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85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包括打气组件、打气管、检漏管和检测机构,所述打气管及检漏管上的其中一端均与打气机构相连通,且所述打气机构安设于打气管上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在堵住规则形管路的出入口的同时,还能够堵住异形管路的出入口,并实现同时留出接口给检漏仪器,利用检漏仪器对规则形管路或异形管路进行检漏测试,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有利于进行使用。

A New Leakage Detection Device for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路密闭系统的检漏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或者某些机械设备上的某些管路,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部件老化或者连接点松动,或者某个地方出故障进行拆卸保养维修后,管路中的某个地方会出现渗漏或者泄漏。此时需要检漏仪器对管路进行检漏测试,但由于不同的车,不同的机械设备的管子,形状都不一样。特别是有些管子的形状不是标准的圆形,方形等形状,是异形的,当对此管路进行检漏测试时,传统的装置不能将管路的出口,入口都完全堵死,还不具备留出接口给检漏仪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包括打气组件、打气管、检漏管和检测机构,所述打气管及检漏管上的其中一端均与打气机构相连通,且所述打气机构安设于打气管上的另一端。优选的,所述打气机构具体为胶囊式手动按压式打气组件。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具体包括第一底座组件、第一支撑导气杆、第一胶皮及第二底座组件,所述第一底座组件具体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卡环,所述第二底座组件具体包括第二底座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胶皮呈圆筒状,且所述第一胶皮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环与第一底座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所述第一胶皮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环与第二底座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导气杆连通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打气管的一端具体为插设在第一底座上并与第一胶皮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检漏管的一端具体为插设在第一底座上并与第一支撑导气杆位于第一底座内部的一端之间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具体包括第一底座组件、第二胶皮和第二支撑导气杆,所述第一底座组件具体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卡环,所述第二胶皮上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环与第一底座的外侧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所述第二胶皮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导气杆与第一底座上的端面内侧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此时所述第二胶皮的两端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腔室,且所述第二支撑导气杆的端部插设于第一底座的内部,所述打气管的一端具体为插设在第一底座上并与第一胶皮两端之间所形成的腔室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检漏管的一端具体为插设在第一底座上并与第二支撑导气杆位于第一底座内部的一端之间相连通。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在堵住规则形管路的出入口的同时,还能够堵住异形管路的出入口,并实现同时留出接口给检漏仪器,利用检漏仪器对规则形管路或异形管路进行检漏测试,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有利于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打气机构1、打气管2、检漏管3、检测机构4、第一底座组件5、第一底座501、第一卡环502、第一支撑导气杆6、第一胶皮7、第二底座组件8、第二底座801、第二卡环802、第二胶皮9、第二支撑导气杆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包括打气组件1、打气管2、检漏管3和检测机构4,打气管2及检漏管3上的其中一端均与打气机构1相连通,且打气机构1安设于打气管2上的另一端,打气机构1具体为胶囊式手动按压式打气组件。实施例一、检测机构4具体包括第一底座组件5、第一支撑导气杆6、第一胶皮7及第二底座组件8,第一底座组件5具体包括第一底座501和第一卡环502,第二底座组件8具体包括第二底座801和第二卡环802,第一胶皮7呈圆筒状,且第一胶皮7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环502与第一底座501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第一胶皮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环802与第二底座801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第一支撑导气杆6连通第一底座501和第二底座801,打气管2的一端具体为插设在第一底座501上并与第一胶皮7的内部相连通,检漏管3的一端具体为插设在第一底座501上并与第一支撑导气杆6位于第一底座501内部的一端之间相连通,第一底座501和第二底座801完全相同。在使用的过程中,打气组件1可以将气体通过打气管2打入第一胶皮7内,并且打气组件1可以将打入第一胶皮7内的气体锁住,使第一胶皮7内的气体不会泄漏,此时通过第一胶皮7的膨胀特性,使得对规则形管路接口和异形管路接口均可进行堵住,此时将检漏管3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检漏仪器进行连接,即可通过检漏管3与第一支撑导气杆6实现对管路内部的检漏,由于第一胶皮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底座501和第二底座801进行连接,因此在被测管路接口通径大于第一底座501或第二底座801的直径时,即可用于使用。实施例二、检测机构4具体包括第一底座组件5、第二胶皮9和第二支撑导气杆10,第一底座组件5具体包括第一底座501和第一卡环502,第二胶皮9上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环502与第一底座501的内侧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第二胶皮9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导气杆10与第一底座501上的端面内侧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此时第二胶皮9的两端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腔室,且第二支撑导气杆10的端部插设于第一底座501的内部,打气管2的一端具体为插设在第一底座501上并与第一胶皮7两端之间所形成的腔室的内部相连通,检漏管3的一端具体为插设在第一底座501上并与第二支撑导气杆10位于第一底座501内部的一端之间相连通。在使用的过程中,打气组件1可以将气体通过打气管2打入第二胶皮9两端所形成的腔室的内部并且打气组件1可以将打入第二胶皮9内的气体锁住,使第二胶皮9内的气体不会泄漏,此时通过第二胶皮9的膨胀特性,使得对规则形管路接口和异形管路接口均可进行堵住,此时将检漏管3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检漏仪器进行连接,即可通过检漏管3与第二支撑导气杆10实现对管路内部的检漏,由于第二胶皮9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环502固定在第一底座501上,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导气杆10固定在第一底座501上,因此在被测管路接口通径仅大于第二支撑导气杆10的直径即可进行使用,因此使得可以用于测试通径较小的管路。综上所述:本方案中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在堵住规则形管路的出入口的同时,还能够堵住异形管路的出入口,并实现同时留出接口给检漏仪器,利用检漏仪器对规则形管路或异形管路进行检漏测试,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且还能够适用于测试通径较小管路,因此有利于在管路的测漏过程中进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气机构(1)、打气管(2)、检漏管(3)和检测机构(4),所述打气管(2)及检漏管(3)上的其中一端均与打气机构(1)相连通,且所述打气机构(1)安设于打气管(2)上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气机构(1)、打气管(2)、检漏管(3)和检测机构(4),所述打气管(2)及检漏管(3)上的其中一端均与打气机构(1)相连通,且所述打气机构(1)安设于打气管(2)上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机构(1)具体为胶囊式手动按压式打气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管路测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具体包括第一底座组件(5)、第一支撑导气杆(6)、第一胶皮(7)及第二底座组件(8),所述第一底座组件(5)具体包括第一底座(501)和第一卡环(502),所述第二底座组件(8)具体包括第二底座(801)和第二卡环(802),所述第一胶皮(7)呈圆筒状,且所述第一胶皮(7)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环(502)与第一底座(501)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所述第一胶皮(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卡环(802)与第二底座(801)之间相固定且紧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导气杆(6)连通第一底座(501)和第二底座(801),所述打气管(2)的一端具体为插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轲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