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以及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7528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以及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其包括皿体、皿盖以及限位件,皿盖设置有槽结构,槽结构包括有槽底壁以及槽周壁,限位件安装在槽周壁上,皿盖盖设在皿体的开口端外,皿体的开口端抵接在限位件上,限位件用于限制皿体沿其中轴线方向朝向槽底壁滑动,以使皿体的开口端与槽底壁间隔设置。该培养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有积水,且位于皿盖中的积水也不易污染培养基,不会影响培养皿的观察。

Petri dishes and anaerobic microbial cultur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皿以及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培养皿以及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微生物培养常用的实验室器皿,一般由平面圆盘状的皿盖和皿体两部分组成,常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因玻璃制品比较容易破碎,所以现在大多数是使用塑料培养皿。在研究厌氧微生物或对厌氧微生物进行培养时,随着厌氧培养箱的逐渐普及,这些研究或者培养往往通过厌氧培养箱进行。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培养皿与培养箱结合时至少存在如下缺点:其一、操作者需要借助厚重的橡胶手套隔着培养箱柜门操作,动作受到制约而不灵活,导致培养皿容易倾倒或者滑落;其二、观察培养皿时需要隔着玻璃,视线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保证培养皿材质的透明度,才能更好的观察;其三、培养过程中,培养箱需要多次抽真空,且培养时间较长,导致培养基中的水分大量散失并凝聚在培养皿的盖体中,容易造成皿盖积水,导致污染且影响操作和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皿,以改善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凝集水多、观察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以改善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凝集水多、观察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其包括皿体、皿盖以及限位件,所述皿盖设置有槽结构,所述槽结构包括有槽底壁以及槽周壁,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槽周壁上,所述皿盖盖设在所述皿体的开口端外,所述皿体的开口端抵接在所述限位件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皿体沿其中轴线方向朝向所述槽底壁滑动,以使所述皿体的开口端与所述槽底壁间隔设置。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凸出方向沿所述皿盖的径向向内。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皿盖的周向间隔排布。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中轴线与所述皿盖的中轴线共线。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皿还包括吸水膜,所述吸水膜安装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槽底壁之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皿盖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皿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结构设置为磨砂面。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皿体的外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皿盖的外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件。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包括厌氧培养箱以及所述的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置于所述厌氧培养箱内。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培养皿,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培养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有积水,且位于皿盖中的积水也不易污染培养基,不会影响培养皿的观察。具体如下:本实施例提供的培养皿,使用时,打开培养皿的皿盖,将灭菌后的培养基置于培养皿的皿体内,培养基的量按需选择即可。待皿体中的培养基冷却后,再将需要培养的物质喷涂到培养基的表面,再将皿盖盖设在皿体外,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进行存放。将皿盖盖设在皿体上时,由于皿盖上设置有限位件,皿体的开口端所在端面抵接在限位件上,而不会直接接触到皿盖的盖底部,也即不会接触到槽底壁。将培养皿倒置放置在培养箱中,即皿盖位于皿体下方,依靠皿盖支撑住皿体。在放置过程中,水汽接触到皿体后在皿体上形成积水并流入到皿盖中,由于皿盖的内底部与皿体的开口端所在端面间隔设置,这样,位于皿盖中的积水不会从皿体的开口端进入到皿体中,不易造成培养基的污染,培养质量更高。本实施例提供的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包括上述的培养皿,具有上述培养皿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培养皿的皿体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培养皿的皿盖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培养皿的皿盖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培养皿的示意图。图标:100-皿体;110-第一支撑件;200-皿盖;210-槽结构;220-第二支撑件;300-限位件;400-吸水膜;500-防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传统厌氧微生物培养时,将培养皿和培养箱配合使用。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借助厚重的橡胶手套隔着培养箱柜门操作,动作受到制约而不灵活,导致培养皿容易倾倒或者滑落;其次,观察培养皿时需要隔着玻璃,视线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保证培养皿材质的透明度,才能更好的观察;此外,培养过程中,培养箱需要多次抽真空,且培养时间较长,导致培养基中的水分大量散失并凝聚在培养皿的盖体中,容易造成皿盖积水,导致污染且影响操作和观察。鉴于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培养皿以及厌氧微生物培养系统,该培养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有积水,且位于皿盖200中的积水也不易污染培养基,不会影响培养皿的观察,与培养箱配合使用效果好。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培养皿,适用于厌氧微生物培养箱,即可以将盛放有培养基的培养皿置于厌氧微生物培养箱中进行物质的培养。本实施例中,培养皿包括有皿体100、皿盖200以及限位件300,皿盖200设置有槽结构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皿体、皿盖以及限位件,所述皿盖设置有槽结构,所述槽结构包括有槽底壁以及槽周壁,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槽周壁上,所述皿盖盖设在所述皿体的开口端外,所述皿体的开口端抵接在所述限位件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皿体沿其中轴线方向朝向所述槽底壁滑动,以使所述皿体的开口端与所述槽底壁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皿体、皿盖以及限位件,所述皿盖设置有槽结构,所述槽结构包括有槽底壁以及槽周壁,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槽周壁上,所述皿盖盖设在所述皿体的开口端外,所述皿体的开口端抵接在所述限位件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皿体沿其中轴线方向朝向所述槽底壁滑动,以使所述皿体的开口端与所述槽底壁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凸出方向沿所述皿盖的径向向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皿盖的周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中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远彭源德段盛文成莉凤冯湘沅杨琦郑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