较小的肋片能充分吸收产生余热较高的火焰顶部产生的余热。相较于产生余热较少的火焰底部,能通过相邻肋片之间距离较大的肋片层进行吸收。即在提高对于余热吸收率的同时,能保证容置腔和外界的通透性。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利用锅架还包括承载肋片,所述承载肋片用于承载锅具。能通过承载肋片对于锅具进行承接,保证锅具的平衡,并且同时能避免锅具直接和通道管接触,即能避免锅具对于通道管管壁的磨损,能延长余热利用锅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道管围成的环形半径相同。能简化余热利用锅架的生产难度,进而提高对于余热利用锅架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管围成的环形形成中心平面,所述肋片于所述中心平面的截面呈弧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或者梯形。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又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余热利用锅架,所述余热利用锅架包括通道管和多个肋片。所述通道管弯曲并围成环形,所述通道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多个所述肋片均连接于所述通道管,并设置于所述通道管的至少一侧,多个所述肋片间隔设置。所述通道管和多个所述肋片共同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灶口。所述水箱通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通道管连通,并形成循环通路,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水箱,并且所述水泵用于驱动液体在所述循环通路中循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余热利用装置能通过余热利用锅架充分地吸收火焰产生的余热,然后通过水箱和通道管共同形成的循环通路中的循环液体吸收通道管持续地吸收通道管吸收的余热,进而保证余热利用装置对于火焰产生的余热的吸收利用,提高余热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还设置有储水入口、出水口和热水输出口,所述储水入口和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水箱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储水入口用于向所述水箱内部加入液体,所述出水口用于导出液体,所述热水输出口与所述水箱的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热水输出口用于导出液体。能通过及时的导出水箱中的液体,并同时向水箱中通入常温的液体,便能保证水箱中的液体的温度能在进入至循环通路中时,能保证液体对于通道管吸收的余热的充分吸收,提高余热吸收率和利用率。并且,便于使用者随时导出水箱中的液体,保证使用者对于整个余热利用装置的使用体验感。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电磁阀和感温包,所述感温包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并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部液体的温度。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所述出水口。所述感温包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并用于在检测到液体的温度为指定温度时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所述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利用装置还包括水位计,所述水位计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并用于检测所述水箱内部液体的液位。所述水位计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并用于在检测到液体的水位低于指定水位时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所述出水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水箱、水泵、换热器和余热利用锅架,所述余热利用锅架包括通道管和多个肋片。所述通道管弯曲并围成环形,所述通道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多个所述肋片均连接于所述通道管,并设置于所述通道管的至少一侧,多个所述肋片间隔设置。所述通道管和多个所述肋片共同围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灶口。所述换热器通过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与所述通道管连通,并形成循环通路,所述水泵设置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锅架(11)包括通道管(100)和多个肋片(200);所述通道管(100)弯曲并围成环形,所述通道管(100)设置有进液口(120)和出液口(130);多个所述肋片(200)均连接于所述通道管(100),并设置于所述通道管(100)的至少一侧,多个所述肋片(200)间隔设置;所述通道管(100)和多个所述肋片(200)共同围成容置腔(110),所述容置腔(110)用于容置灶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锅架(11)包括通道管(100)和多个肋片(200);所述通道管(100)弯曲并围成环形,所述通道管(100)设置有进液口(120)和出液口(130);多个所述肋片(200)均连接于所述通道管(100),并设置于所述通道管(100)的至少一侧,多个所述肋片(200)间隔设置;所述通道管(100)和多个所述肋片(200)共同围成容置腔(110),所述容置腔(110)用于容置灶口(3)。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肋片(200)均与所述通道管(100)围成的环形经过该肋片(200)的中心线形成夹角,并能使得位于所述容置腔(110)中心的所述灶口(3)产生的火焰沿径向的热辐射均照射于所述通道管(100)或者多个所述肋片(200)。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灶口(3)放置于所述容置腔(110)中心时,所述肋片(200)上具有h点,经过h点形成所述灶口(3)的切线为第一热辐射线(210),h点与灶口(3)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二热辐射线(220),所述第一热辐射线(210)和所述第二热辐射线(220)之间形成α角(230),所述α角(230)为锐角;相邻两个所述肋片(200)之间的距离为m;其中,R1为所述灶口(3)的半径,R2为所述容置腔(110)的内半径,R3为所述通道管(100)围成的环形的外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200)与所述第二热辐射线(220)形成β角(240),所述β角为锐角;α角(230)小于β角(240)。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的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m>6mm。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管(100)为多个,多个所述通道管(100)均围成环形;多个所述通道管(100)相互连通,多个所述通道管(100)层叠设置,并相互间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道管(100)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肋片(200)。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通道管(100)的多个所述肋片(200)形成一层肋片(200)层;在每层所述肋片(200)层中,每两个相邻所述肋片(200)之间的距离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在多层所述肋片(200)层中,每层所述肋片(200)层中的多个肋片(200)相互之间的距离逐层增大。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余热利用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利用锅架(11)还包括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秋平黄春刘合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