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823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阀安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包括转换板,所述转换板用以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转换板内形成同时连接第一电磁阀供气口和第二电磁阀供气口的进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总进气口;在转换板内形成连接第一电磁阀工作口和第二电磁阀排气口的连接腔;在转换板内还形成连接第二电磁阀工作口的出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出气腔相连通的总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两个电磁阀的互联采用无管路连接方式,取消了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能够使电磁阀气路连接位置保证良好的气密性,有效降低了漏气风险,避免了安装过程中配管的繁琐,方便工作人员拆装检修。

A Solenoid Valve Integrated Board fo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Executi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安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很多重要的控制气路中被控制的执行机构必须做到安全无误的开启或关闭,为此采用两个电磁阀控制一个执行机构以避免其中一个电磁阀失效时执行机构无法开启关闭。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电磁阀和一个执行机构一般使用金属管和长套接头连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配管连接繁琐且运行效率低,气管连接点容易出现漏气问题,后期的拆装检修也十分麻烦;而且当需要采用两个电磁阀进行连接控制一个执行机构时,因为配管的繁琐及安装空间的局限性,工作人员在安装操作起来繁琐别扭,提高了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它结构设计合理,两个电磁阀的互联采用无管路连接方式,取消了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能够使电磁阀气路连接位置保证良好的气密性,有效降低了漏气风险,避免了安装过程中配管的繁琐,方便工作人员拆装检修;其结构紧凑,和电磁阀连接后占用空间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以便安装两个电磁阀共同控制一个执行机构,使电磁阀的安装使用更加灵活高效,提高了电磁阀安装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以确保执行机构正常运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包括转换板,所述转换板用以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转换板内形成同时连接第一电磁阀供气口和第二电磁阀供气口的进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总进气口;在转换板内形成连接第一电磁阀工作口和第二电磁阀排气口的连接腔;在转换板内还形成连接第二电磁阀工作口的出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出气腔相连通的总出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排气口与转换板的排气腔相连,在转换板上设有与排气腔相连通的总排气口。优选的,在转换板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同侧气路端口的通孔,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通孔分别与进气腔、连接腔、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通孔分别与进气腔、出气腔、连接腔相连通。优选的,在所述通孔位置设有密封单元。优选的,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设置在通孔外的沉台孔,在沉台孔内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连接腔的进气端和出气腔的出气端位置设有与外部气路相连的连接部。优选的,所述转换板上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可拆卸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经螺栓与转换板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经卡扣与转换板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总进气口和所述总出气口位置的螺纹孔。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转换板内加工进气腔、连接腔、出气腔和排气腔;S2:在转换板上加工出和进气腔相连通的总进气口,在转换板上加工出与出气腔相连通的总出气口,总进气口位置安装气源的供气管路,总出气口位置安装执行机构的送气管路;S3:将第一电磁阀的供气口、第二电磁阀的供气口安装连通进气腔,将第一电磁阀的工作口安装连通到连接腔,将第二电磁阀的工作口安装连接出气腔,将第一电磁阀的排气口安装连通排气腔。S4:控制两个电磁阀打开后,转换板的总进气口位置进气,从总进气口进入转换板的空气最终从转换板上的总出气口排出进入到执行机构;S5:安装在转换板上的两个电磁阀只要有一个能够正常开启关闭,就能够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两个电磁阀的互联采用无管路连接方式,取消了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能够使电磁阀气路连接位置保证良好的气密性,有效降低了漏气风险,避免了安装过程中配管的繁琐,方便工作人员拆装检修;其结构紧凑,和电磁阀连接后占用空间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以便安装两个电磁阀共同控制一个执行机构,使电磁阀的安装使用更加灵活高效,提高了电磁阀安装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以确保执行机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转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转换板;4、进气腔;5、总进气口;6、连接腔;7、出气腔;8、总出气口;9、排气腔;10、总排气口;11、通孔;12、沉台孔;13、密封圈;14、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7所示,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包括转换板3,所述转换板3用以连接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在转换板3内形成同时连接第一电磁阀1供气口和第二电磁阀2供气口的进气腔4,在转换板3上设有与进气腔4相连通的总进气口5;在转换板3内形成连接第一电磁阀1工作口和第二电磁阀2排气口的连接腔6;在转换板3内还设形成连接第二电磁阀2工作口的出气腔7,在转换板3上设有与出气腔7相连通的总出气口8;所述第一电磁阀1的排气口与转换板3的排气腔9相连,在转换板3上设有与排气腔9相连通的总排气口10。在转换板3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电磁阀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同侧气路端口的通孔11,所述第一电磁阀1对应的通孔11分别与进气腔4、连接腔6、排气腔9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2对应的通孔11分别与进气腔4、出气腔7、连接腔6相连通。在所述通孔11位置设有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设置在通孔11外的沉台孔12,在沉台孔12内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一般选用O型圈,在通孔11外设置有安装密封圈13的沉台孔12,保证电磁阀的气路端口与通孔11紧密连接,保持良好的气密性,防止漏气。所述转换板3上的总进气口5和总出气口8位置处设有连接部。方便外部气路与转换板3连接,根据不同的气路安装要求,可以对应设置方便拆卸且连接紧密的连接部件。所述转换板3上的第一电磁阀1和第二电磁阀2可拆卸相连。电磁阀与转换板3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工作人员拆装检修,避免了安装过程中配管的繁琐,提高了安装效率。所述第一电磁阀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经螺栓与转换板3相连。采用螺栓结构连接转换板3与电磁阀,符合实际安装标准,方便在电磁阀与转换板3上预留螺孔,方便加工生产使用。所述第一电磁阀1和所述第二电磁阀2经卡扣与转换板3相连。电磁阀与转换板3之间设计有可拆卸的卡扣结构,电磁阀能够紧紧抵接到转换板3上,保持转换板3上的通孔11和电磁阀的气路端口密闭相连。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总进气口5和所述总出气口8位置的螺纹孔14。螺纹孔14的设计符合行业标准,属于现有技术,使用市售气路连接件就能与转换板3的总进气口5和总出气口8进行安装连接。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转换板3内加工进气腔4、连接腔6、出气腔7和排气腔9;S2:在转换板3上加工出和进气腔4相连通的总进气口5,在转换板3上加工出与出气腔7相连通的总出气口8,总进气口5位置安装气源的供气管路,总出气口8位置安装执行机构的送气管路;S3:将第一电磁阀1的供气口、第二电磁阀2的供气口安装连通进气腔4,将第一电磁阀1的工作口安装连通到连接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板,所述转换板用以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转换板内形成同时连接第一电磁阀供气口和第二电磁阀供气口的进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总进气口;在转换板内形成连接第一电磁阀工作口和第二电磁阀排气口的连接腔;在转换板内还形成连接第二电磁阀工作口的出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出气腔相连通的总出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排气口与转换板的排气腔相连,在转换板上设有与排气腔相连通的总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板,所述转换板用以连接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在转换板内形成同时连接第一电磁阀供气口和第二电磁阀供气口的进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进气腔相连通的总进气口;在转换板内形成连接第一电磁阀工作口和第二电磁阀排气口的连接腔;在转换板内还形成连接第二电磁阀工作口的出气腔,在转换板上设有与出气腔相连通的总出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排气口与转换板的排气腔相连,在转换板上设有与排气腔相连通的总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其特征在于,在转换板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同侧气路端口的通孔,所述第一电磁阀对应的通孔分别与进气腔、连接腔、排气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对应的通孔分别与进气腔、出气腔、连接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执行结构安全性的电磁阀集成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铁森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