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换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823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切换阀组件,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均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二位三通阀包括壳体、切换部,切换部与壳体连接,壳体上设置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出口,所述第一切换阀的出口与第二切换阀的第二进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切换阀组件,通过将常规的二位三通阀进行串联,简化了自动投放装置中切换阀的结构,同时由于二位三通阀能够在市面上直接购得,且其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在实际的生产装配过程中,无需对切换阀及其对应的装配结构进行单独开模生产,仅需将二位三通阀以及相关配件的各个接口进行连通即可,不仅有利于提高装配的可靠性以及便捷性,而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A switching valv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换阀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换阀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洗涤设备(例如洗衣机、洗碗机)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于现有的洗涤设备,往往设置有洗涤用剂自动投放装置,使用者只需将洗涤用剂事先存放在自动投放装置中,洗涤设备通过自动投放装置自动实现洗涤用剂的投放。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各式各样的洗涤用剂自动投放装置,以专利CN103397496B为例,公开了一种洗涤剂投放控制器,具有主通道,主通道一端为输入液流的入口,主通道另一端为能与洗涤桶进水口连接的出口,设有阀门A、阀门B、阀门C、阀门D、集液腔和文丘里负压发生器,阀门A的入口与所述的主通道旁通连接,阀门B的入口能与洗涤剂A储液箱通连,阀门A和阀门B的出口与阀门C的入口通连,阀门D的入口能与洗涤剂B储液箱通连,阀门C和阀门D的出口与集液腔的入口通连,集液腔的出口经回流通道与文丘里负压发生器的负压口通连,文丘里负压发生器的出口与所述主通道的入口通连,文丘里负压发生器的入口为与水源连接的入口。其中,专利CN103397496B通过文丘里装置的负压吸附原理实现了洗涤剂的投放,同时阀门A与阀门B联动,即在阀门A关闭的同时,阀门B开启,在阀门A开启的同时,阀门B关闭;同样的,阀门C与阀门D联动;且阀门A、阀门C均为常开阀。在专利CN103397496B中,阀门A、阀门B、阀门C、阀门D为集成阀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查找,发现专利CN103397496B中所涉及的集成阀,在其同一申请人申请的另一件专利CN203477553U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具体的,专利CN203477553U公开了一种切换阀组件,阀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电磁控制组件一,电磁控制组件一具有电磁线圈一、活塞一和铁芯一,活塞一前端连有活塞帽一,阀体设有进液口一、阀座A、阀座B、内腔一和通道一,阀座A的进口侧与进液口一贯通,通道一一端与进水口贯通,另一端与阀座B的进口侧贯通,阀座A的出口侧和阀座B的出口侧开通于内腔一,阀座A和阀座B与电磁阀组件一对应,阀座A的出口侧和阀座B的出口侧在内腔一中同轴线相向对应且相间一距离,电磁阀组件一的活塞帽一位于阀座A的出口侧和阀座B的出口侧的所述相间一距离的范围内且在常态下活塞帽一闭合阀座A,开启阀座B;内腔一能与出水口贯通。本申请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专利CN203477553U中切换阀的具体结构以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所述切换阀与现有技术中早已公开的二位三通阀相一致;例如,公开于1973年的现有技术1(“常开式弹性密封二位三通电磁阀”,杨仁魁、林新民、姜学文,《铸造机械》,1973年04期,第60-61页),其公开了常开式弹性密封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结构,同时对其动作原理进行了说明:可动电磁铁通电时直接推动阀杆,断电时利用压力弹簧复位,由此开闭或切换气路;具体的,当线圈不通电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嘴进入,通过由压力弹簧形成的缝道,进到阀体的中部腔体内,然后经过送气嘴进入气缸的一侧,即进气嘴与送气嘴相连通,而排气口断开;当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场吸引衔铁,通过绝磁推杆、接长杆推动阀杆,打开排气口,并关闭进气嘴,使得送气嘴与排气口连通。公开于2001年的现有技术2(“高速大流量二位三通开关式电磁阀”,张小军、朱国伟、崔可润,《阀门》,2001年02期,第6-8页),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二位三通式锥阀,并公开了其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如附图1所示,所述二位三通式锥阀可以作为常开式阀使用,也可以作为常闭式阀使用;当其做常开式阀使用时,其左端油道I为进油口,中间油道III为控制口,右端油道II为回油口;当电磁阀通电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动铁芯4和外阀6克服复位弹簧3阻力向左运动,直到外阀6与左内锥阀芯1压紧,与右内锥阀芯8分离,此时进油口与控制口断开,回油口与控制口连通;断电时,动衔铁和外阀6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直到外阀6与右内锥阀芯8压紧,与左内锥阀芯1分离,此时进油口与控制口连通,回油口与控制口断开。由此可以看出,专利CN203477553U中的切换阀与现有技术中常开式二位三通阀的结构相近似,且其工作原理或动作方式基本相同;但与现有技术中常开式二位三通阀相比,专利CN203477553U中的切换阀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在与洗涤设备以及自动投放装置进行配合时,需要对相应的装配结构进行单独开模,以及对各组联动阀体进行单独装配,不利于提高其装配可靠性以及便捷性,同时也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切换阀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投放装置中切换阀结构复杂,装配可靠性、便捷性较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切换阀组件,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均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二位三通阀包括壳体、切换部,所述切换部与壳体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出口,所述第一切换阀的出口与第二切换阀的第二进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第一阀座、第二阀座,所述第一阀座设置在第一进口、出口之间,所述第二阀座设置在第二进口、出口之间;所述切换部包括截止件,所述截止件设置在第一阀座、第二阀座之间,且所述截止件分别与第一阀座、第二阀座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第一进口、第一阀座之间构成第一通道,所述壳体、第二进口、第二阀座之间构成第二通道,所述壳体、第一阀座、第二阀座、出口之间构成切换腔;所述切换腔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截止件被设置在切换腔中。进一步的,所述截止件与第一阀座、第二阀座中的任一个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切换部包括固定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弹簧件,所述固定端与弹簧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二位三通阀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设置在壳体的外部,且所述电磁线圈与切换部连接;所述截止件与固定端中的至少一个与电磁线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二位三通阀包括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第二阀座连接,所述截止件与第一阀座、限位凸块中的任一个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切换阀组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切换阀的出口、第二切换阀的第二进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换阀的第一进口与第一供给装置连接,第二切换阀的第一进口与第一供给装置连接,第一切换阀的第二进口与第二供给装置连接,第二切换阀的出口与洗涤部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切换阀组件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切换阀组件,通过将常规的二位三通阀进行串联,简化了自动投放装置中切换阀的结构,同时由于二位三通阀能够在市面上直接购得,且其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在实际的生产装配过程中,无需对切换阀及其对应的装配结构进行单独开模生产,仅需将二位三通阀以及相关配件的各个接口进行连通即可,不仅有利于提高装配的可靠性以及便捷性,而且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二位三通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切换阀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换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组件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第一切换阀(11a)、第二切换阀(11b),所述第一切换阀(11a)、第二切换阀(11b)均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二位三通阀包括壳体(12)、切换部(13),所述切换部(13)与壳体(12)连接,所述壳体(12)上设置第一进口(121)、第二进口(122)、出口(123),所述第一切换阀(11a)的出口(123)与第二切换阀(11b)的第二进口(12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换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组件包括两个相互串联的第一切换阀(11a)、第二切换阀(11b),所述第一切换阀(11a)、第二切换阀(11b)均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二位三通阀包括壳体(12)、切换部(13),所述切换部(13)与壳体(12)连接,所述壳体(12)上设置第一进口(121)、第二进口(122)、出口(123),所述第一切换阀(11a)的出口(123)与第二切换阀(11b)的第二进口(12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换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内部设置第一阀座(124)、第二阀座(125),所述第一阀座(124)设置在第一进口(121)、出口(123)之间,所述第二阀座(125)设置在第二进口(122)、出口(123)之间;所述切换部(13)包括截止件(131),所述截止件(131)设置在第一阀座(124)、第二阀座(125)之间,且所述截止件(131)分别与第一阀座(124)、第二阀座(125)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换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第一进口(121)、第一阀座(124)之间构成第一通道(101),所述壳体(12)、第二进口(122)、第二阀座(125)之间构成第二通道(102),所述壳体(12)、第一阀座(124)、第二阀座(125)、出口(123)之间构成切换腔(103);所述切换腔(103)与第一通道(101)、第二通道(10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换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件(131)被设置在切换腔(10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聚隆减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