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80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减震装置,包括水平减震结构、框架、设备体、弹簧脚撑和上弹簧,若干个水平减震结构相互叠加固定,并形成一体结构,框架固定于最上层的水平减震结构上,弹簧脚撑固定于框架内,设备体固定于弹簧脚撑上,上弹簧置于设备体的顶端面上,且上弹簧的底端抵触于设备体上,上弹簧的顶端抵触于框架内腔的顶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平减震和垂直减震的组合,可以解决当前仪器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和车速不稳所带来的水平方向和上下的晃动等情况。

A Vehicle-mounted Shock Absorb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减震装置一般分为为水平和垂直装置两种,这两种减震装置有一定的局限性。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好很多因素,比如前后左右晃动,上下震动等。对于目前常见的的减震装置是无法满足车载仪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减震装置,利用水平减震结构和垂直减震结构相结合的结构,可以解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水平晃动和垂直震动对仪器的影响。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车载减震装置,包括水平减震结构、框架、设备体、弹簧脚撑和上弹簧,若干个水平减震结构相互叠加固定,并形成一体结构,框架固定于最上层的水平减震结构上,弹簧脚撑固定于框架内,设备体固定于弹簧脚撑上,上弹簧置于设备体的顶端面上,且上弹簧的底端抵触于设备体上,上弹簧的顶端抵触于框架内腔的顶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减震结构包括上托盘、下托盘、直线导轨、导轨滑块、导轨连接件和水平拉伸弹簧,所述上托盘与下托盘均为矩形状结构,两根直线导轨上下分层且呈十字形布置,并对应固定于上托盘与下托盘上,在每根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一个导轨滑块,在每个导轨滑块上均对应固定连接一个导轨连接件,且两个导轨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八根水平拉伸弹簧每四根为一组,一组四根水平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层导轨连接件上,另一端与上托盘固定连接,且上托盘上的水平拉伸弹簧与上层直线导轨位于上托盘的两个对角线位置处,另外一组四根水平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层导轨连接件上,另一端与下托盘固定连接,且下托盘上的水平拉伸弹簧与下层直线导轨位于下托盘的两个对角线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上托盘和下托盘上均设有连接扣,水平拉伸弹簧对应连接在连接扣上。进一步地,所述上托盘和下托盘上均设有托盘连接件,相邻的两水平减震结构之间通过托盘连接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至少4个水平减震结构相互叠加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为矩形状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水平减震和垂直减震的组合,可以解决当前仪器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和车速不稳所带来的水平方向和上下的晃动等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平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三维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水平减震结构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中水平减震结构上的托盘连接件的结构图。图中:1—水平减震结构;2--框架;3--设备体;4--弹簧脚撑;5--上弹簧;11—上托盘;12—下托盘;13—直线导轨;14—导轨滑块;15—导轨连接件;16—水平拉伸弹簧;17—托盘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4,本技术一种车载减震装置,包括水平减震结构1、框架2、设备体3、弹簧脚撑4和上弹簧5,至少4个水平减震结构1相互叠加固定,并形成一体结构,框架2为矩形状结构,固定于最上层的水平减震结构1上,弹簧脚撑4固定于框架2内,设备体3固定于弹簧脚撑4上,上弹簧5置于设备体3的顶端面上,且上弹簧5的底端抵触于设备体3上,上弹簧5的顶端抵触于框架2内腔的顶面上。本技术中的水平减震结构1包括上托盘11、下托盘12、直线导轨13、导轨滑块14、导轨连接件15和水平拉伸弹簧16,上托盘11与下托盘12均为矩形状结构,两根直线导轨13上下分层且呈十字形布置,并对应固定于上托盘11与下托盘12上,在每根直线导轨13上滑动连接一个导轨滑块14,在每个导轨滑块14上均对应固定连接一个导轨连接件15,且两个导轨连接件15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八根水平拉伸弹簧16每四根为一组,一组四根水平拉伸弹簧分成两份对应固定连接在上层导轨连接件15的两端,另一端与上托盘11固定连接,且上托盘11上的水平拉伸弹簧16与上层直线导轨13位于上托盘11的两个对角线位置处。另外一组四根水平拉伸弹簧分成两份对应固定连接在下层导轨连接件15的两端,另一端与下托盘12固定连接,且下托盘12上的水平拉伸弹簧16与下层直线导轨13位于下托盘12的两个对角线位置处。水平减震结构1是利用螺钉把两个导轨连接件15将两者垂直并交叉固定起来,形成一个支撑点。在托盘的四个边角处分别用螺丝将两根水平拉伸弹簧16一端和导轨连接件15固定,另一端和支撑板11、12的边角连接,安装好后的八根水平拉伸弹簧16都处于半拉伸状态。这样利用直线导轨13和弹簧16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水平减震结构以自身的中心为圆心向四周做圆周运动。为便于水平拉伸弹簧16的安装连接,在上托盘11和下托盘12上均设有连接扣10,水平拉伸弹簧16对应连接在连接扣10上。在上托盘11和下托盘12上均设有托盘连接件17,相邻的两水平减震结构1之间通过托盘连接件17固定连接。车载减震装置的底部托盘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水平减震结构1用将托盘连接件17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用螺丝固定。将底部托盘用螺栓固定在车内指定的地方,在底部托盘1的上面安装带有半压缩状态的弹簧脚撑4和处于半拉伸状态的上拉伸弹簧5的减震框架2,最后把设备体3固定在弹簧脚撑4和上拉伸弹簧5上。这样通过水平减震和垂直减震的组合,可以解决当前仪器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和车速不稳所带来的水平方向和上下的晃动等情况。本技术利用水平减震结构和垂直减震结构相结合的结构,可以解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水平晃动和垂直震动对仪器的影响。水平减震结构是把装好导轨滑块的直线导轨分别安装在减震托盘上下支撑板上,利用导轨连接件将两者交叉固定起来,形成一个支撑点。在托盘的四个边角处分别用两根弹簧和导轨连接件固定,安装好后的弹簧处于半拉伸状态。这样利用直线导轨和弹簧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水平减震托盘以自身的中心为圆心向四周做圆周运动。车载减震装置的底部托盘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水平减震托盘用托盘连接件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将底部托盘用螺栓固定在车内指定的地方,在底部托盘的上面安装带有半压缩状态的弹簧脚撑和处于半拉伸状态的上拉伸弹簧的减震框架,最后把设备固定在弹簧脚撑和上拉伸弹簧上。这样通过水平减震和垂直减震的组合,可以解决当前仪器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和车速不稳所带来的水平方向和上下的晃动等情况。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减震结构(1)、框架(2)、设备体(3)、弹簧脚撑(4)和上弹簧(5),若干个水平减震结构(1)相互叠加固定,并形成一体结构,框架(2)固定于最上层的水平减震结构(1)上,弹簧脚撑(4)固定于框架(2)内,设备体(3)固定于弹簧脚撑(4)上,上弹簧(5)置于设备体(3)的顶端面上,且上弹簧(5)的底端抵触于设备体(3)上,上弹簧(5)的顶端抵触于框架(2)内腔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减震结构(1)、框架(2)、设备体(3)、弹簧脚撑(4)和上弹簧(5),若干个水平减震结构(1)相互叠加固定,并形成一体结构,框架(2)固定于最上层的水平减震结构(1)上,弹簧脚撑(4)固定于框架(2)内,设备体(3)固定于弹簧脚撑(4)上,上弹簧(5)置于设备体(3)的顶端面上,且上弹簧(5)的底端抵触于设备体(3)上,上弹簧(5)的顶端抵触于框架(2)内腔的顶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减震结构(1)包括上托盘(11)、下托盘(12)、直线导轨(13)、导轨滑块(14)、导轨连接件(15)和水平拉伸弹簧(16),所述上托盘(11)与下托盘(12)均为矩形状结构,两根直线导轨(13)上下分层且呈十字形布置,并对应固定于上托盘(11)与下托盘(12)上,在每根直线导轨(13)上滑动连接一个导轨滑块(14),在每个导轨滑块(14)上均对应固定连接一个导轨连接件(15),且两个导轨连接件(15)之间固定连接,八根水平拉伸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益华蒋万隆樊小燕洪陵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