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螺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57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金属铆套和螺杆组成的铆螺柱,是一种异型紧固件,其结构特征是由带铆套凸缘的铆套与带螺杆凸头的螺杆,套装后用点焊将焊点四点牢固联接,铆套的内孔分两区制成变形孔,其中在铆套凸缘一端的孔径较大,该区为工作变形区,其余为支承区,所说的铆套的外形可以是圆柱形、多边形或圆柱形和多边形的组合形状,其铆套凸缘的外形可以是平头,沉头及半沉头。(*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螺柱本技术属于借助于半抽芯型铆接工具进行铆固和螺纹连接两种功能的异型紧固部件,特别适用于薄壁材料或进入空心容器的铆固连接。在本技术以前,传统的组件连接采用铆接、焊接、粘接等方式,对需拆装的组件要通过打孔套丝方式连接,对打孔套丝安装不牢的采用焊接螺柱的方法来实现,但是这些传统的技术都有不足之处,焊接组件对于某些材料难以实现,对需拆装的薄板不能采用套丝的方法连接,传统的铆接只能一次完成形状简单的一次工序,不能同时完成铆接和连接第三工件的程序,采用螺柱焊机焊接螺柱,工序复杂,适应性低,焊接强度差,成本高,定位不精确,速度慢,且作业环境受到限制。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连接和紧固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铆螺柱,能够完成基础组件的铆接紧固和与第三组件螺纹紧固两种功能,并且能够适应特殊环境作业如:空心容器铆接和紧固连接的作业,使之减少传统工艺程序,定位准确,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本技术是这样这样实现的:一种由金属铆套和螺杆组成的铆螺柱,其特征是由带铆套凸缘的铆套与带螺杆凸头的螺杆套装后用点焊将焊点四点牢固联接,铆套的内孔分两区制成变形孔,在铆套凸缘一端的孔径较大,该区为工作变形区,其余为支承区,所说的铆套的外形可以是园柱形、多边形或园柱形和多边形的组合形状,其铆套凸缘的外形可以是平头、沉头及半沉头。铆螺柱的制造材料为金属材料。-->本技术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适应性强、工序简单、定位准确、速度快、效率高、相对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完成工件铆接再与第三工件连接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薄壁材料或进入空心容器的铆固连接。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附图1是一种铆螺柱结构剖视图图中:1、螺杆          4、焊点2、铆套          5、铆套凸缘3、螺杆凸头      6、螺纹使用时将带孔的板类工件沿铆套(2)无缘一端置于铆套凸缘(5)内侧,利用铆接工具托顶铆套凸缘(5)外侧并抽拉螺杆(1),则铆套(2)变形区发生环状涨形,与铆套凸缘之间产生夹紧力而完成铆接作业,同时留下一段螺杆,可再利用与第三组件的螺纹联接,达到铆接与铆接后的连接二种功能。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根据上述设计制作了一种铆螺柱,螺杆尺寸长度为30毫米,螺纹为通扣M6,螺杆凸头直径为7.4毫米,厚度为1.5毫米,材料采用的钢号为ML35,铆套凸缘直径为10毫米,厚度为0.75毫米,内孔直径为6.1毫米,壁厚为0.65毫米,铆套总高10毫米,材料钢号型为ML10,铆套与螺杆之间的联接采用四点焊,使二者牢为一体,使用时回抽5毫米,铆套变形区发生变形,完成铆接过程。经试用,铆螺柱的强度等级为8.8级,铆接厚度可达到0.5-3毫米以内,该铆螺柱具有工序简单、定位准确、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可完成铆接与铆后连接二种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金属铆套和螺杆组成的铆螺柱,其特征是由带铆套凸缘(5)的铆套(2)与带螺杆凸头(3)的螺杆(1)套装后用点焊将焊点(4)四点牢固联接,铆套(2)的内孔分两区制成变形孔,其中在铆套凸缘(5)一端的孔径较大,该区为工作变形区,其余为支承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金属铆套和螺杆组成的铆螺柱,其特征是由带铆套凸缘(5)的铆套(2)与带螺杆凸头(3)的螺杆(1)套装后用点焊将焊点(4)四点牢固联接,铆套(2)的内孔分两区制成变形孔,其中在铆套凸缘(5)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献民刘学书王长海傅林鹤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衡泽异型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